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要] 審計式稅務稽查與傳統稅務稽查相比較,針對對象不同,更加程序化、準備更充分,環節更周到,具體方法也更先進完善。稅務稽查員稽查企業納稅事項和注冊會計師審計企業賬目相比較而言有趨同的傾向。賬項基礎方法與風險導向審計方法相比,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方法是有效分配審計資源、降低審計風險的方法,用在稅務稽查中,流程更加程序化、規范化,更有力于提高效率、規避風險。審計式稅務稽查模式與注冊會計師符合性測試和實質性測試,審計式稅務稽查納稅服務與注冊會計師對企業提供的管理建議相比較,既有聯系又有不同。
關鍵詞:審計式稅務稽查;注冊會計師審計;納稅檢查
中圖分類號:F81 文獻標識碼:A
原標題:芻議審計式稅務稽查與傳統稅務稽查、審計業務的異同
收錄日期:2014年3月12日
一、審計式稅務稽查與傳統稅務稽查
傳統稅務稽查是稅務機關以國家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為依據,對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履行納稅義務和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義務情況進行的監督、審查制度;而審計式稽查借鑒了注冊會計師審計的風險導向審計方法和流程,有模板可循,按照規定格式行動,更加程序化。
審計式稅務稽查查前調取數據詳盡分析,發現疑點,準備充分;而傳統稽查選案往往沒有如此詳盡的查前分析評判,隨意性較強。
審計式稅務稽查后必須給企業提供納稅建議,而傳統稽查只管追補流失的稅款,疏于納稅服務。
審計式稽查各稅統查,各生產經營環節統查,數據建模,內查外調,工作量較大。查前預警階段下達自查提綱,讓納稅人自查,鼓勵引進社會中介幫助自查,自查從寬,檢查從嚴,檢查之前制作檢查計劃書,確定檢查人員、檢查方法、結案時間,結案時間到了仍未查結的,經稽查局長批準,可以延期。進戶后先行告知納稅人檢查內容、檢查人員、檢查時間、檢查紀律、舉報電話等,納稅人明確自身權利義務。注冊會計師審計中審計方要取得被審單位管理當局申明書,明確被審單位管理當局責任和義務,審計式稅務稽查也要取得查前承諾,向被查企業送達企業承諾書,要求企業保證提供資料的真實性與完整性,否則將依法負有法律責任。檢查過程重延伸式、解剖式稽查,資料、憑證、協議、合同、物資流與現金流、發票與貨物等詳細檢查,各稅種統查;而傳統稽查往往是蜻蜓點水,虎頭蛇尾,通常包括查前準備、實施檢查、分析定案、審批、送達執行、立卷歸檔等六個環節。定案是稅務稽查的終結性工作。在定案時,必須以事實為依據,按照有關法律的規定提出處理意見,經審批后,即可送達當事人執行。
針對對象不同,審計式稽查工作周期長,工作量大,所以只針對大中型企業,小企業就沒必要搞審計式稽查了。
傳統稅務稽查的具體方法,主要有復核、對賬、調查、審閱、盤點、比較分析。基本方法主要有全查法與抽查法,順查法與逆查法,現場檢查法與調賬檢查法,比較分析與控制計算法,而審計式稅務稽查豐富了稽查的程序和手段,引入三大程序,即風險評估程序、符合性測試程序和實質性測試程序,根據需要單獨或綜合運用檢查記錄或文件、檢查有形資產、觀察、詢問、函證、重新計算、重新執行、分析性程序等。企業內部控制的建立和完善,以概率論和數理統計為基礎的抽樣技術在稅務稽查中的應用成為可能,計算機信息系統的推廣使聯網數據稽查成為可能。
二、稅務稽查員稽查企業納稅事項和注冊會計師審計企業賬目
