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會計文化建設簡述
會計文化是人們在長期的社會實踐活動中逐漸創造和形成的一種精神文化,其實質是一種管理文化。會計文化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會計文化是指人類在社會歷史實踐中創造的與會計相關的各種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會計的物質財富主要包括從事各種會計專業領域和從事會計教育與教學的會計人才,以及由會計管理本身創造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會計的精神財富包括會計信念、會計價值觀、會計道德觀、會計法律觀、會計教育觀、會計人才觀以及作為人類社會智慧結晶的會計科學、會計理論與會計方法等廣泛的會計意識形態。狹義的會計文化是指實踐中形成的與會計有關的意識形態以及相應的制度、措施、規則。
會計文化是會計行業繁榮與進步的內在動力。作為一種精神文化,它所倡導的是四個方面的精神:一是誠實守信;二是客觀公正;三是勤勉嚴謹;四是開拓創新。誠實守信是從會計人工作的思想路線而言的,客觀公正是從會計人工作的奮斗目標而言的,勤勉嚴謹是從會計人工作的態度作風而言的,開拓創新,是從會計人的事業發展而言的,四者結合則可成為會計人的基本精神。
會計文化建設,正是這種精神的傳承與弘揚。作為一名高職會計專業的大學生,一名未來的會計人,是否在高校學習會計專業知識的過程中就應該接受會計文化的熏陶,為將來投身會計事業,踐行會計精神做好準備呢?會計文化的建設,是否應該在會計人才的培養之初就引起重視呢?而將會計文化建設的思想融入高職會計教學是否值得探索呢?筆者的觀點是:答案是肯定的。本文著重從會計專業文化建設和誠信文化建設兩個方面進行研究和探索。
▲▲二、將會計文化建設融入高職會計教學的探索
(一)專業文化建設的融入
要將會計專業文化建設融入高職會計教學,首先要了解現代高職會計專業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而現代高職會計專業學生的特點是:入學時學術準備不足;成長過程中缺乏足夠的成功體驗,自信心不足;學習習慣與方法有欠缺;愿意參與集體活動,有愛心,愿意幫助他人;有從眾,易沖動等特征(合群、敢為);對書本學習缺乏興趣,對參與式的學習有興趣。針對高職學生的這些特點,筆者認為在將會計專業文化建設融入高職會計教學的過程中,應采取以實踐訓練為主的教學模式,突出會計教學的可操作性,大力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為他們今后走上會計工作崗位奠定良好的基礎。
所謂以實踐訓練為主的教學模式,即通過練習、訓練、實習等實踐性活動,使學生學習、掌握、鞏固和完善知識、技能、技巧的教學模式。以實踐訓練為主的教學模式比較經常使用的教學方法有:練習法、實驗法、實習作業法等。其教學的基本要求是:對學生的實踐活動要精心設計;教師示范和對學生指導十分重要;要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他們動腦、動口和動手的實際操作能力、技能和技巧;要重視對實踐訓練結果的總結和反饋,培養學生自我檢查、自我分析和自我評定的良好習慣。
為此,筆者在會計教學實踐過程中,不斷探索,總結了會計教學的“五題”教學法(理論教學部分)和實訓實地教學法(實踐教學部分)相結合的會計教學方法,具體如下:
1、“五題”教學法(理論教學部分):
①教師介紹會計知識點——開題;
②典型會計實務例題講解——解題;
③學生課堂練習,教師點評、糾錯——習題;
④教師歸納本堂課重點,小結會計知識點——主題;
⑤布置家庭作業——問題。
教師在“開題”部分,是將需要講解的會計知識點為學生做簡單介紹,讓他們了解該知識點的概念、含義;之后,便可通過對典型的會計實務例題的講解,來“解題”,教授給學生該知識點所涉及的會計業務如何處理;為了檢驗學生是否已理解教師所授知識,接下來便需要通過讓學生做課堂練習來進行檢測和訓練,這就是“習題”;經過“習題”的訓練,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自己動手處理會計業務,既提高了教學的趣味性,又調動了他們上課的積極性,促使他們更加專心聽課;而在“習題”過程中,學生的練習結束后,教師的點評、糾錯很重要,這時,教師不僅要將學生答對的部分予以充分的表揚和鼓勵,同時,也要對學生答錯的部分予以糾正,此外,要將本堂課所介紹的會計知識點的進行歸納和小結,這就是歸納“主題”;最后,要鞏固所學的會計知識,就需要向學生提出“問題”,即布置家庭作業。這就是筆者在會計教學實踐中針對會計理論教學部分總結出的“五題”教學法。
2、實訓實地教學法(實踐教學部分):
①課堂案例討論與操練;
②會計實訓室分工協作;
③外企財務部情景模擬;
④外企財務部參觀學習;
