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的會計電算化雖然多見,但因起步晚,所以存在諸多缺點和不足。為應對我國會計電算化的不斷發展,許多事業單位對會計電算化系統的進一步完善做了很多探究,企圖通過不斷探索的過程,尋覓出一條對會計電算化系統的改進和完善之路。
▲▲一、會計電算化概述
傳統的會計處理大多通過人工,運用算盤、紙筆和記賬賬簿等輔助工具,對會計業務進行統籌。這種傳統的會計業務運行機制會導致會計工作效率低下,同時出現錯誤的概率也較大。而會計電算化的工作運行機制則是用電子計算機取代人工,運用計算機系統進行系統記賬、系統算賬、系統報賬,對部分會計信息內容進行系統分析、系統預測和系統決策。可以說會計電算化系統是一個大的計算機信息管理系統,在這個大的計算機信息管理系統中,會計電算化軟件系統以高科技的姿態亮相,部分甚至完全代替人工,摒棄了傳統的算盤、紙筆和記賬賬簿等輔助工具,成為現階段會計業務工作中常用的工具,會計電算化系統可以自動處理各種會計數據信息,是會計業務發展史上一次巨大的變革,取代了人工繁冗復雜的工作程序。會計電算化不僅是會計業務發展的迫切需要,還是市場經濟對會計業務的工作要求。
當前事業單位會計電算化的任務:一是制定出會計電算化發展規劃,使會計電算化工作進一步落實;二是制定符合法律要求的會計電算化的規章制度,保證會計電算化系統資源符合法律法規要求,并主動接受監督;三是為各單位盡快實現會計電算化而努力,組織會計電算化人才,對其進行定期培訓,以期提高總體會計業務水平。
會計電算化在事業會計工作中起著重要作用,這些作用主要體現在:第一,用計算機系統代替人腦進行工作,提高了總體質量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工作失誤,同時人腦也獲得了解放,減少了會計工作人員的勞動量;第二,會計管理工作水平得到了提高,傳統的會計業務將校驗工作放在事后,工作效率并不是很高,會計電算化的廣泛應用,將事后工作調到工作進展過程中,并對會計工作進程中發生的問題和狀況及時有效的管理,既節省了時間,又提高了工作效率;第三,對會計理論的進一步實踐和創新起到了推動作用,會計電算化的普及使會計理論不斷被擴充,并引發了人們對會計觀念的更新,有利于會計工作的發展。
▲▲二、事業單位會計電算化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雖然會計電算化被越來越多的事業單位運用,會計電算化也對事業單位會計工作的發展發揮了不可磨滅的作用,但事業單位會計電算化在工作中仍然存在諸多問題。
1.對會計電算化工作缺乏重視
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有十分悠久的歷史,但是在現代化進程中,事業單位普遍受傳統管理觀念的束縛,在對會計電算化的認識上停留在原始狀態,缺乏對會計電算化工作的重新認識,有些事業單位的領導層甚至認為會計工作只是會計工作人員對數據的簡單分析整理、單純的財務記賬、對往來稅務進行簡單登記記錄、報賬,然后在年底時進行統一的會計核算,因而只采取一般的會計管理制度,沒有充分認識到會計電算化的長處和優點,甚至認識不到會計電算化的自動性、網絡性和電子性,更不要說將會計電算化的發展列為管理工作當中了。也有一部分事業單位的會計工作人員將會計電算化的運用看成是對其工作提供的方便快捷的渠道和捷徑,抱著可有可無的心態工作,在思想上認識不到會計電算化對事業單位各項工作進展起到的關鍵作用。
2.事業單位專業人才欠缺
有些事業單位雖然認識到了會計電算化的重要性,但在管理方面卻缺乏專業的人才。會計電算化工作若要順利進行,需要具備很多前提條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健全的財務管理制度、完善的會計核算流程和專業的會計電算化人才。現如今的財務大環境良好,但有些事業單位在對會計電算化的工作上略顯倉促,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就開始邁開了緊張的步伐,為后續工作埋下了無窮的隱患。
3.會計電算化工作人員綜合素養不達標
事業單位的發展還離不開專業素養以及綜合素質都合格的團隊,因此,提高會計電算化工作人員的素養也是會計電算化工作的必要條件。但有些事業單位的管理隊伍由于種種原因,達不到會計電算化發展對綜合素養的要求。
▲▲三、加快會計電算化建設工作的對策
糾正事業單位領導層對會計電算化的認識偏差。這樣會對會計電算化工作人員進一步適應會計電算化的環境打好基礎。
事業單位需要加強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可以組建一個高素質的團隊,為會計電算化的發展提供專業的人才。
對會計工作人員定期培訓。事業單位可以想辦法拓寬他們的知識面,豐富他們的專業技能,強化他們的財務基礎,加強他們對會計知識和計算機知識的掌握,全面提高會計電算化工作人員的綜合素養。
▲▲四、結語
會計電算化的出現順應了信息時代的發展要求,因此,對事業單位會計電算化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解析是有意義的,不僅可以糾正事業單位領導層的認識偏差,還會對會計電算化的發展規劃大有裨益。
參考文獻:
[1]汪洋.淺談會計電算化[J].中國勞動,2009(04)
[2]劉先林,王汝強.會計工作者具備素養探究[J].科技信息,2008(08)
[3]張大慶.推進計算機審計方法[J].財會通訊(綜合版本),2010(05)
作者:韓利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