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營改增稅制改革的內容和意義
(一)營改增稅制改革的內容
營改增就是將原先繳納營業稅的項目改成繳納增值稅。增值稅是對產品或服務增值的部分進行納稅,可以減少重復納稅環節。營改增政策是在服務業和交通運輸業首先開始試運行的,并逐漸推廣至商貿行業。從前期的試運行來看,營改增對小規模企業影響非常大,就廣告業而言,在實施營改增以前,企業需要繳納 5%的營業稅,改為征收增值稅以后,只需要繳納3%增值稅。商貿企業具體需要繳納多少稅一目了然,這就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稅收的透明性。
(二)營改增稅制改革的意義
營改增所涉及的行業將逐步擴大,范圍越來越廣,它的重要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兩方面:第一,營改增有利于調整產業結構。就商貿企業而言,對商貿企業征收營業稅,稅負過重。而營改增是為加大我國第三產業扶持力度而制定的稅收政策,這將促進我國第三產業的發展,尤其是新興的商貿企業。第二,營改增還有利于提高我國勞動力和產品在國際上的競爭力。營改增后我國的稅制向國際接軌,在國際市場的價格競爭中取得了很多優勢,進而提高了我國的國際競爭力。
▲▲二、營改增給商貿企業會計核算帶來的影響
(一)核算方式的影響
商貿企業向外界輸出的服務產生銷項稅,企業需要繳納的增值稅是銷項稅與進項稅的差額,這與營業稅的征收完全不同。營業稅的核算方式是根據實數入賬,沒有進項稅和銷項稅的抵扣環節,成本也是根據實際產生的數額列支。而實行營改增后,企業的收入要扣除銷項稅后進行確認,成本核算方式也變為抵扣完進項稅后在列支。由此可知營改增后,收入、成本和稅金的核算都發生了變化,企業會計核算方式也需進行相應的調整,做好稅種的銜接,這必然會增大企業財務部門的工作難度。
(二)財務報表編制的影響
商貿企業在月末或年末編制財務報表都需填報一個十分關鍵的項目,就是現金流量表。商貿企業現金流量表的具體項目包括了企業融資行為的現金流量、企業經營行為的現金流量及企業投資行為的現金流量。在商貿企業需要繳納營業稅時,按照國家規定,商貿企業購入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所支付的資金都計入投資科目下的相關項目里,而在營改增之后,企業購入固定和無形資產所支付的資金必須分別列明。這給商貿企業在會計實際業務操作上帶來不小的改變。
(三)納稅方面的影響
營改增實施后,商貿企業需要繳納的實際增值稅額是銷項稅與進項稅之間的差額,企業可以抵扣的進項稅多,企業需要繳納的增值稅相應就少。因此,商貿企業為減輕企業自身增值稅的負擔,而盡企業自身所能增加可抵扣的進項稅。但是,并非所有的進項稅都是可以進行抵扣的,增值稅的進項稅抵扣是在一定的范圍和時限內才能進行的,商貿企業在營改增后實施進項稅抵扣時,要做到符合規定范圍和時限要求,否則不可以進行進項稅抵扣。
▲▲三、營改增后商貿企業會計核算可采取的措施
(一)改善會計核算機制
增值稅的會計處理要比營業稅的復雜許多,因為增值稅采用抵扣稅款模式,涉及的會計科目比營業稅的多。商貿企業可以進一步完善會計核算方式,以便適應“營改增”后會計核算的需求,根據增值稅的會計處理特點,將會計核算方式從營業稅向增值稅轉變。再則,商貿企業要加強財務人員學習相關培訓,針對營改增后企業會計核算方式發生的變化,幫助財務人員盡快掌握國家稅務政策以及新會計核算的業務操作,以便適應營改增的會計核算要求,在實際的業務操作中仍然游刃有余。
(二)建立明細賬簿以適應營改增
商貿企業應很據自身的實際情況,結合營改增給企業帶來的變化,改善企業記賬流程,來適應稅制改革后的管理要求。商貿企業財務部門首先將購置的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分別列明;其次可以設置增值稅明細賬,記錄增值稅明細。企業可根據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內容計提稅額,但要注意區分增值稅和營業稅間不同的計提方式。商貿企業還要及時調整因營業稅和增值稅不同,給企業帶來的財務報表在結構方面的影響,好應對營改增后企業在財務分析時的需求,直觀的體現出營改增為企業帶來的實際意義。
(三)做好稅收籌劃
營改增對商貿企業納稅現狀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企業通過科學的稅收籌劃可以發揮增值稅的減負效果,為企業減輕稅務負擔,因此做好稅收籌劃意義非凡。商貿企業要加強會計管理,保證會計信息的完整真實。通過對會計信息的分析,在結合企業所在行業的政策法規和市場環境,選擇適合企業自身的稅收籌劃切入點,制定符合企業發展戰略的方案。企業最好與具有一般納稅人資格的公司合作,這樣可以有進項稅抵扣,充分發揮增值稅的減負作用。商貿企業抓好營改增這個機會,不僅可以深入了解國家稅收政策調整自身財務管理,還可以降低企業稅務負擔從而提高企業收益。
參考文獻:
[1]秦文嬌.案例解析“營改增”的會計處理[J].稅收征納.2012 ( 09)
[2]吳丹彤,李學東,丁建偉.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對企業的影響[J].會計之友,2012(22).
[3]王衛強.對“營改增”試點下企業財務工作的思考[J].新會計.2012 ( 09)
作者:朱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