稅務稽查員稽查企業納稅事項以前也是手工為主,對象是會計賬簿、會計憑證和會計報表,現在財務信息、非財務信息都是納稅事項證據的來源,大部分企業的會計處理已經實現信息化,無論是稽查企業納稅事項還是注冊會計師會計報表審計,必須在計劃和執行時對企業信息技術進行全面考慮。信息系統的使用,給企業的管理和會計核算程序帶來很多重要的變化,數據存儲截止、存取方式以及處理程序影響到稽查的線索,在信息技術環境下,必須基于系統的數據來源及處理過程考慮數據準確性以支持相關結論。國家“金稅”工程的設計和完善應該借鑒和聯系“金審”工程,審計機關用得較好的AO2011(現場審計系統)完全可以類似地用于審計式稅務稽查。加強對稽查人員計算機信息技術的培訓,借鑒政府審計、內部審計和注冊會計師審計常用的審計軟件,和軟件公司合作開發適用于稅務稽查的軟件,完善和升級“金稅系統”。我國審計署“十二五”規劃中有“加大對國家信息化建設情況的審計力度,建立和完善電子審計體系”。筆者認為,“創新審計方法的信息化實現方式”依然會是發展趨勢。
稅務稽查主要環節有選案、檢查、審計和執行。選案時難免有人為偏好,不同的檢查組,在檢查環節對相同的企業,檢查的結果可能大相徑庭。在審理環節如果檢查不全面,審理也就無法全面,因此檢查人員與審理人員意見往往一致,形不成有效制約制衡機制。執行環節檢查結束前,檢查人員可以將發現的稅收違法事實和依據告知被查對象;必要時,可以向被查對象發出《稅務事項通知書》,要求其在限期內書面說明,并提供有關資料;被查對象口頭說明的,檢查人員應當制作筆錄,由當事人簽章。
注冊會計師會計報表審計是有嚴格的質量控制準則要求的,典型的像審計工作底稿三級甚至更多級的復核制度,重視審計服務作用,把握成果轉化是關鍵。
稅務稽查部門向被查對象發出《稅務事項通知書》,稅務稽查之前制作檢查計劃書,類似于會計師事務所編制的總體審計策略和具體審計計劃,稽查過程中形成稽查工作底稿,記載稽查過程、方法、線索、證據、處理意見等,整理匯總后制作《稅務稽查報告》,下達《稅務處理決定書》,國家稅務總局《稅務稽查工作規程》在不斷完善中,可以借鑒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加強質量控制,稅務稽查的相關計劃、工作底稿、稽查報告、稅務處理決定書等引入復核制度。
事后廉政反饋,由稅務監察部門寄發稅務稽查人員廉政監督卡,由企業填寫后直接寄往稅務監察部門,不得由檢查人員收寄。注冊會計師的獨立性、專業勝任能力等是經過評價記錄而且要接受注會協會監管和財政部門檢查的。稅務稽查部門的廉政行為除了要加強紀檢監督,也要加強第三方監督。目前,審計機關執行的稅收征管審計是監督稅務部門依法履職,加強對稅收征管機制、專項優惠政策和重大稅收制度運行情況及效果的調查、分析和評估。我國審計署“十三五”規劃中還是要強調加強稅收征管審計的,有利于提高稅收征管核算水平、完善稅收征管環境、減少稅務機關越權行為。
三、賬項基礎方法與風險導向審計方法
稅務稽查如果局限于涉稅會計憑證和賬簿的詳細檢查,只是以賬項為基礎,花大量的時間在對賬合賬上。例如,對建筑行業企業的稅收征管,從征稅環節看,涉及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土地增值稅、契稅、個人所得稅、城建稅、印花稅等多個稅種,建筑業企業經營周期長,會計核算業務復雜。由于企業規模大,經濟活動和交易事項內容豐富,需要的稽查技術也日益復雜,需要有效率的檢查方法。20世紀五十年代起以內部控制測試為基礎的抽樣審計給稅務稽查的啟示是把視角轉向企業的管理制度,特別是會計信息賴以生成的內控,節約實質性測試的工作量。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方法是一種有效分配審計資源、降低審計風險的方法,用在稅務稽查中,流程更加程序化、規范化,更有力于提高效率、規避風險。
四、審計式稅務稽查模式與注冊會計師符合性測試和實質性測試
