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陜西寶雞麟游縣批準實施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56個,完成投資2118.5萬元,其中財政獎補資金817.4萬元,惠及群眾4萬余人,有力地推進了全縣美麗鄉村建設。
一是健全組織,加強領導。成立了全縣美麗鄉村建設試點工作領導小組,承擔政策落實、指導服務、資金撥付、組織協調、監督檢查等工作職責。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各鎮、村也建立了相應的領導班子和工作機構,由“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結合群眾路線教育實踐調研活動和“千名干部進百村助農增收”活動,實行縣級領導聯系創建村制度,24名縣級領導每人一對一聯村,幫助協調解決困難和問題。推行部門結對創建村共建制度,7個部門與7個鎮、56個部門與56個村結成共建對子,部門負責幫助結對村落實項目、提供政策支持和技術指導、強化信息服務和協調破解難題。從而為美麗鄉村建設提供了組織保證。
二是規劃引領,完善制度。制定了《麟游縣美麗鄉村建設試點工作方案》和《麟游縣2013-2015美麗鄉村建設規劃》,出臺了2013年實施意見。根據麟游地處山區,村落分散,基礎較差和河川、頁嶺、丘陵等不同狀況,繪制出一般村—重點村—示范村的財政獎補項目支持美麗鄉村建設的布點方案,規劃突出以普惠、特惠項目支撐,沿公路合理布點,實行“一村一規劃、一家一美景”,打造“凈化、綠化、美化、亮化、優化”五化工程。初步建立了美麗鄉村創建內容及標準,制定了考核指標與驗收辦法,采取清理整合建設項目,由縣綜改辦牽頭、與建設局、扶貧辦、農業局、審計局等部門組成聯合驗收組,對建設項目申報、立項、實施等情況進行全面驗收,對財政獎補資金撥付全部實行縣級報賬制管理。同時,結合近年來一事一議農村籌資籌勞工作經驗,修訂完善了《麟游縣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資金管理暫行辦法》、《麟游縣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管理暫行辦法》、《麟游縣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資金撥付及結算辦法》等制度和規定,內容涵蓋項目建設全過程,形成了完善的政策體系,為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提供了制度保障。
三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麟游屬山區貧困縣,群眾居住分散;多數農民處于溫飽型,“小富即安”思想較濃,大多數村不足千人,村小項目大,基礎設施建設歷史欠賬多等。根據山區農村特點和鎮村整合、遷建合并、集聚發展、整治完善等村情現狀,麟游縣采取變單一項目、解決當務之急為整體規劃分步實施,變普遍布點為集中打造,變側重基礎設施為豐富內涵全面升級。按照一般村---重點村---示范村的財政獎補項目支持美麗鄉村建設的布局方案,對三義村等14個一般村以財政獎補“普惠制”為主,以治理村容村貌、垃圾、污水、廁所為突破口,使村子凈起來;對豐塬村等26個重點村適當提高獎補額度,完善基礎設施,實施綠化、亮化、美化,使村子美起來,使之具備后續提升的基礎;對常豐村等16個示范村做為重中之重,以高目標引領,高起點建設,一次性重磅投入,建造文化廣場,提升文化品位,打造產業項目,增強建設后勁,使村子在物質、精神兩個層面真正富起來,形成在全縣彰顯隋唐文化、具有麟游特色和示范帶動作用的樣板。
四是規范管理,保證質量。規范議事程序。所有項目的建設方案、可行性報告、項目資金預算方案和村民籌資籌勞方案,均提交村民代表大會表決通過、簽字后履行報批手續,充分保證村民的知情權、參與權和決策權。規范籌資籌勞標準。嚴格執行上級籌資籌勞上限標準,防止加重農民負擔。規范項目管理。將美麗鄉村建設項目納入招投標范圍,所形成的資產納入村集體所有,由村集體負責使用和管護。將財政獎補資金和村民籌資款全部納入鎮財政所村級財務服務中心設置的一事一議專戶,統一科目設置和核算辦法,建立了“村申請-鎮審核-縣批復-鎮財務服務中心報賬”的資金撥付程序。統一設置檔案資料目錄23項,要求鎮村將項目籌資籌勞方案、會議記錄、村民簽字、公示圖片、規劃設計、招投標方案、施工合同、項目申請表等從申報到竣工驗收的所有原始資料裝訂成冊,長期保存。
五是強化宣傳,營造氛圍。充分利用電視、廣播、村務公開欄、科技下鄉等形式,廣泛宣傳美麗鄉村建設的目的、意義和作用,把政策宣傳到千家萬戶。通過召開全縣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動員大會、縣鎮村三級干部會、黨員會、村民座談會,使試點政策家喻戶曉、人人皆知。舉辦美麗鄉村建設培訓班,對100個行政村的村主任和7個鎮財政所分管人員進行相關知識培訓,力爭做到人人知曉、個個精通、社會參與。通過近年來一事一議成果展示,讓群眾看到了政府獎補與農民投工投勞、以資代勞相結合建設美好家園的好處,充分調動群眾的積極性,激發村民建設美麗鄉村的熱情。一年來,各鎮、村干部和群眾的理念不斷轉變提升,眼界不斷拓寬,確立了獨具特色、極富個性且切合實際的思路和方法。
稿源:財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