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法務會計國內外發展現狀及特征
(一)法務會計的國際現狀及特征
1.法務會計的國際現狀。法務會計產生于20世紀80年代的美國,它是因上市公司內部大量高管利用內幕消息、不正當影響股票波動以獲得巨額利潤及美國人超前消費觀念的興起而造成的超額透支等現象而發展起來的新興行業。法務會計的產生和發展不是偶然現象,它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由于早期的舞弊案件中操作者大多數是公司的專業財務人員,因此單一的會計師或律師都無法達到全面洞察案件的專業能力。在這種需要掌握包括會計學和法學在內多種學科的復合型人才的情況下,法務會計應運而生。自此,澳大利亞、加拿大、英國、新加坡等經濟相對發達的國家和地區都先后涉足法務會計領域進行研究,為法務會計的發展提供了理論和實踐方面的支持。
目前,國際四大會計師事務所都設立了法務會計部門來滿足相關的業務需求。畢馬威設立的相關部門稱為“法務會計服務”,旨在幫助有需要的客戶對可能遭受的財務訴訟、仲裁、專家裁決或調解進行專業技能服務,或者及時對利益受到詐騙、違規、其他不正當行為危害時實行自我保護。德勤的相關部門則稱作“財務調查和司法服務”,包括如下分支:腐敗與舞弊健康度核查,商業誠信與聲譽盡職調查,反洗錢,司法技術調查和舞弊應對等。遇到相關的經濟案件時,各部門還需要通勤配合,綜合處理事務。
在法務會計師認證方面,目前國際上知名的機構有ICFA(國際注冊法務會計師)、CFE(注冊舞弊檢查師)等一些認證機構,逐漸向全面完善、專業化程度靠攏。
2.法務會計的國際發展特征。(1)注冊會計師的參與性。1986年,AICPA(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勾勒出注冊會計師訴訟服務的6個領域:賠償金、反托拉斯分析、會計業務、評估、普通咨詢與分析。同時,大多數國家的注冊會計師事務所都有相關部門從事法務會計業務,為法務會計的理論研究奠定了大量的實踐基礎。法務會計的發展高度依賴注冊會計師的參與性。(2)法務會計師協會的指導性。1988年美國成立了全球性的法務會計職業組織——ACFE(美國注冊欺詐檢查師協會),并且在接下來幾年陸續成立了美國法務會計師理事會、美國全國法務會計師協會、北美法務會計師協會等機構,推動了法務會計理論和實務發展,使法務會計集中交流、綜合發展成為可能。法務會計師協會對法務會計的理論和實務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3)法務會計理論和實務的不規范性。全球目前唯一的法務會計專業刊物是2000年創立的《法務會計》期刊,其主旨是“為法務會計研究者提供獨立的國際論壇,以促進法務會計的交流與發展”,包括了“對工人會計準則、訴訟支持與糾紛避免、欺詐與法務審計、財務欺詐的偵查、破產與估價研究”等內容。在法務會計實務相對發達的國家,也僅有加拿大、澳大利亞建立起較為完善的法務會計準則。鑒于法務會計是會計領域的新興綜合學科,其理論依據和實踐的相對缺乏為法務會計的規范和發展造成了一定的障礙,從而形成了目前法務會計學科本身相對不規范的局面。
(二)法務會計國內發展現狀及特征
1.法務會計的國內發展現狀。1990年長春市司法會計鑒定所的建立標志著“法務會計”在我國的實際誕生。2001年,上海市成立了司法會計鑒定專家委員會,針對經濟犯罪及部分民事經濟糾紛的會計核算進行鑒定和判斷。同年,上海市司法會計中心成立,從事相關法務會計服務工作。在法務會計理論研究方面,我國學者在借鑒國外先進理論水平的基礎上,結合具體實踐經驗,對法務會計的概念和特點、法務會計的業務領域、法務會計與司法會計的比較等問題做出了相關的描述。其中最重要的是對在我國如何更好發展法務會計提出建議。這些理論研究資料對促進法務會計的本土化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而截至目前,我國多所高校在會計學碩士及博士的研究方向中設立了法務會計這一研究方向,也有力地推動了法務會計本土教育的發展,為培養新一代法務會計人才奠定基石。
