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內部審計通過營運系統的、規范的方法,評價并改善風險管理、控制和治理過程的效果,其最終職能是幫助組織實現其總體目標。本文就充分發揮基層央行的內審咨詢功能,進一步強化內部控制提出了相關建議,旨在促進基層央行所轄各分支機構和各職能部門業務工作規避風險、提質增效。
【關鍵詞】基層央行 內審咨詢 內部控制 相關建議
近年來,各基層央行嚴格按照上級行的統一部署,根據本行工作實際,先后開展了履職審計、離任審計、業務專項審計和審計轉型試點等工作,發現了諸多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了相關審計意見和建議,促使轄區各分支機構和各職能部門制定有效措施,積極糾改存在問題,規范操作行為,落實制度規定,取得了明顯成效。
但在實際工作中,還存在一些管理漏洞和安全隱患,亟待研究和解決。主要表現為:組織管理不合規、依法行政不到位、內部控制不嚴密、部分內部控制制度執行不到位,相關業務操作不夠規范、信息技術管理不夠嚴密等。形成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是相關內部控制制度不夠健全、執行不夠到位。結合工作實際,就基層央行切實強化內部控制工作,本文提出如下五項建議:
一、強化隊伍建設,著力提升風險防控的基礎性
各基層央行要拓寬培訓渠道,完善培訓手段,豐富培訓內容,強化制度學習、崗位培訓和警示教育,促使干部職工不斷更新知識結構,牢固樹立大局意識和責任意識,自覺遵守行為準則和道德規范,逐步養成“按制度辦事、憑制度操作”的主動性;要積極創造公開、公正、擇優的用人環境,努力做到任人唯賢、賞罰分明,不斷營造務實、嚴謹、勤勉、高效的工作氛圍。
二、強化思維理念,著力提升風險防控的自覺性
各基層央行的領導干部要正確處理好“基礎管理、內部控制、風險防范”三者之間的辯證關系,從基礎管理入手,全面掌握業務管理和內部控制流程,狠抓關鍵環節,高度重視內部審計發現問題,制定有效措施,逐項督查落實,切實增強風險防范意識;要建立責任追究機制,對反復出現的問題,要深入分析成因,進行嚴肅處理,確保各項制度全面落實,對失職行為要進行嚴肅查處,以維護制度規定的威懾性。
三、強化監督檢查,著力提升風險防控的實效性
各基層央行的內審部門要創新審計檢查方式,不斷提高審計監督質效,切實增強審計建議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內審、紀檢監察和事后監督等部門要溝通監督信息,加強成果轉化,形成“大監督”合力,切實增強監督實效;要建立風險評價機制,對查出的問題要分類監督管理、劃分風險等級、深入分析成因、定期預警提示,切實提高“大監督”管理的實際效果。
四、強化內部控制管理,著力提升風險防控的長效性
要系統梳理、動態管理內控制度,使各項制度建設緊跟時代步伐,與業務發展同步更新,形成權責明確、相互制約的內控制度體系;要科學設定崗位、劃分權責,健全部門之間、崗位之間相互監督、相互制約的工作機制,逐步完善內部控制風險防范體系;要加強對內部控制措施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杜絕審計發現問題累查累犯現象的再次發生。
五、強化風險預警,著力提升風險防控的前瞻性
要積極構建、疏導、暢通內部與外部以及內部上下級之間、職能部門之間的信息溝通交流機制,確保“大監督”信息共享,防控風險形成合力;要根據上級行和本行的相關制度規定,及時修改完善各類《應急預案》,并適時開展各類應急預案的演練、評估、總結和再完善工作;增強預案的科學系、真實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要加強法律事務工作,強化對有關行政許可、法律文書的監督審核,努力做到在簽訂相關合同或協議時規避法律風險,充分發揮審計發現問題的咨詢功能,促使基層央行的各項業務工作步入制度化、規范化、標準化、精細化和科學化的管理軌道。
主要參考文獻
李海東.淺談商業銀行內部控制.財會月刊,2006;27
【作 者】
馮建新
【作者單位】
(中國人民銀行平涼市中心支行 甘肅平涼 74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