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物视频网站,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欧美人与zoxxxx视频

免費咨詢電話:400 180 8892

您的購物車還沒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將 1 件商品添加到購物車

去購物車結算>>  繼續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 免費論文 > 會計核算論文 > 村集體經濟組織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資金核算的幾個問題

村集體經濟組織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資金核算的幾個問題

【摘要】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是我國的一項重大惠民政策,各級政府財政部門對其獎補資金的投入量逐年增長,相對而言對村級組織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資金會計核算的制度規定滯后,因此,如何管好用好這些資金,是擺在我們面前的現實問題。筆者針對村組織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資金核算的科目運用、設置、結轉等會計處理問題進行了探析。
【關鍵詞】村集體組織 一事一議 財政獎補 會計核算

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資金,是指中央和地方各級財政安排專項用于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的資金。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政策是黨中央、國務院確定的重大惠民政策,在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方面具有重要意義。為貫徹落實這一政策,農業部出臺了《關于規范村民一事一議籌資籌勞操作程序的意見》(農經發[2012]1號);財政部制定頒發了《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資金管理辦法》(財預[2011]561號)。各省級財政部門或農村綜合改革部門,結合當地實際,也制定出臺了具體管理辦法。
但縱觀這些規范制度,對村級組織取得、使用、結轉財政獎補資金如何進行會計處理沒有具體規定,這就使得村級組織對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資金的會計核算五花八門,存在一些問題。筆者針對幾個主要問題作一探討,以供參考。一、村級組織收到財政部門下撥的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資金的會計處理
財預[2011]561號文第十二條規定,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資金支出在“對村級一事一議的補助”科目中反映。地方財政部門可按照“渠道不亂、權限不變、優勢互補、各記其功”的原則,將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資金和其他財政專項支農資金捆綁使用,放大強農惠農政策效用,但不得將其他專項資金列入“對村級一事一議的補助”科目。《浙江省財政廳關于印發〈浙江省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浙財基[2012]21號)第十五條對獎補資金預算列收列支核算作出了更為具體明確的規定,即:市、縣(市、區)和鄉鎮財政收到上級財政預算內下撥的一事一議獎補資金時,收入列“1100224農林水轉移支付收入”科目,預算支出時列“2130701對村級一事一議的補助”科目。
可見,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資金列入同級財政年度預算,作為負責此項資金撥付的各級財政部門列入什么科目反映是很明確的,但作為具體負責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實施主體的村級組織收到此項獎補資金時應該列入什么科目進行會計核算尚無統一規定。
1. 在實際工作中,村級組織收到上級財政部門撥付獎補資金時的會計處理主要有三種:
一是主張列入“一事一議資金”科目核算。他們認為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資金具有專款專用性質,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資金嚴格按項目進行管理,而且只有在村民籌資、村集體投入、社會捐贈資金到賬,具備項目開工條件后,才能由村級提出申請,由縣級財政部門或鄉鎮財政所按工程進度撥付資金。這個項目所籌資金無論是村民自籌、社會捐助還是財政獎補,理應統一納入專戶核算,所以應按照《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制度》(財會[2004]12號)的規定,在“一事一議資金”科目下增設“財政獎補資金”二級明細科目進行核算,這樣才能體現對專項資金專項核算、專項管理的要求,并有利于更好地滿足和適應農村村務公開,自覺接受群眾監督的需要。
