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預算執行審計是法律賦予審計機關的基本職能,部門預算執行審計是其重要內容之一。部門預算執行審計在加強單位預算管理、規范支出行為,維護經濟秩序、推動財政改革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同時也面臨一些新問題。本文就這些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預算執行審計 規范性 效果性 效率性
近年來,隨著我國財政改革的逐步深化,部門預算、國庫集中收付、政府采購、收支兩條線這四項改革內容已經融入貫穿到每個部門單位預算執行的始終,它們相互依存,相互貫穿,有機統一。隨著建立法治政府和公共財政體制目標的確立,新形勢下國家審計機關如何開展部門預算執行審計、更好地發揮審計監督作用呢?
一、目前部門預算執行審計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重財務審查,輕業務流程,審計范圍不全面
部分審計人員由于對財政四項改革的具體內容及操作流程不甚了解,依然存在重財務核算審查、輕業務流程審計的情況。僅憑以前傳統的就賬查賬,財務收支審計已遠不能滿足目前預算執行審計工作的需要。
特別是2003年實行財政四項改革以后,賬務核算、集中收付、預算編制、非稅管理都是相對獨立的系統,由于系統之間相互銜接還有待于進一步完善,如果不將其有機結合起來進行審查,僅就賬查賬,就會出現脫節的問題,得出的審計結果顯然不會完整、準確、真實。
(二)重資金撥付,輕核算管理,收支反映不完整
從2003年7月開始的會計集中核算,是財政改革的初始,在此后的十年中,所有的預算單位基本上都經歷了單位獨立核算到集中核算,又回到單位獨立核算這個過程。由于實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后,預算單位通過支出確認收入,實際支付的款項才是財政撥款,預算單位往往繼續沿用這種核算方式進行記賬,而支付系統中未用完指標則在第二年當中繼續使用,在單位會計核算中作為第二年的撥入經費。這樣單位的賬務核算往往不能完整、準確地反映當年的收支余,影響了會計信息質量。
另外,由于預算執行的剛性不足,每年年底最后幾天,財政部門都會給部分單位預算追加安排部分困難補助或工作經費,加之國庫集中支付系統在12月25日即關閉停止運行,導致之后的預算追加在當年的國庫收付系統沒有反映,預算追加部分往往是在第二年,連同當年的預算指標一起錄入收付系統,下達給部門單位。這樣,在當年的收付系統中就無法完整準確地反映當年的財政預算安排實際數,導致收入反映不明晰、不完整。
(三)重部門審查,輕關聯比對,數據分析不系統
目前,部門預算單位從預算編審、集中收付、非稅管理和政府采購,到最后的會計核算等核心環節都與財政部門實行了計算機網絡化實時管理,上述各個系統分散而獨立,但又相互關聯,信息化程度較高,如何將這幾個分散獨立的系統關聯起來,并為預算執行審計所用呢?這不僅要求審計人員要熟悉各個環節的具體內容和流程,且對審計人員的計算機審計水平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二、新形勢下部門預算執行審計對策
面對財政改革帶來的一系列變革,筆者認為要搞好新形勢下的部門單位預算執行審計,一定要加強以下六個方面的結合:
(一)審查部門預算編制和賬務核算相結合,關注部門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合理性和完整性
部門預算改革的總體目標就是要從預算編制入手,全面提高財政和部門單位預算管理的規范性、科學性和有效性。
由部門單位編制、財政審核、人大批復的部門預算編制數基本上是預算單位經費預算的主要來源,通過審查年初預算的詳細編制情況,了解各類收入來源和支出安排明細,重點審查部門收入預算編制是否完整;項目經費的預算編制程序是否合規,依據是否充分,是否具有預見性和合理性。預算調整和追加,審批程序是否規范,依據是否充分,有無依據虛編、冒編、重編項目經費,變相騙取財政資金的情況。將預算編制的內容與會計核算內容進行核對,看預算編制是否科學、合理、完整,賬務核算是否真實、準確。
(二)審查國庫集中支付和賬務核算相結合,關注國庫集中收付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是財政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可以實現支出直達供應商和用款單位,減少中間支付環節,有效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同時也是強化預算管理、反腐倡廉的一項重要措施。對國庫集中支付的審計是部門單位預算執行審計的重要部分。