審計式稅務稽查改進了傳統的選案、稽查、審理、執行四個關鍵環節,引入風險評估程序,風險評估程序為稽查人員識別需要特別考慮的領域、設計和實施進一步稽查程序提供了重要基礎,有助于稽查人員合理分配資源、獲取充分適當的稽查證據。注冊會計師在風險評估中用的一些方法都可以類似地應用到稅務稽查中,檢查之前采用分析性程序,如比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趨勢分析法等,企業財務信息與非財務信息,同行業比對,財務信息各要素,各個比率及與歷史同期的比對等,評估稅務風險,確定疑點,利用各種聯網數據進行計算機模型分析比對,做到事前詳盡了解,發現一些重點疑點,帶著重點和疑點進企業,一一檢查清楚上述疑點,順藤摸瓜,減少盲目性。
稅務稽查停留在過去的賬項基礎就像處于詳細審計階段,僅依賴于實質性測試的結果,很多審計歷史案例告訴我們,僅有實質性測試程序是遠遠不夠的。稅務稽查當然不能故步自封,要與時俱進。許多重點稅源企業規模迅速擴大,分支機構、子公司、關聯方越來越紛雜,納稅人都在學習稅法,合理避稅,追補稅收收入、以查促管需要稅務機關稽查部門站在更高的視角,稽查程序更規范化,人員要有向注冊會計師看齊的業務素質、專業勝任能力和職業懷疑態度,在稽查方和納稅人的博弈中才能贏得主動權。
稽查目標集中在發現重大涉稅問題,要求稽查人員自始至終保持專業懷疑,并需要更多的專業判斷;深入了解企業及其環境,多渠道了解企業所處的行業及同行情況,發現企業潛在的經營風險及財務風險,并評估財務報表發生重大稅務風險;以風險評估結果決定稽查程序的性質、時間和范圍,如果評估企業發生重大稅務問題的風險很高,則需要特別的稽查程序;以風險評估決定收集證據的質量及數量:風險評估越高,所需涉稅證據的證明力就越強,數量也越多。控制測試用于評價企業內控設計與執行有效性,與注冊會計師審計相似,了解企業的關鍵內控點,發現薄弱環節。稅務稽查人員不僅要了解稅收政策,更要了解企業的生產經營流程,了解每個業務循環的內部控制制度,掌握控制測試的方法,如實填寫稽查工作記錄。
注冊會計師審計的實質性測試是針對評估的重大錯報風險實施的直接用以發現認定層次重大錯報的審計程序,包括對各類交易、賬戶余額、列報的細節測試和實質性分析程序,具體有幾百種詳細的審計技術與方法,稽查手段,實際上遠遠不止這些手段。當然,稽查手段和審計方法在應用上是有區別的。注冊會計師審計實測是針對財務報表重大錯報漏報,稅務稽查是針對企業涉及偷逃稅款、違反稅法的財務事項。
五、審計式稅務稽查納稅服務與注冊會計師對企業提供的管理建議
稅務機關制發行政處理處罰決定書時,還要附上對企業賬務處理與稅務處理的建議,做好納稅服務工作,詳盡的向企業提出稅務管理方面的薄弱點,由于審計式稅務稽查是全方位稅務檢查,因此相應的納稅建議也較全面。
注冊會計師在出具審計報告終結審計之前也要給被審單位出具管理建議書,建議對方怎樣完善管理制度,提供合理建議。稅務稽查執行方作為國家行政機關對廣大納稅人當仁不讓地提供納稅服務,也是打造服務型政府的需要。幫助企業規避稅務風險,提高企業稅務管理水平,增強企業涉稅處理和應變能力;同時,在降低企業成本,提高企業管理水平,提升企業競爭力,維護企業合法權益,促進國家稅收環境健康發展,合理合法執行國家稅收政策方面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主要參考文獻:
[1]謝忠艷.稅收審計式稽查的有關問題研究[J].天津經濟,2011.3.
[2]李潼.論納稅評估與稅務稽查的互相推動[J].經營管理者,2009.20.
[3]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編.審計[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2.4.
作者:林愛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