二是主張列入“補助收入”科目核算。他們的觀點是財會[2004]12號文雖然規定“一事一議資金”科目用以核算村集體經濟組織興辦生產、公益事業按一事一議形式籌集的專項資金,但是其核算范圍只限于村民通過這一議事形式形成的籌資籌勞資金。財會[2004]12號文中“補助收入”科目規定核算村集體經濟組織收到的財政等有關部門的補助資金,還可以按補助項目設置明細科目,進行明細核算,而村級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資金具有補助性質,所以應該通過“補助收入”科目核算,具體可以設置“一事一議財政獎補”二級科目,還可以再按獎補項目設置三級明細科目進行核算。
三是主張列入“專項應付款”科目核算。他們認為按照會計核算的配比原則,收入與支出應該是配比的,而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資金在支出時不在相關支出科目核算,是不配比的。因而主張村組織在收到財政部門下撥的一事一議獎補資金時,應該在“專項應付款——財政獎補資金”科目核算,不應該在“補助收入”科目核算。
2.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列入“專項應付款”科目核算,既缺乏一定的制度依據,也不利于一事一議資金項目的完整核算;列入“補助收入”科目核算,雖然能較為全面地反映國家對“三農”的補助扶持情況,但無法滿足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資金項目的完整核算與專項管理的需要。因此,在現有制度框架下筆者比較認同列入“一事一議資金”科目核算,理由如下:
首先,有規章制度可依。財政部2005年1月1日起發布施行的財會[2004]12號文規定了“一事一議資金”科目用以專門核算村集體經濟組織興辦生產、公益事業,按一事一議的形式籌集的專項資金。這一制度出臺較早,主要針對的是村民一事一議的籌資籌勞資金,但并沒有規定“一事一議資金”科目的核算范圍只限于村民通過一事一議形成的籌資籌勞資金,毫無疑問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資金也屬于村集體經濟組織興辦生產、公益事業,按一事一議的形式籌集到的專項資金。財預[2011]561號文規定,“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資金專項用于對農民通過一事一議籌資籌勞開展的村級公益事業建設項目的補助”;《浙江省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資金管理辦法》(浙財基[2012]21號)則更明確地規定了“項目的獎補資金使用權歸村級組織,與村民籌資籌勞、村集體經濟投入、社會捐助等統籌用于項目建設”。由此可見,村組織收到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資金通過“一事一議資金”科目核算是順理成章的。
其次,能滿足管理需要。在“一事一議資金”總賬科目下,可按資金來源不同設置“村民自籌資金”、“村集體積累投入”、“社會捐贈”、 “財政獎補資金”等二級明細科目,同時還可以在“一事一議資金”總賬科目下設“××建設項目”二級明細科目,用于專項核算某個一事一議項目的資金到位和使用情況。其會計處理為:籌集到各類性質的一事一議資金時:借:現金(銀行存款或固定資產或庫存物資);貸:一事一議資金——村民自籌資金,一事一議資金——社會捐贈,一事一議資金——財政獎補資金。借:公積公益金;貸:一事一議資金——村集體積累投入。某個一事一議項目各渠道資金來源籌集到位,轉入“××建設項目”待用時:借:一事一議資金——村民自籌資金,一事一議資金——社會捐贈,一事一議資金——財政獎補資金,一事一議資金——村集體積累投入;貸:一事一議資金——××建設項目。二、對使用一事一議資金而未形成固定資產的項目的會計處理
現行會計制度規定,村集體經濟組織使用一事一議資金購入不需要安裝的固定資產的,借記“固定資產”科目,貸記“現金”、“銀行存款”等科目,同時,借記“一事一議資金”科目,貸記“公積公益金”科目。村集體經濟組織使用一事一議資金購入需要安裝或建造固定資產的,借記“在建工程”科目,貸記“現金”、“銀行存款”等科目。固定資產完工后,借記“固定資產”科目,貸記“在建工程”科目,同時,借記“一事一議資金”科目,貸記“公積公益金”科目。村集體經濟組織對于使用一事一議資金而沒有形成固定資產的項目,在項目支出發生時,借記“在建工程”科目,貸記“現金”、“銀行存款”等科目;項目完成后按使用一事一議資金金額,借記“管理費用”、“其他支出”等科目,貸記“在建工程”科目,同時,借記“一事一議資金”科目,貸記“公積公益金”科目。
對使用一事一議資金形成固定資產的項目結轉“公積公益金”科目,大家是普遍認可的。因為項目竣工驗收合格后增加了村集體組織所有者權益,符合“公積公益金”科目用以核算村集體經濟組織從收益中提取的和其他來源取得的公積公益金的內涵。但對使用一事一議資金而未形成固定資產的項目,在項目完成后要記入“管理費用”、“其他支出”等科目,并同時也結轉“公積公益金”科目,實務中普遍不認同,筆者也認為這樣處理不妥。
