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構建上市、未上市、礦區和多元投資業務‘四位一體’的預算管理框架體系,實現公司內部資源整合。”1月26日,記者從大港油田職代會上了解到,大港油田正在研發基于深化成本預算管理的預算管理模型。
據悉,去年年底,上市業務預算模型作為大港油田2014年科研項目被立項研發。研發先期,這個公司在大港采油一廠進行了大量準備工作。這一舉措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探索財務管理向生產經營全過程延伸的新途徑,從而實現資金與資源的最優配置。
大港油田是一個開發50年的老油田。目前,大港油田勘探開發進入增效困難期,勘探開發投資成本居高不下,獲取經濟儲量和效益產量的難度不斷增大。
大港油田圍繞“保增長保效益”目標任務,開展“財務管理提升年”活動,資金管理、預算控制、會計核算、稅務價格、資產運行等工作均有序推進。
如何統籌上市業務與未上市業務、礦區與多元投資業務?如何科學界定企業實現最大效益的產量規模?如何把握最大效益的投資規模?
大港油田管理層積極落實集團公司提出的依靠精細管理提升發展質量效益和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發展戰略,通過向管理要質量、要效益,走可持續發展之路。為此,在財務管理中,大港油田探索研發新型預算管理模式,通過建立模型平臺,力爭為今后生產經營科學決策提供支撐,打造充滿活力的效益導向型預算管理模式。
大港油田依托信息化手段,擬研發建立預算管理平臺體系,計劃用3年左右時間逐步形成上市、未上市、礦區和多元投資業務“四位一體”管理信息平臺。
在新的預算框架平臺體系中,上市業務以成本費用控制為主,涵蓋資本性支出、費用性支出和專項資金支出,同時也揭示了三者與生產需求之間的內在關系,確保結構優化和投入產出效益最大化,力求價值總量與實際生產需求的有機結合。
未上市、礦區及多元投資業務以收支管理為主,在保障主業生產的前提下,與主業聯動,并合理配置資金,實現效益最大化。
最終,通過四大業務板塊在同一平臺上的信息集成,及時反映相關數據,為生產經營決策提供支撐。
作者:汪亞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