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進一步加強省級財政資金管理,增強預算執行透明度,提高財政資金使用的安全性、規范性和有效性,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財政部《關于加快建立地方預算執行動態監控機制的指導意見》等規定要求,在緊密結合云南財政國庫管理改革實際的基礎上,經過前期的不斷完善優化,省級預算執行動態監控工作已于2014年1月1日全面啟動。
省級預算執行動態監控工作,以“國庫單一賬戶體系”為基礎,以“云南財政一體化管理信息系統”為平臺,以“財政資金動態監控系統”為手段,以“預警監控規則”為核心,以“財政資金活動監控”為重點,通過先進的信息傳輸技術,實時接收代理銀行和預算單位零余額賬戶信息,全面跟蹤財政資金支付的申請、審核、支付、清算及核算的操作流程,真正形成事前事中有效控制、事后跟蹤問效的資金支付使用監控模式,充分發揮動態監控的威懾、警示、糾偏、規范作用,從而不斷增強部門和單位預算執行責任主體意識,提高預算執行透明度,確保財政資金安全、規范、有效使用。
為有條不紊的持續推進監控工作,省財政廳先后印發了《關于明確預算執行動態監控廳內職責分工的通知》、《關于開展省級預算執行動態監控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著重從監控支付信息的審核、送達與反饋、違規問題的處理及適度公開等方面明確職責分工,充分發揮各業務處室的監管職能,建立監控信息共享機制,形成財政內部橫向聯動、相互制約的監督格局,從而強化監控力度和監控效果。
同時,為保證動態監控系統功能的有效發揮和工作效率的穩步提升,針對財政管理需要及改革的重點環節,省財政廳積極研究制定監控預警規則,設置了“規范”、“核實”兩個類別,并根據不同類別關注的監控重點,下設款、項級預警科目共26條監控預警規則。重點監控預算單位違規從零余額賬戶向本單位實撥資金賬戶或下級預算單位轉款,違規大額提取現金、竄項使用財政資金等不規范的支付行為。同時,結合監控重點和工作需要,在保證預算執行規范的前提下,區別不同的預算單位設置了監控規則,通過針對性地設置監控規則,完善事后監督分析工作,及時堵塞管理漏洞,最大限度保證資金安全。
稿源:財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