首先,影響收益分配,虛增集體積累。一方面,未形成固定資產的一事一議項目完工后,借記“ 管理費用”、“ 其他支出”等科目, 貸記“ 在建工程”科目, 人為地增加了費用支出,減少了當年收益,影響了當年可分配收益,并且還造成沒有使用一事一議資金的假象,違反了會計真實性原則。另一方面,未形成固定資產的一事一議項目完工后,因為沒有引起資產總量的增加,將“一事一議資金”轉入“公積公益金”,沒有相應的集體資產來保障,這樣處理無疑會虛增集體公共積累,不能如實準確地反映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財務狀況。
其次,有違相關制度規定的精神。財預[2011]561號文規定: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資金要“嚴格管理,專款專用”,“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資金專項用于對農民通過一事一議籌資籌勞開展的村級公益事業建設項目的補助。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截留、挪用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資金,不得用于村辦公場所建設、彌補村辦公經費、村干部報酬等超出財政獎補范圍的其他支出”。浙財基[2012]21號文第十六條規定:“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資金是政府對村級公益事業一事一議建設項目的補助,實行專款專用。項目的獎補資金使用權歸村級組織,與村民籌資籌勞、村集體經濟投入、社會捐助等統籌用于項目建設。財政獎補資金不得用于項目管理費用開支,不得用于本議事項目以外的其他項目,也不得返還給出資人”。而未形成固定資產的一事一議項目完成后,按使用一事一議資金金額,借記“管理費用”、“其他支出”等科目,貸記“在建工程”科目,同時,借記“一事一議資金”科目,貸記“公積公益金”科目。此處理方法使得本該由“一事一議資金”專項列支的費用支出,轉嫁給了村集體經濟組織日常管理活動支出,這不僅影響了本年損益,也有違專款專用的原則。
筆者主張只有當使用“一事一議資金”最終結果轉化為固定資產項目時, 才會增加村集體經濟組織的積累,才要結轉“公積公益金”,而對沒有形成固定資產的項目支出,直接沖減“一事一議資金”即可。會計處理為:沒有形成固定資產的項目支出,在發生支出時通過“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借:在建工程——××項目;貸:現金(銀行存款等)。工程完工后:借:一事一議資金——××建設項目;貸:在建工程——××項目。
通過這樣的會計處理簡化了核算程序,不會虛增公積公益金、影響當年損益,同時還能夠避免違反專款專用之嫌。
三、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建設完成后項目資金有結余或超支的會計處理
村集體經濟組織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資金有結余的,可以分別四種情況進行會計處理。一是暫不作賬務結轉處理,余額保留在“一事一議資金——××建設項目”科目貸方,用于項目建后管護等后續支出時使用(借記“一事一議資金——××建設項目”科目,貸記“現金、銀行存款或庫存物資等”科目);二是如該項目無后續支出,經村民(代表)大會同意后,可轉用于村內其他一事一議項目(如甲項目完工后有結余的,可轉入尚未完工的乙項目,借記“一事一議資金——甲建設項目”科目,貸記“一事一議資金——乙建設項目”科目);三是如沒有其他項目的,轉入村集體積累(借記“一事一議資金——××建設項目”科目,貸記“公積公益金”科目);四是如果結余數額較大的,一般應作為村民自籌資金部分的結余,退還給農民[借記“一事一議資金——××建設項目”科目,貸記“現金(各有關農戶)”科目]。
村集體經濟組織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資金超支的,如果在不增加新債務的前提下,一般通過村民(代表)大會討論同意,將其超支金額用村集體積累予以補足(借記“公積公益金”科目,貸記“一事一議資金——村集體積累投入”科目,同時借記“一事一議資金——村集體積累投入”科目,貸記“一事一議資金——××建設項目”科目)。
主要參考文獻
涂申清.村一事一議資金之核算優化.財會月刊,2012;4

【作  者】
方飛虎(教授)

【作者單位】
(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院財務會計系 杭州 310018)

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

<th id="q6zaz"></th>
    1. <del id="q6zaz"></del>

    2. <th id="q6zaz"></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