2.我國法務會計的特征。(1)我國法務會計的實踐運用范圍仍局限于司法會計為首的幾個狹窄領域,尚未得到足夠重視。在國際上,除了司法機關對經濟犯罪案件、舞弊案件的調查,對法務會計的需求更多來自于保險公司、律師事務所及其個人在處理經濟糾紛中的客觀需要。因此,國內的法務會計發展尚未得到充分的重視,仍有許多法務會計尚未涉獵的領域需要理論和實踐的探索。(2)我國的法務會計專業人才教育存在極大不足,進而導致目前法務會計人員的素質遠遠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由于法務會計內在的特殊性,一名合格的法務會計人員需要具備深厚的法學和會計學專業理論知識,并具有較強的邏輯分析和獨立調查能力。這要求法務會計專業人員在受教育階段首先要精通法學和會計學的基礎,同時輔修邏輯學、經濟學等課程以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但就目前開展法務會計學科的學校而言,尚未形成法務會計復合型人才的培養方法,更多的是先培養法學或會計學的“單一型”人才,再通過社會實踐達到“復合型”人才的要求。這導致法務會計人員的培養舉步維艱、法務會計后備力量不足等嚴峻的現實問題。(3)法務會計理論框架體系尚未形成,某些基本問題仍在爭議之中。法務會計的行為邊界、發揮的作用、法務會計準則等基本問題仍存在巨大爭議,法務會計專業人員資質認定尚無統一標準,這些都是目前法務會計理論研究中阻礙理論體系構建的重要障礙。
二、法務會計人員職業前景分析
(一)法務會計在市場中的需求分析
隨著全球化的不斷擴大,我國的法務會計人員在經濟市場中的需求量也與國際市場面臨供不應求的狀況。一方面,經濟案件的鑒定需要專業的法務會計人員將經濟語言轉化為法律術語,從而方便法官或仲裁者的判斷;另一方面,一些非案件的經濟事務,如保險索賠金額度、婚姻糾紛調查、經濟損失賠償調查,也需要法務會計的參與調查,給予專業方面的指導。毫無疑問,法務會計工作必將與時俱進,在相對綜合的領域中發揮愈發重要的作用。在全球最需要的十大職業評選中,“法務會計”一職入列,也意味著法務會計在未來的經濟社會中不可取代的地位。
(二)法務會計在多層次就業領域的需求分析
在我國,國際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的國內分部已開設了與法務會計相關的部門,這意味著注冊會計師轉向法務會計是重要的趨勢,并為有志從事法務會計業務的專業人員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平臺。與此同時,法院、檢察院、反貪局等單位也需要法務會計對國家的經濟事務進行監督和調查。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也成為法務會計人員的重要選擇,法學和會計學的深厚功底為法務會計人員在這些領域的發展加分添彩。將來,企業中也會需要法務會計方面的人才來為企業相關的實務提供指導和服務,更好地促進企業本身的合法經營。
三、對我國法務會計職業發展的建議
(一)加強法務會計的宣傳力度,強調法務會計的重要性
作為一門新興學科,法務會計尚未受到人們的普遍認識和理解,因此,法務會計的具體業務范圍和應用領域需要大力推廣,得到社會的認可。唯有通過宣傳讓大眾了解什么是法務會計、法務會計的業務范圍是什么,才能讓經濟社會接納法務會計,運用法務會計,讓法務會計更好地為經濟社會服務。
(二)大力培育法務會計專門人才
不同于單一的法學人才或會計學人才,法務會計的綜合性意味著其人才培養的難度要遠大于單一學科人才的培養。這要求高等院校、相關培訓機構、行業協會等應針對法務會計的人才培養提出合理的計劃,并通過與注冊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檢察院、法院等的合作加強法務會計專業人才的實踐能力,全方位、多角度地為未來的法務會計人員提供成長的平臺。這樣做也有利于縮短法務會計人員培養的成本和時間消耗,使得法務會計專業人員一踏入社會就能很快適應法務會計綜合性的工作。
(三)加強法務會計理論研究力度
實踐是理論的基礎,理論反過來對實踐具有重大的指導作用。就我國目前現狀而言,法務會計理論研究相對滯后,嚴重阻礙了實踐的發展。對此,我們應當在多方面促進法務會計理論研究的深度和廣度,完善法務會計的理論體系。首先,加強高校和研究機構的法務會計理論研究,盡早完善建立法務會計的理論體系和學科系統構建。其次,鼓勵一些法務會計的實踐者,如司法會計中心、會計師事務所的法務會計部門,主動探索法務會計的理論研究,通過大量的實踐經驗為理論完善發揮作用。再次,是鼓勵國內外的法務會計理論交流,主動走出國門對國外現行的法務會計理論進行研究和比較,借鑒之后對我國的法務會計理論進行完善和本土化改造,使之更符合我國的國情。最后,加強立法,應盡快制定完善的法務會計準則,使法務會計在我國的開展真正有規可循、有章可依。
(四)逐步擴大法務會計的業務內容和服務范圍
鑒于我國目前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我國可在原有應用領域的基礎上開拓新的法務會計業務范圍,如社會福利保障會計、企業賠償清算會計等。這些新領域的開拓必將為法務會計的發展開拓新的領域。
參考文獻:
鄭娟.論我國法務會計的發展前景[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0,(07).
作者:楊毅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