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在對現金流量會計進行基本知識介紹之后,為向讀者全面傳遞現金流量會計財務報表模式的基本特征,筆者參照現金流量會計財務報表的初步建構方法,運用實例進行傳統歷史成本會計模式向現金流量制模式的轉換,并對轉換之后的報表進行詳細的信息分析。
【關鍵詞】現金流量會計 財務報表模式 歷史成本 轉型
一、什么是現金流量會計
現金流量會計指的是,在會計核算體系中,將現金流量制看做整個會計核算的基礎,它是一個相對專業的學術概念,其含義是用現金或者是與現金等價的實際經營過程中的銷售價格,對企業資產情況、負債情況以及在這一過程中的損益情況進行評估的一種計量方法。
與傳統計量方式相比,現金流量會計最突出的方式在于資產的計量屬性得到十分明顯的改變,會計計量屬性不再是歷史成本,而其正實現了與現行銷售價格的一致。該種計量方式的重點在于,向經營管理過程中能夠運用到財務報表的使用者更加準確地表達經濟活動主體對將來經濟市場的適應情況。
從本質上講,在現金流量會計模式下,日常會計處理與傳統會計信息處理是沒有實質性差別的,它只不過是將會計報表中的各類信息進行重新分配歸類,從而編制出更加科學、人性化的現金流量會計報表,以供相關人員參考和使用。
二、采用科學方法,構建現金流量會計財務報表體系
編制現金流量會計財務報表的最終目的是向特定人員報告經濟活動參與者現實以及潛在的現金流量,報表中囊括的信息不僅僅包括已經實現的現金流量信息,也包括可實現的現金流量信息,因此在進行報表結構以及內容構造的時候,必須考慮被報告經濟主體的凈資產以及在經營活動中現金流量的可實現性。與傳統報表相比,可實現性是其最明顯的一個特征。要想科學地構建出現金流量會計財務報表體系,必須考慮到資產、負債以及經營活動中的損益情況。
1. 資產情況分析。在現金流量會計體系之中,資產情況分析必須依照其規定的可實現方式進行類別劃分。換句話說,就是凸顯出企業在經營管理過程中,自身十分明顯地對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的適應,特別是針對能夠顯示資產銷售性質的信息,而不是反映企業管理者管理意愿的信息進行反映。要實現這個目的,就必須在有限的市場中,找尋能夠真實反映企業銷售價格的信息。
在現金流量會計報表中,資產的分類主要包括以下幾部分內容:第一,已實現資產。第二,很快就可以實現的資產,指的是企業具有市場以及銷售價格的資產。第三,不容易實現的可實現資產,指的是在客觀上具有市場以及銷售價格,但是不容易很快實現的資產。第四,不可實現資產,指的是在經營過程中沒有市場、銷售價格并不能準確獲知的資產。
2. 負債要素分類。在現金流量會計中,依據到期應付性對負債情況進行分類,在順序排列上,以需要立刻進行現金支付以及支付期限不定的情況為依據。負債的到期應付分類需要依據使用者的情況進行確定。
3. 經營過程中損益情況分類。在這一部分中,不僅僅包括已經實現、未曾實現的現金收益,還包括已經實現以及沒有實現的資產持有收益。
三、以往經濟活動中的歷史成本報表
1. 2010年度,某公司的歷史成本資產負債表如下頁表1所示。
2. 2010年該公司的經濟業務。 該公司全年的賒銷總金額為142 250萬元,賒購以及賒欠工資一共為70 500萬元,產品銷售成本為98 360萬元。收回客戶賒銷款100 104萬元,公司支付給供應商、雇員現金額為68 250萬元,其他現金支付款共12 210萬元,本年度預提所得稅稅款為15 000萬元。
假設該企業在一、二級市場有較好的表現,那么依照企業自身的本金,該公司的全部資產可以依照表2(見下頁)進行分類。 四、現金流量會計財務報表的轉換
表3就是對該企業現金流量匯總報告,也直觀地反映了該公司在2010年中的經濟業務情況。
表3“期初狀況”欄中:①各項資產的數字金額依據表2中的資產期初銷售價格計算填列,其中廠房和設備期初數=4 000+12 830+835=17 665(萬元);應收款項期初數=36 000+3 200+6 100=45 300(萬元)。②各項負債及實收資本、留存盈利金額與表6的相關數據對應,其中“借款”期初數=短期借款1 032.4+長期負債1 632=2 664.4(萬元)。
1. 已實現現金流量表(表4)。已實現現金流量表指的是在特定時間內,該企業已經完成的各種現金流入數以及現金流出數情況。
2. 可實現收益表(表5)。可實現收益表中的數據全部是以表3提供的數據為依據得到的,表5集中反映了影響企業收益的潛在資金流入及流出量。
3. 財務狀況表(表6)。該企業的財務狀況能夠利用初期以及期末資產以及負債的現行銷售價格進行描述,編制該表所需要的各項數據從表3中直接獲取,表中的項目全部要用現金進行等價表示。資產以及負債情況必須依照可實現性以及可支付性情況進行標示。
4. 財務變動表,如表7所示。五、結語
通過觀察以上表格可以發現,在現金流量報表體系中:表4所顯示的貨幣資金增加數目與表2、表3相一致。表5中“稅前利潤”也和表2、表4中的數據一致,表5中本期留存盈利情況與表6、表7一致。
主要參考文獻
1. 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2006.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6
2. 竺曉霞.淺析現金流量表的財務分析.企業研究,2012;10
3. 孫忠強.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現金流量表的比較.財會月刊,2001;8
4. 朱康萍.中美現金流量表會計準則比較.財會月刊,1998;9
5. 李麗萍.增值稅轉型對企業財務影響的分析.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9;35
6. 高山.對現金流量表的結構分析.財會月刊,2003;9
【作 者】
王瑞玲
【作者單位】
(鄭州信息科技職業學院人文財經系 鄭州 4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