“課堂案例討論與操練”是在會計實訓課堂上,對會計實務案例的操作與分析,將理論運用于實務,通過會計理論知識與實際問題的結合,進行專業素質的訓練;接下來是“會計實訓室分工協作“,即將學生在會計實訓室內按會計崗位分組,共同完成一整套會計業務實務訓練題,提高其動手能力;之后,便是“外企財務部情景模擬”,在外企財務部實際業務循環的基礎上進行修改,讓學生分崗位進行會計業務的模擬實際操作,再將操作結果交由外企財務部專業人員點評、糾錯,從而提高其理論聯系實踐的能力;最后,是“外企財務部參觀學習”,讓學生到外企財務部參觀學習,看看真實的財務會計憑證、帳冊和報表的使用情況,會計人員的工作情況,感受作為一名會計人員將要融入的工作環境和充當的職業角色。走出課堂,走入企業,提高對未來工作的感性認識。這就是筆者在會計實踐教學部分的教學過程中,總結出的實訓實地教學法。
為配合會計理論與實踐的教學,筆者也改革了相應的教學評價方法,具體如下:
考試:期終閉卷考試,占70%;平時作業成績占30%; (占40%)
實踐教學成績:(占60%)
兩者相結合考核學生學習效果。
其中,實踐教學成績評定表如下:
學生姓名
教師平分(50%)
各組組長評分(20%)
各組組間平分(30%)
綜合評分
考核標準:理論知識(30%);技能(50%);團隊協作能力(20%)
(二)誠信文化建設的融入
誠信文化建設是會計精神文化建設的根本,將其融入高職會計教學是非常必要的。
“誠信為本,操守為重,堅持準則,不做假賬。”是朱镕基總理為上海國家會計學院題寫的校訓,可以看出,誠信,對于一名會計工作者的重要。在當今這個環球經濟飛速發展,卻同時伴隨著誠信缺失、假賬橫行的時代,作為一名未來的會計人員,接受誠信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今年是誠信文化建設年,誠信是會計行業的立業之本、發展之基。
放眼當今世界,信息化浪潮正在席卷全球。無論是宏觀經濟決策還是微觀經營管理,都對會計信息化和電子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信息時代網絡技術與會計結合的產物,可擴展商業報告語言(XBRL)為財務報告數據實現“數出一門,資源共享”,使會計信息生產、獲取和使用成本降至最低,而將會計信息價值發揮至最大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為此,我國會計“十二五”規劃中也要求全面推進會計信息化建設。而試想,假如我們的會計學生,未來的會計人,若從會計憑證的信息輸入之初就因未接受良好的誠信教育而因缺乏誠信導致會計信息失真,則整個會計信息系統最后得出的決策參考數據如何可信?失去了誠信的職業操守,從會計信息的源頭便不是真實的數據,即使他們掌握了XBRL,但其實現的“數出一門”的數,卻在未來對小至一個企業,大至整個國家的會計信息數據系統,將造成難以估量的損失。由此可見,從會計人還是會計學生的時候,就加強其誠信教育至關重要。為此,筆者將誠信教育融入了自己從教的高職會計教學。具體做到了如下幾點:
1、課堂教學中誠信思想的灌輸和啟發
在課堂教學中,筆者十分重視對學生進行誠信思想的灌輸,經常結合教學內容啟發學生思考,若自己走上會計工作崗位,遇到別人在會計工作中不講誠信,或自己在處理會計業務時考驗到自身誠信操守時,應如何應對?并在聽完學生的發言后,給予講評和正面的引導。
2、結合當代典型誠信案例,組織學生分析、討論
結合當代國內外典型誠信案例,如安達信會計師事務所的破產、世界通信公司的倒閉、中國華源制藥的財務造假等,組織學生分小組討論,并將討論結果制作成PPT文件,派代表進行大組交流,教師最后點評,達到誠信教育的目的。
3、結合會計實務,模擬假設考驗誠信的情境,讓學生參與活動
結合會計實務,模擬假設考研誠信的情境,如:假如你是CFO,公司準備上市,CEO讓你將財務報表做成盈利,你該如何應對?讓學生分角色扮演CEO和CFO,將教室布置成財務室場景,組織學生參與活動。
財政部副部長王軍指出,會計文化建設,要在不斷弘揚誠信文化、專業文化的基礎上,進一步培育開放包容的文化,廣納賢才、多方借鑒,博采眾長;進一步培育創新進取的文化,開拓高遠的視野,勇于潮頭出海,形成誠信為本、和諧為軸、開拓創新的會計行業文化發展體系,實現行業文化建設與行業發展的緊密結合。為此,作為培養未來會計工作者的會計高職,將會計文化建設融入會計教學,使會計初學者在接受會計教育教學之初就樹立誠信為本的信念,勤勉嚴謹、客觀公正、開拓創新,就顯得十分重要。而在這方面的探索,筆者認為,還需要進一步的加強。
參考文獻:
[1] 王軍. 榮譽始于奉獻 榜樣引領發展[J].財務與會計,2012,(8)
[2]郭代模. 簡論財政精神與會計精神[J].財務與會計,2012,(8)
[3]余蔚平.攜手并進 共創未來[J].財務與會計,2013,(7)
[4]陳毓圭.切實推進誠信文化落地生根[J].財務與會計,2013,(7)
[5]報告《上海民辦高校發展概況》,上海建橋學院黃清云,2012年7月上海市民
辦高校“強師工程”培訓
[6]謝利民,鄭百偉.現代教學基礎理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312-320
[7]會計文化建設的手段與措施[EB/OL].[2012-07-23]. http://wenku.baidu.com/view/3cf9d128453610661ed9f4e7.html
[8]會計文化[EB/OL].[2012-07-28]. http://wiki.mbalib.com/
【作者簡介】劉靜(1976-),女,江蘇泰州,漢族,上海中僑職業技術學院會計教師,復旦大學2007屆會計專業碩士,研究方向:財務會計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