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中型企事業單位總會計師素質提升工程(以下簡稱素質提升工程)是財政部規劃的,繼全國會計領軍(后備)人才培養工程之后的又一個重點會計人才培養工程,正式納入《會計行業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2010—2020年)》,對加快提升我國高層次會計人才隊伍素質具有重要意義。素質提升工程自2013年4月啟動以來,在財政部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財政部會計司及三家國家會計學院等各相關機構科學規劃、精心組織,各培訓學員認真參與、積極配合,確保了素質提升工程培訓效果的最終實現。
2013年,三家國家會計學院實際培訓人數共8038人。總體來看,素質提升工程開局順利,成效顯著,主要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一是財政部會計司統籌規劃,包括積極落實培訓經費安排、加強對下溝通協調、積極宣傳培訓政策、強化培訓調研與指導。二是各地財政部門高度重視。培訓組織實施過程中,注重強化組織管理,加強培訓保障。三是參與各方注重協調配合。會計司與各地會計管理機構、各地相關職能部門、國家會計學院等參與各方全力協調配合,組織到位,為培訓的順利開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四是三家國家會計學院精心組織。作為具體承辦素質提升工程的施教單位,三家國家會計學院投入精兵強將,加強課程開發,認真組織,全力保障,力爭為培訓的順利進行提供良好平臺。五是參訓學員反響良好,評價較高,收獲豐富。素質提升工程培訓不僅讓他們學習到國際、國內財經方面的前沿知識,更重要的是為他們提供了業務交流和學習的平臺。
由于素質提升工程2013年啟動較晚,又是第一次實施,難免準備不充分,實施過程中也暴露出一些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學員組織仍需加強。部分地方宣傳工作不到位,導致部分會計人員對開展素質提升工程不了解,錯失培訓機會;部分地方溝通協調不夠,在培訓組織上既不聯合其他行政管理部門,也未調動基層會計管理機構的積極性;很多地方基礎工作不扎實,對本地區總會計師人員情況不掌握,客觀上造成學員組織難。二是課程設置仍需完善。目前素質提升工程的課程和教材不成體系,培訓差異性較大;培訓內容覆蓋面不夠寬廣;師資隊伍不夠份量,具有政府背景、海外背景,具有國際化視野、層次較高、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師資比重偏低。三是培訓機制仍需優化。目前培訓機制存在溝通協調不夠通暢、培訓組織不盡合理、培訓方式仍顯單一等問題。四是跟蹤服務仍需提升。受限于年培訓人數的制約,目前素質提升工程采取的是輪訓方式。從客觀上說,若沒有后續的跟蹤管理和服務,僅靠一、兩周的培訓難以實現總會計師素質的真正提升。
2014年素質提升工程培訓任務已經下達,為貫徹落實好2014年的培訓任務,財政部將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一是加強培訓經費的管理。在印發《會計行業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2010—2020年)實施項目經費管理暫行辦法》的基礎上,加強培訓經費使用監管,嚴控經費開支,嚴保經費安全,力求經費使用達到效益最大化。二是加強培訓課程的研究。由會計司牽頭,三家國家會計學院聯合開發(或者分別開發)素質提升工程培訓課程及教材。初步計劃是在2013年年底前確定以管理會計培養和國際化能力打造為重點的素質提升工程的核心課程,逐步形成以核心課程為圓心,輔助課程為外圓的素質提升工程課程體系。三是加強師資庫的建設。由會計司牽頭,組織三家國家會計學院共同進行素質提升工程師資庫建設。四是加強培訓機制的探索。包括完善激勵機制、建立協作機制、探索與其他政策的銜接機制。五是加強后續跟蹤服務。一方面推動三家國家會計學院借助培訓平臺,為學員提供增值服務;另一方面引導各地會計管理機構借助培訓平臺,逐步建立和加強與本地區、本部門總會計師的聯系,定期開展針對總會計師的交流活動,邀請更多地總會計師參與到會計管理工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