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代理記賬在我國已經走過了二十年的風雨歷程。本文通過總結分析學術界對代理記賬行業的研究成果、結合一線調研數據,重新定義了現代代理記賬,并全面歸納和闡述了代理記賬行業作為現代服務業的分支在法制建設、行業規模、產品及服務類別、社會影響力等方面的發展進步,展示了行業最真實的生存現狀。
【關鍵詞】現代服務業 代理記賬 二十年發展 真實現狀
一、重新定義代理記賬
1. 傳統代理記賬的實質是會計核算代理。自1993年《會計法》修改時提出“代理記賬”開始,代理記賬在我國已經走過了二十年的風雨歷程。筆者將近年來對代理記賬的研究進行了簡單的總結歸納,其中對代理記賬的定義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
馬小會(2010)認為客戶將本企業的會計核算、記賬、報稅等會計工作委托給專業記賬公司完成就是代理記賬。劉東輝和高金偉等人將其定義為由具有特許資格的中介機構接受委托,為不具備設置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條件的單位,代理從事會計記賬業務的行為。而李俊林、陳佳佳、嚴健、馬騰、崔秀芹、李海瑩等人的研究表明,代理記賬是中介機構接受獨立核算單位的委托,代替其辦理記賬、算賬、報賬業務的一種社會性會計服務活動。姜華、郭鵬云認為代理記賬是相關機構接受建賬主體委托,簽訂合同,根據委托人提供的原始憑證和其他資料,進行會計核算的工作。
可以看出,國內現有研究針對的是傳統代理記賬,其工作內容是受托會計核算。事實上經過二十年的發展,代理記賬的內涵已遠不止如此。
2. 現代代理記賬的實質是財務外包。傳統代理記賬公司的主要客戶群是不具備設置會計機構和聘請會計人員條件的中小微型企業或個體工商戶。而財務外包的委托主體還包括規模以上企業集團,他們將財務管理工作中的部分模塊外包給專業機構代理(比如工資核算、往來款項管理等)。但無論是何種規模的主體,他們都想通過將專項業務委托給專業機構代理的方式實現控制和降低成本、優化資源配置、提升生產經營管理效率的目標。
3. 現代代理記賬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適應社會發展、提升企業實力、搶占市場份額,代理記賬公司的服務和產品早已超越了傳統的定義,有了更廣泛的外延和更深刻的內涵。它為委托方提供知識密集型的服務,通過創新服務模式、拓展服務項目為客戶開展全方位的合作。其服務產品具有較高的附加值。
4. 對現代代理記賬的重新定義。筆者認為,“現代代理記賬”是依法取得代理記賬許可的機構(代理記賬公司、會計師事務所等),接受企事業單位和個體工商戶等會計主體以會計核算為基礎和核心,輔以稅務、工商、財務管理咨詢、稅收籌劃等業務模塊的外包委托,依法與委托方簽訂書面合同并履行合同約定,為客戶提供高附加值的服務產品,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代理記賬行業近二十年的發展
1. 代理記賬行業的法制發展。代理記賬在我國的法制發展經歷了比較長的階段,目前正趨于完善。
(1)1999年修訂的《會計法》正式明確代理記賬的法律地位。我國于1985年1月21日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通過《會計法》,但直到1993年12月29日第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做出修改《會計法》決定時才正式提出了代理記賬概念,但當時并沒有強制要求不具備條件的單位要委托代理記賬。直到1999年再次修訂《會計法》時才明確要求不具備條件的單位應當委托合法的中介機構代理記賬,正式明確了代理記賬的法律地位。
(2)相關法規明確企業和個體工商戶都是代理記賬機構服務對象。1994年出臺的《代理記賬管理暫行辦法》及1996年《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第八條規定,沒有設置會計機構和配備會計人員的單位,應當委托代理記賬機構進行代理記賬。1996年出臺的《個體工商戶建賬管理暫行辦法》第二條規定“凡從事生產、經營并有固定生產、經營場所的個體工商戶,都應當建賬”。同時第十二條規定,個體工商戶可以委托代理記賬機構為其代理相關業務。2005年財政部第27號令《代理記賬管理辦法》第十一條規定“不具備設置條件的,應當委托經批準設立從事會計代理記賬業務的中介結構代理記賬”。
