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新會計制度下醫院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具體而言,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財務管理制度狠抓落實不到位,執行能力有待提高。當前,新會計制度為醫院財務管理制度的完善與落實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但醫院財務管理制度的執行力度顯然與制度本身存在滯后性。與此同時,醫院財務管理缺乏對工程項目、實物資產等的嚴格操作,進而導致醫院財務管理的執行力度難以發揮,出現醫院實物資產浪費等問題。
2.成本核算機制不健全,導致成本核算難以有實質性開展。當前,不少醫院由于自身機制的不忘完善,導致醫院成本核算的力度不足,相關機制難以落實到位。例如,由于預算編制不到位,導致財務數據出現不詳等問題,就容易對財務預算造成重要的影響。
3.財務監管機制不完善,削弱了財務管理效力。對于大多數醫院而言,醫院資金的運用是有嚴格控制的,需要依照上級主管部門的授權方可執行??墒牵瑢τ谫Y金到底應用多少卻缺乏相應的憑證。于是乎,醫院財務監管難以落到實處,流于形式的監管工作,正一步步將財務管理推向更加尷尬的境地。
二、新會計制度下優化醫院財務管理的途徑
新會計制度下的醫院財務管理優化,可從以下幾點著手:
1.加強財務管理意識,提高財務管理的主觀能動性。要切實加強醫院財務管理意識,以良好的意識形態促使醫院形成良好的主觀能動性。此外,為更好的配合醫院發展、落實新會計制度,醫院應更新財務管理理念,在管理中強調高效管理下的優質發展。
2.進一步強化財務預算管理,強調其在財務管理中的重要性。對于醫院而言,需要不斷地提高財務管理水平,注重財務預算管理的科學化。在財務預算的編制過程中,需要基于自身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科學編制。此外,醫院成本的狠抓落實也是強化財務管理的重要方面,強調基于多樣化的財務手段,實現高收益下的有效內控。
3.規范內部控制,落實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建設。當前,為進一步提高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管理水平,規范內部控制,加強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建設,2012年11月,財政部印發了《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財會〔2012〕21號),對于醫院財務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一是有利于促使單位的領導樹立起風險防范的意識,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確保內部控制工作順利推進;二是有利于各單位建章立制,堵塞漏洞,消除隱患;三是有利于將將預算管理、資產管理、財務管理等整合到統一的平臺,加強對單位層面和業務層面的內部控制,全面提升風險防控和內部管理水平,“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科學有效預防腐敗,“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4.建立完善的財務管理預警機制,提高財務風險管理能力。首先,企業要樹立良好的風險意識,提高自身在財務風險管理中的主觀能動性;其次,逐步建立并完善風險預警體系,實現風險最小下的收益最大化;再次,基于風險預警機制,以現代管理學的觀點構建醫院市場化的財務管理形態。這樣一來,不僅提高了醫院的市場競爭力,并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醫院財務管理的改革與發展,以更加良好的發展姿態迎合醫改。
5.堅定不移的貫徹落實“八項規定”,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2012年4月出臺的“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首先,強化財務管理人員的職業素養,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以厲行節約、愛崗敬業、廉潔奉公的道德品質契合“八項規定”;其次,落實相關的教育培訓工作,為財務管理人員的自我學習與提升創造良好的平臺、環境。在教育培訓中,不僅需要注重財務管理人員的業務技能培訓,而且需要對于其專業知識與思想政治素質進行培訓;再次,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優質的專業化、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是新時期強化醫院財務管理的重要支撐。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地為醫院財務管理的改革發展提供不竭的動力。
三、結束語
改革是醫院新時期發展的主旋律,如何在改革中謀發展這是改革的出發點與落腳點。當前,新會計制度下醫院財務管理已有所改善,但所面臨的問題,如管理意識薄弱、監管機制不完善、成本核算制度不健全等,嚴重影響醫院財務管理的改革發展。對此,在新的歷史時期,醫院應堅定不移的推動財務管理改革,牢牢立足新會計制度,大力推進制度、機制等的完善,為財務管理的優化改革創造良好的內外環境。此外,大力做好人才引進工作,強化對高素質復合型人才的引進,是夯實財務管理改革發展的重要基礎,也是形成可持續發展的力量之源。
參考文獻:
[1]楊晨.醫院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探析[J].財經界,2013(02)
[2]柏亞蘭.淺析新形勢下如何加強和完善醫院財務管理[J].財經界,2013(09)
[3]劉倩.新形勢下現代醫院財務管理模式創新研究[J].中國衛生產業,2013(02)
[4]黃淑云,黃征.醫院財務管理研究與探討[J].中外企業家,2013(09)
[5]張志強.醫院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總會計師,2013(08)
(作者單位:福建省廈門市心臟中心;福建 廈門 36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