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在我國高校會計專業的教學模式就存在這樣的問題,課程安排不科學,忽視實踐教學的必要性。所以,現在國家很重視高校會計實踐教學的建設。近年來,為了做好這項工作,從事教育領域的相關研究人員在高校實踐教學建設中進行探索,并通過實踐來總結經驗,培養出了大量的應用型、高技術的會計人才。
一、淺析會計實踐教學的相關內容
(一)小議會計實踐教學的含義。在我國的大多數高校中,會計的實踐教學主要分為課內作業與實習兩個部分,課內作業就是在專業的指導教師的幫助下完成的,通過教師的課堂演示、模擬操作,這樣可以使學生更容易理解比較抽象的概念。實習也是分為校內實習和校外實習,教學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能夠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校內實習的主要內容包括:原始憑證審核、記賬憑證編制、賬簿登記、結賬、會計報表編制等基礎性的會計工作,除此之外,學校會在畢業前組織學生去事業單位進行校外實習,去觀摩會計崗位的具體工作實景。但是,現在學校很難與企業構成共識,因為現在企業的會計人員事務繁多,再加上實習學生的水平較低,反而會影響到企業的正常工作。現在企業的財務數據的保密性很高,也不方便讓學生介入。所以,校外的實習很難讓學生了解到會計實務,因此,校內實習與課內作業是培養高校學生會計實踐動手能力的重要途徑。
(二)淺談加強會計實踐教學的重要性。以往高校會計專業的教學課程安排不科學化,只是把重點放在理論的教學環節上,而忽視了實踐的教學環節。導致培養的會計人才不能夠將所學的知識付諸于實踐中,現在在人才市場上,很多企業需要大量的會計人才,強調畢業生應具備會計實踐工作經驗,可是,高校畢業生大多數操作與應用能力弱,難以立即勝任工作。因為學生在校受到的實踐極少,很少接觸實際業務與案例。就算參加了校內實踐,可是學校只是注重形式,而收到的效果欠佳,這證明了我國的高校教學模式上的缺陷。所以,現在我國很重視高校會計的實踐教學建設,眾所周知,會計學是一門實踐性、應用性很強的學科,高校會計實踐教學是為了將理論知識付諸于實踐,熟練地操作會計的實務工作。為了能夠培養更多地實用性會計人才,所以,必須對高校會計課程進行改革,將課程合理地配置,加強高校會計的實踐教學建設是當務之急。
結合,不但能鞏固理論知識,還能讓學生在實際工作中能夠熟練進行日常會計操作,真正地擁有較高的技能,從這一點就可以提現出加強高校會計實踐教學建設的重要性。
二、探究加強高校會計的實踐教學建設的幾點思考
(一)革新傳統的教學理念,意識到實踐教學課程的重要性。從清朝科舉制度建立以來,我國的教學模式已經注定存在很大的缺陷。現在所謂的應試教育,也就是只注重理論知識,而忽略實踐教學的重要性。這種教學模式已在中國的學生們的思想中根深蒂固,這就需要改變他們的思維方式。首先,高職院校應擺脫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要把教學重點放在學生應用英語知識技能的培養上。作為高職教師更應該明白現在社會上需要的人才,學著去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將實踐教學理念灌輸給學生們,讓他們明白自己工作需要的實際能力。
(二)不斷地拓展實踐教學內容,是加強課程建設的重要途徑。高校開展會計實踐教學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實務操作能力,所以在實踐教學中,為使學生畢業后能夠滿足崗位的正常要求,需要將從事會計工作人員應具備的實務操作能力、部門管理能力、人際協調能力的訓練都要加載到實踐訓練中。這就需要改變常規的實踐訓練模式,考核其個人能力和管理能力作為重點考核內容,為了增強實踐的真實性,在實踐之前學生應去相關企業進行進一步熟悉企業的經營和生產流程,開始實踐時,將學生分為多支團隊,要求團隊成員內部分工和職責明確,以培養學生相互協作和相互交流的能力。這種創新的方式不但可以使學生理解并掌握會計崗位的基本要求, 掌握企業財務部門各類經濟業務的操作技巧。在實踐的過程中,學生可以真正地感受到財務與企業內部各部門、財務與外部金融、外匯、稅收等單位的各種財務之間的關系,能夠進一步熟悉財務的相關業務。
(三)高校教師的專業化水平高低決定著高校會計實踐教學課程的教學質量。衡量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往往在于教學的高校教師。要進行改革高校會計的教學模式時,應培養出專業化的實踐教學教師隊伍。盡可能配備會計理論和實踐水平都比較高的人員從事實踐教學工作,以保證實踐教學的質量。實踐教學指導教師不僅僅掌握扎實的理論知識,而且應有大量的實踐經驗,這樣才能給學生們正確的輔導。這就要求教師應利用業余時間在進行掛職鍛煉,提高自身的會計實務水平。另外,學校應有自己培養實踐教學指導教師的體系,來加強高校會計課程的培訓建設。
(四)多渠道地建設實踐教學基地,來完善高校會計實踐教學課程體系。實踐教學基地是為培訓和檢驗學生們的專業技能而設置的教學場地。學校在探索高校會計實踐教學課程體系時,應加強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培養實用型的會計人才。另外,會計崗位是企業內部的核心機構,學生在校外實習的過程中很難接觸到真實的企業財務資料,使實習很難達到預期目的。學校應多與企業進行合作,建立好良好的合作關系。設置實踐教學基地,讓學生們定期來實習。學生們在實踐的過程中,通過感受職場的語言環境,意識到自己哪方面知識的不足,會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一般的學校在校內都會設置基地,但是,基地的設施好壞反應一個學校重視實踐教學的程度。在加強高校會計課程的實踐教學建設中,一定要在校內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中投入大量資金,完善基地的硬件設施。其次,應加強校外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它是校內師生接觸社會的重要途徑。學校在與外面的企業合作時,應深入了解企業的文化,并結合學校的教學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實踐教學方案。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國內高校是以培養實用型人才作為教育標準的,教學的重點應放在學生的專業技能上,讓學生們能夠有扎實地實用性專業技能。所以,關于高校會計的教學模式應加大力度地進行改革,一定要加強高校會計實踐教學課程的建設,來進一步完善高校會計的教學體系。現在,在高校會計實踐教學課程的建設中,進行了一定的摸索和實踐,總結了寶貴的經驗。同時,隨著社會發展的步伐加快,還應繼續探索更完美的實踐教學成果來培養人才。
參考文獻:
[1]李松青.高職會計專業課程體系設置的思考與探索[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8(10).
作者:楊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