(3)除代理記賬公司外,注冊會計師和注冊稅務師也可開展會計代理。1999年頒布的《注冊會計師法》第十五條明確了注冊會計師可以代理會計咨詢和服務。1993年出臺的《注冊稅務師資格制度暫行規定》第二十條在闡述注冊稅務師的業務代理范圍時明確注冊稅務師可以接受會計代理業務。
(4)財政部27號令《代理記賬管理辦法》正式明確機構管理細則。2005年財政部發布27號令即《代理記賬管理辦法》,同時廢止1994年發布的《代理記賬管理暫行辦法》。該辦法明確了代理記賬若干管理細則,為各級行政主管部門積極開展對代理記賬行業的監管工作提供了法理依據。
(5)代理記賬行業的地方管理細則陸續出臺。截至目前,有10多個省市都以《會計法》和財政部第27號令為準繩,相繼出臺了規范代理記賬行業發展的文件。
2. 代理記賬行業的規模發展。
(1)區域經濟的發達程度直接影響代理記賬行業的發展和擴張,導致不同行政區劃的代理記賬行業規模差異較大。由于地區經濟增速和軟環境的差異,導致各地代理記賬行業的發展速度大相徑庭。
北京、上海、深圳等經濟發達的一線城市擁有大量可開發客戶資源,且經濟業務形態豐富,企業將專項業務模塊(尤其是財稅業務模塊)外包的意愿強,因此這些地區代理記賬發展較快。截至2012年,北京市登記備案的代理記賬企業有939家,居全國之首;上海市有922家位居第二;深圳市以588家的行業規模緊隨其后。
相反,成都、南京、合肥等中西部城市,可開發客戶資源總數相對較少,且經濟業務形態相對單一,企業外包意愿不強,從而發展相對較慢。截至2012年,成都市財政局登記備案的代理記賬企業有302家;江蘇省會南京市代理記賬企業只有163家。
(2)代理記賬機構發展呈現出兩極化的趨勢。由于企業的服務理念、產品質量和發展模式存在著較大差異,加之2008年至2010年行業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代理記賬企業呈現出兩極化的發展趨勢。
北京“春雪會計”成立于1998年,目前擁有20 000余家客戶、40家分公司,為客戶提供包括代理記賬、財稅管理咨詢、融資投資等多元化服務。深圳 “安居財務”比“春雪”成立得更早,總部創立于1994年,現已成為全國最大的財務代理公司。它擁有代理客戶30 000余家,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地都設有分公司,從業人員超過3 000人,是一家集工商稅務代理、財務代理和網絡科技服務于一體的綜合代理服務機構。
然而,無論是在北京、深圳還是其他城市,仍然有大部分代理記賬企業的客戶數沒有超過100家,有的甚至只有幾十家。相關數據顯示,江蘇鹽城的88家代理記賬公司中只有2家從業人員大于10人;合肥市98.7%的代理記賬機構從業人員低于4人,僅僅達到設立代理記賬機構的基本要求。
3. 代理記賬行業的業務發展。根據《代理記賬管理辦法》第十二條的規定,代理記賬業務范圍包括:會計核算、向信息使用者提供財務報告和稅務資料,同時還可以承辦委托人委托的其他會計業務。
實際上,隨著專項業務外包逐漸被更多的企業管理者所信任和接受,代理記賬企業的服務范圍也擁有了更廣泛的外延和更深刻的內涵。除了最基本的會計核算業務外,代理記賬公司還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為客戶提供諸如籌資、開戶、驗資、資質及證照辦理、變更登記等服務,形成了由融投資代理、工商稅務代理、會計核算代理、稅務代理、制度建設、管理咨詢服務和會計人員培訓組成的現代代理服務產品包。
4. 代理記賬行業的社會地位發展。代理記賬行業已經成為推動現代服務業發展的一支生力軍。代理記賬企業正在用創新的代理產品和更優質的服務方式改造和替代傳統的會計代理服務,為客戶提供更高附加值、更高技術層次的外包體驗,以實際行動積極推動我國現代服務業的發展。
潛在客戶數激增,代理記賬正在逐漸成為保障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企業注冊局發布的《黨的十七大以來全國內資企業發展分析》指出,2007 ~ 2012年,注冊資金在1 000萬元以下的中小企業成為增長主力,對企業總體數量的增長貢獻率達到89.1%,其中,注冊資金在10萬 ~ 100萬元,100萬 ~ 500萬元的企業增長數量最多。
企業要發展,財務須先行。沒有健全的財務管理體制、全面的財務業務能力以及高效的財務風險控制手段,企業的發展無從保證。而上述企業幾乎都有財務外包的潛在需求。因此,要想保障它們的健康成長和區域經濟的和諧發展,“代理記賬”的作用絕對不可小覷。
三、代理記賬行業的真實現狀
經過二十年的發展,代理記賬整體已取得了實質性的進步和轉變。筆者整理了在行業一線工作和調研的數據,對行業及企業的現狀進行簡單的歸納總結。