一要審查國庫集中支付的總體和明細情況,通過與會計核算的情況進行比對,看有無國庫集中支付已支付但賬務核算里沒有反映,有無授權支付單筆金額5萬元以上的違規取現,以及頻繁通過授權支付發放獎金補貼和其他不規范開支以逃避財政監管等問題。
二要審查國庫集中支付的結余情況。由于財政部門在年底關閉支付網以后追加的預算指標會在下一年年初的網上暫存款指標中反映,因此不能僅憑賬務核算里反映的以支作收的收入數來做為單位的收入來源,應在真實準確掌握結余情況的基礎上,對項目資金結余和結轉進行重點分析。
三要審查國庫集中支付中預算項目的執行情況。對照財政下達、錄入的預算項目,核實賬務核算中支出的具體內容,看是否符合該預算項目的使用范圍和使用標準,有無虛列支出、改變項目資金用途,將項目資金用于公用經費或其他支出的問題,有無利用虛假的預算項目變相開支人員、公用經費和濫補亂發獎金補貼,有無通過下屬單位往來賬轉移資金以及將網上預算資金變相轉移到財政統管的單位實撥資金賬戶等問題,關注項目資金的執行效果。
(三)審查非稅收入和賬務核算相結合,關注收支兩條線的規范性和完整性
收支兩條線管理是指具有執收執罰職能的單位,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和規章收取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含政府性基金)和罰沒收入,實行收入與支出兩條線管理,收支都同時納入單位部門預算。對預算單位非稅收入審計,也是對收支兩條線制度執行情況的檢查。
一要審查了解單位有無行政審批、收費和執罰的工作職能。結合單位工作職能,查看單位執收業務資料和預算編制資料,一方面查看是否做到應收盡收,統一納入預算管理。另一方面審查有無自行設立收費項目,或執行過期失效的收費項目,超標準、超范圍、超時限收費的情況。
二要審查單位的資產管理情況,審查有無隱瞞、截留房屋出租收入,私設小金庫,漏繳各項稅費的情況;對閑置資產的出讓、轉讓、處置,程序是否規范,收入是否繳入非稅專戶,有無直接以支抵收、賬外坐收坐支問題。
三要審查其他非稅收入的征繳情況??从袩o將捐贈收入、廣告收入、下級單位上繳收入等其他非稅收入納入非稅統一管理,實行收支兩條線。
(四)審查政府采購和賬務核算相結合,關注政府采購制度執行的規范性和全面性
一要審查單位年初預算編制情況,是否做到采購預算應編盡編。
二要審查政府采購的實際執行情況,分析超預算和短預算的原因。對超(無)預算金額較大的項目,要予以重點分析。超預算采購是否實行政府采購,有無不按批準的方式采購的問題。
三要審查政府采購程序是否規范,是否存在先斬后奏,先自行購買,后補辦手續的行為,有無規避政府采購、擅自采購的行為。
(五)審查賬務核算和當前的熱點、難點問題相結合,關注重點資金的規范性和績效性
一要結合當前十八大提出的建設廉潔政府、儉樸政府和法治政府的要求,對行政事業單位的經費開支特別是“三公經費”的開支進行重點審查核實,看“三公”開支有無挪用其他預算資金,有無攤派、轉嫁費用到其他(下屬)單位。積極推進三公公開,通過這種公開透明的行為方式,促進部門單位管住“超標接待”,預防“車輪腐敗”,杜絕“大手大腳”,切實達到廉潔從政、儉樸從政。
二要對領導關心、社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涉及的主管部門,對其履職管理的重點民生資金、重點建設項目,將部門單位預算執行審計與之相結合。審查其資金使用的規范性和效益性,真正體現審計工作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工作方針。
(六)計算機審計和人工審計相結合,提高預算執行審計的效率和效益
隨著單位財政財務管理范圍的不斷擴大,信息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對預算執行審計也提出了相應的要求。要求審計人員加強學習,不但要精通財務,還要通曉計算機審計,能熟練運用掌握計算機知識對相關的信息系統進行采集、整理和分析。要充分利用人工審計的經驗,提出計算機審計思路,從而發揮計算機審計高效、快捷、完整、準確的優勢,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審計工作的效率和效益。
主要參考文獻
1. 審計署行政事業審計司.部門決算執行審計指南.北京: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07
2.陳希暉.政府績效審計的若干認識誤區.財會月刊,2013;15
【作 者】
張紅霞
【作者單位】
(湖北十堰市審計局 湖北十堰 44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