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八大報告在闡述政治體制改革時,提出要“加強對政府全口徑預算決算的審查和監督”。在公眾看來,這是中央對社會加強“錢袋子”管理吁求的積極回應,也是進一步加強預算審查監督的鄭重承諾。其實,對預算如何進行監督,一直是最近各地人代會上熱議的話題,而青島市對預算進行全口徑監督的做法引起了業內關注。
在去年青島市人代會上,實現了對公共財政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政府性債券預算的審查。而今年的青島市十五屆人大三次會議也首次將社保基金預算納入大會審查范圍,五大預算一起審查,被視為首次實現了對政府“錢袋子”的初步全口徑預算監督,將讓政府的“錢袋子”和“賬本”更加透明公開,回應了廣大代表和群眾的期待,進一步滿足了百姓的知情權,邁出了由程序性監督向實質性監督轉變的重要一步。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青島的年度預算報告不僅單獨列明了每項預算收支情況,還匯總了反映各項預算中計劃用于支持經濟社會發展的資金支出。
據悉,青島市財政局今年提交的預算報告不僅擴大了預算審批范圍,內容也進行了不少細化。比如,對專項資金進行了統籌考慮,在內容上更加全面、豐富、細化,避免了重復安排,支出科目明確、具體,簡潔易懂。總體來講,青島的預算報告實現了從面到里兩個層面的全口徑監督。
如果細心留意會發現,我國每年都有關于人大代表抱怨看不懂預算報告的報道,而今年青島市為了便于代表們讀懂和審查審議,在報告的形式上做了改動,即今年的預算報告的形式選擇了說明式、解讀式,增加了收入與支出方面的各種示意圖、對比表、腳注等輔助方式,得到了與會代表的認可。
瑞華會計師事務所合伙人孔令華代表非常認可青島市在預算監督方面的做法,他稱人大監督的剛性和強度,跟公開的廣度和細化的深度密切相關。公開的東西越細化,公開的面越廣,約束能力就越強。要從程序性監督轉為實質性監督,關鍵是“講求實效,不是簡單走走程序”。
對于公眾比較關注的“三公”經費問題,青島市財政局局長周安表示,將會進一步擴大公開范圍,除涉密部門外,2014年所有市直部門和單位“三公”經費預決算全部向社會公開,區(市)級“三公”經費預算從今年起也要向社會公開,到2015年實現預決算全面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