1. 法制建設和行業監管現狀。在法制建設方面,雖然有《會計法》做后盾,也有《代理記賬管理辦法》、《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等作為指導和監管依據,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相關細則缺乏實際指導意義,約束和限制了主管部門對行業監管的效力。
在行業監管方面,多地行政主管部門非常重視對代理記賬行業的規范和監管。但是由于前述法制建設 “不接地氣”,導致許多監管措施無法落實,而能落實的監管手段效率不高。
2. 行業規模及產品服務現狀。目前代理企業數量增長已趨于平緩。行業發展思路也已從規模的擴張轉向質量的提升。
代理記賬產品及服務的種類正在不斷拓展和創新。在充分結合客戶需求的前提下發揮代理公司的資源和技術優勢,為客戶提供多元化的高效服務和專業化的問題解決方案。
激烈的市場競爭、嚴格的政府監管和積極的行業自律促使代理記賬行業整體的服務質量較以往有所提升。但是,由于經營管理模式、行業監管機制、市場供需關系、人力資源等因素的影響,行業服務質量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3. 代理記賬行業企業生存現狀。
(1)行業整體形象被扭曲、公信度偏低。主流平臺對代理記賬行業的宣傳較少,加之部分機構的服務質量確實偏離了行業要求,因此輿論對代理記賬行業的評價不高,甚至有人說代理記賬行業就是會計行業的“黑磚窯”。
(2)客戶需求變化迅速,要求不斷提高,代理機構面臨多重挑戰。隨著委托方對財稅風險的認知不斷加強,其對外包業務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代理記賬機構同時面臨擴展服務領域、提升服務質量、優化發展戰略等多重挑戰。
(3)少數代理記賬機構開始逐步調整企業發展戰略,優化客戶結構。擁有成熟管理經驗和穩定客戶資源的代理記賬企業開始調整企業的發展戰略。他們從控制企業發展速度開始,逐步篩選優質客戶,并將重心轉移到提升服務質量、提高單位產品利潤率等方面。
(4)大多數代理記賬機構仍在努力爭奪市場份額。但對于大多數的代理記賬機構而言,獲得超過盈虧平衡點的代理客戶數量、盡量爭奪市場份額才是他們戰略部署的重點。
(5)私人代理行為盛行,侵占正常市場份額,增加外包企業風險。由于法制建設、監管手段、行業形象等多方面的原因,未經許可的私人代理行為仍然盛行。私人代理缺乏可追溯性,不僅侵占了正規代理機構的市場份額,而且增加了外包企業的財稅風險。
(6)惡性低價競爭嚴重,收費價格與服務價值對比嚴重失衡。由于執業質量、市場競爭、行業監管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許多代理機構想憑低價搶占市場,導致低價競爭嚴重,服務的價格與價值嚴重不對等,這也就間接導致服務質量低劣等系列問題,并形成惡性循環。
(7)專業領域人力資源管理問題長期困擾代理記賬機構,并影響其正常發展。專業人才供需不平衡、人才管理和使用成本過高、具備崗位勝任能力的專業人員匱乏等諸多人力資源管理的問題正在困擾著代理記賬機構。
四、結語
我國代理記賬行業經過二十年發展,法制體系日益健全、業務范圍逐漸擴大、內涵不斷深化,實現了從傳統向現代服務業的轉變。代理記賬行業對區域經濟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但行業整體面臨著許多困難。期望通過行業、企業和政府三方共同努力,平衡好數量和質量、自律和監管、收益和風險的關系,從而保證代理記賬健康、可持續的發展,為實現十八大提出的經濟建設總體目標做出應有的貢獻。
【注】本文系四川高等職業教育研究中心課題“代理記賬企業與財經高職院校雙贏合作模式的應用和研究”(課題編號:GZY12C32)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主要參考文獻
1. 馬小會.小企業代理記賬的探討.商場現代化,2010;11
2. 劉東輝,高金偉.我國會計代理記賬行業發展的現狀和對策.經濟師,2010;2
3. 李俊林.提高代理記賬機構執業質量的研究.生產力研究,2011;5
4. 嚴健.代理記賬公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管理觀察,2012;23
【作 者】
何 小
【作者單位】
(四川財經職業學院會計系 成都 6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