尤物视频网站,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欧美人与zoxxxx视频

免費咨詢電話:400 180 8892

您的購物車還沒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將 1 件商品添加到購物車

去購物車結算>>  繼續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 免費論文 > 會計論文 > 11家央企會計核算不規范痼疾亟待根治

11家央企會計核算不規范痼疾亟待根治


作者: ■本報記者屈濤 來源: 中國會計報 一紙公告揭開11家央企財務收支的神秘面紗。
近日,審計署發布11家中央企業2012年度財務收支審計結果公告,發現這些央企在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執行國家經濟政策和企業重大決策、內部管理等三方面存在一系列問題。
翻閱近3年以來審計署發布的央企財務收支審計結果公告,不難發現,“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不規范”是歷年審計中都會暴露出的“痼疾”。

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不規范
記者仔細梳理這11家央企 的公告,總結出央企會計核算中存在的一些共性問題。
一是多計成本少報利潤。
譬如,某央企下屬單位少確認工程收入2.58億元,少提工程成本(費用)1.36億元,導致少計當年利潤1.22億元。
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會計系教授葉康濤告訴記者,一般而言,上市公司更傾向于“少計成本多計利潤”,這樣做的動機無外乎做高股價、獲取銀行貸款、提高管理層報酬等。與上市公司相比較,央企不存在上述動力。
事實上,11家央企中,有9家少計利潤29.48億元。那么,為什么這么多央企傾向于“少計利潤”呢?葉康濤分析說,對央企而言, 一方面,對該入賬的收入不入賬或少入賬、多計成本費用,就可以隱藏部分利潤,將其“預留”到下一年,從而平滑業績;另一方面,少計利潤既可以減少應繳納的各類稅款,又能減少央企國有資本收益上繳的部分。此外,這也不排除部分央企對企業會計準則理解不到位的可能性。
二是合并會計報表編制不規范。
記者發現,11家央企中有10家(除中國冶金科工集團外)均在合并會計報表方面處理不規范。更有甚者,還出現了非常低級的會計處理錯誤,賬表不符金額巨大。
深圳市注冊會計師協會專業委員陳叔軍表示,合并會計報表的編制范圍,須抵消關聯企業之間的內部交易事項,這是一項會 計基礎工作,企業財務人員應當熟練掌握。
陳叔軍認為,合并報表調整和抵消分錄的編制,基于會計人員對會計準則與相關文件的理解。“這個問題反映出央企尤其是下屬公司的會計基礎工作較為薄弱、對最新會計準則把握不準。而合并報表處理不當,主要原因在于會計人員素質較低和企業內控制度欠完善。”但針對這一問題,葉康濤表示,當前,合并報表編制與特殊事項處理在具體的操作層面比較復雜,在理論層面也是一個爭議較大的論題。會計人員在理解和執行上的不到位,都可能會導致處理不當。
三是虛列成本費用發福利。
事實上,外界對央企一貫大手大腳花錢的“土豪”作派早有詬病。
審計署公布顯示,此次11家央企中有7戶企業違規超提或超發工資、住房公積金和福利費等,金額高達11.61億元。
譬如,某央企采取虛開勞務費發票或直接以勞務分包預結算單入賬等方式套取資金8000多萬元,用于發放職工工資性津貼及獎金;以辦公費等名義購買消費卡用于發放職工福利和對外贈送等。
“一般虛列費用的名目包括會議費、辦公費、咨詢費以及包羅萬象的‘其他’等,這些都是企業常用的選擇。”陳叔軍表示,通過虛列項目,一些央企還套取資金私設“小金庫”。
陳叔軍認為,產生違規報銷福利費用等問題的原因,在于當前薪酬體系缺乏科學的設計與執行,“央企薪酬體系應體現績效掛鉤、公平對待,一旦薪酬政策制定,就要不折不扣執行,而不是通過其他不正當手段套取利益。”
事前、事中與事后“全程控制”
會計核算即會計反映。
“會計只是表象,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的不規范,折射出部分央企財務管理不善、風控意識薄弱、內部控制不規范這一本質。”葉康濤表示。
受訪的幾位會計界人士,均從會計角度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南京審計學院會計學院教授楊政表示,近年來“審計風暴”中 發現的“彈性”利潤、隱性福利、資產損失、違規招投標等重大問題,無不暴露出對國有資產監管的缺位,因此,必須以制度監管的可行性、有效性為切入點,進行央企財務制度的再造。
“央企的權力配置與激勵制度、考核指標不匹配,造成激勵薪酬跟業績掛鉤不明顯、股權激勵不到位、亂投資等現象。”葉康濤建議,解決這些問題,一是要加強事前控制,將央企的資金集中到財務公司,而財務公司受國資委監督,這樣可以隨時把控好資金流;二是建議做好事后考核與激勵,將投資結果與股東和各級高管的利益綁定,讓央企管理者“既負贏又負虧”。
陳叔軍則表示,在某種意義上,國資委不是央企真正的所有者,而是代理人,央企的財務會 計、投資等問題因代理人制度的天然存在而不可能完全消失。他提出,事前執行預算及法定審批制度、事中接受內審等內部監督、事后進行嚴格的審計向社會公告并且嚴格追責,是目前唯一可以緩解此類問題的方法。
在此次央企審計中,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審計結果引起記者的注意。記者發現,除一家事務所出具帶強調事項段的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外,其余事務所均出具了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
“注冊會計師審計是為了提高財務報表使用者對財務報表的信賴程度,因此,這并不完全適用于央企審計。建議國資委在審計業務約定書中特別約定會計師事務所的民事賠償責任,以約束注冊會計師而提高審計報告的質量。”陳叔軍建議。


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

<th id="q6zaz"></th>
    1. <del id="q6zaz"></del>

    2. <th id="q6zaz"></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