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超越預算管理思想的提出
企業預算管理是企業管理控制中使用比較廣泛的一種控制方法,是協調企業各部門履行職責、完成組織預定目標、使資源得到有效配置的一種重要工具。20世紀90年代以后,隨著時代轉變,傳統的預算管理模式暴露出很多不適應新時代的弊端,其缺乏靈活性、限制員工積極性和創新能力、降低效率并造成嚴重浪費等缺點,剛性特征日顯突出。因此,企業為了持續地改善業績,試圖尋找一種新的預算管理模式,歐洲一些企業率先提出了“超越預算”的概念。所謂“超越預算”,是指企業組織在摒棄傳統預算編制的情況下管理該企業的業績,并將各決策環節的權力以授權管理的形式分權化。其實質是為滿足位于管理一線經理人對決策權的需求而設置的一套替代性管理模式、一種合理的替代流程。
▲▲二、超越預算凸顯的優勢
1、無為而治的“分權”管理
超越預算采用組織分權領導制,是在企業組織不編制預算的情況下,管理該組織的業績,并將各決策環節的權力以授權管理的形式分權化。這種分權使得生產經營的第一線成為權力的基點,充分調動第一線員工的自主、創新精神,其目的是使企業組織的各個層次在面臨變動和不確定性時能迅速做出最有利的決策,以保證企業的資源能夠得到充分有效地利用,同時也為制定更科學的業績評價指標和建立更為合理的激勵機制提供依據。
2、全新的激勵模式
超越預算以相對業績為原則,認為企業的目標不應該是絕對的盈利數目,而是戰勝競爭對手,企業不能局限于內部預算目標的完成,更要支持取勝于市場所進行的各項活動。在建立相對績效目標的基礎上,超越預算采用如標桿法的相對評價標準來考核員工的業績,通過與企業內部同行和與企業外部競爭對手的對比來決定考核結果,要求各管理基層時刻關注企業在競爭中是否處于領先地位。
3、增強企業適應市場環境變化的能力
超越預算是一種動態預算,堅持“適應性經營”的管理原則,其編制與執行具有一定的靈活性。超越預算編制結合了財務指標和非財務指標,采用了平衡計分卡、標桿競爭、作業管理及滾動預算等多種先進的預算管理方法,以一套適應性的管理過程來代替預算編制的過程。由于超越預算編制與執行的靈活性,企業適應經營環境變化的能力增強,這促使企業取得更好的業績。
▲▲三、超越預算管理在我國企業實施面臨的挑戰
1、相對于西方國家的文化差異
我國在自主精神、分權化、公正公平和挑戰風險等方面與西方國家有比較顯著的差異,造成我國企業現代商業精神普遍匱乏。一個國家的社會文化往往是根深蒂固的,因此企業要培養公平、自主、進取的企業文化也是一個艱辛而漫長的過程。而在此之前,超越預算尚不具備在我國實現的文化氛圍。
2、傳統預算根深蒂固
傳統預算制度在我國廣泛實施具有很長的歷史,早已經扎根于我國的企業,要取消它無疑會對我國企業現在的管理體制造成極大的沖擊,而且也需要花費巨大的成本。我國企業現行的預算制度與按月進行的核算的會計制度相互依存,也與預測業績等具有關聯性,所以,現階段要想改革我國的預算制度存在較大的障礙,取消傳統預算制度對于我國企業來說暫時是不現實的。
3、缺乏大量高素質人才
人員素質是實施超越預算的根本,超越預算倡導的組織結構是扁平化的,其分權的特性也賦予了員工更大的自主性,同時也對員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國目前的發展階段缺乏道德素質、專業知識、經驗等各方面都要很突出的高水平人才,員工普遍還達不到勇于挑戰風險和承擔責任并對環境變化做出正確及迅速判斷的要求。而且由于人情關系或聘任機制等原因,往往找不到真正的高水平人才,而在職員工又得不到系統培訓,無法深入挖掘其潛能。
4、企業的管理級層難以打破
受我國幾千年文化傳統的影響,我國的企業制度顯示出金字塔型、多層級和集權化的特點,這種制度是缺乏活力并且低效率的,不能完成面向顧客要求提供高質量的產品、創造最大化的企業價值和服務、正確應對快速變化的環境的任務,嚴重阻礙了我國企業的發展壯大,也與超越預算倡導的組織結構相違背。
▲▲四、超越預算對企業預算管理模式改革的指引
1、改良預算的編制與執行,簡化預算的制定程序
采用超越預算的思想,應將“自下而上、分級編制、逐層匯總”的漫長過程簡化,代之以長遠發展的、戰略導向的目標,以及相對比較寬松的的計劃,充分考慮市場的預期、外部經營環境的影響等因素,同時結合非財務指標和財務指標,適當地下放權力。通過這樣的改革和簡化,在編制預算的階段就可以省出大量的成本,而且還可以提高預算與戰略目標的契合度,具體來說就是提高的“投入產出比”。
2、引進戰略思想,加強預算的戰略導向
超越預算采用分權管理,在公司治理上提供一個以明確的原則和限定為基礎的監管框架,強調企業的戰略目標導向,使管理者關注的內容從固定績效合同轉移到企業長遠戰略上。同時,超越預算通過公開戰略制定過程,給予團隊充分的自由和力量,將價值創造的決策責任交給一線團隊,讓每個員工都參與到企業戰略中,在面對威脅和機會時做出合適的反應,使管理行為和戰略目標更多的保持一致。因此,我國企業要加強未來預算的導向,將短期的經營計劃與企業長遠規劃和戰略目標結合起來,以達到遏制短期行為的目的,提升員工的集體榮譽感、責任感和整個企業的積極進取性。
3、增強預算的彈性,跟上環境的變化
在市場環境出現變化時,傳統預算提前配置和調度好的資源及死板的制度不能被及時適當的變通和調整,嚴重阻礙了企業對緊急情況和處理突發狀況的效果和效率。超越預算倡導預算執行方面的彈性,公司管理者可以靈活自主地調整預算,使團隊目標與經營環境相適應。因此,我國企業在未來的預算管理中,應注重預算彈性的增強。
4、注重建設企業文化,塑造現代商業精神
從表面上看,預算管理是一種體制上的活動,但其內在其實是文化因素的影響。經營活動受到企業文化的影響,而企業文化又根植于社會文化之中。因此,我國企業在經營活動中要特別注意自主化、分權化、公平性、創新性、挑戰風險和崇尚奮斗等企業文化的培養,以適應現代日益激烈的全球化商業競爭。
5、改善業績評價體系,鼓勵部門間知識共享
用預算的執行情況為標準來評價經營業績,會導致“預算松弛”問題,因此,未來的預算管理應將制定計劃與評價業績分開執行,預算主要用來計劃企業經營活動,而采用其他標準去評價業績,不與預算執行結果掛鉤。同時,企業應鼓勵部門間積極地時進行知識共享,實現組織的長遠發展。
▲▲五、結束語
雖然超越預算在我國尚不具備完整和廣泛應用的條件,但是就目前而言,其許多思想可以為我國企業預算管理的發展方向提供很好的借鑒。我們可以在傳統的預算管理中適當地導入超越預算的思想,使預算能更好地服務于企業的運營。
參考文獻:
[1]溫苑星.超越預算運用過程中的分權問題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0(3):264-264
[2]許弟偉.超越預算對我國企業預算控制模式創新的啟示[J].審計月刊,2006(4):48-49
[3]李茜雯.基于超越預算思想的企業預算管理探析.中國集體經濟,2011(4):81-82
[4]俞婷婷.超越預算管理在我國的可行性研究[J].商業會計,2009(1):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