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為拓寬統計服務領域,積極謀劃將統計服務由經濟領域延伸到社會領域,成立了市社情民意調查中心,開通了民生熱線。
即墨市統計局今年以來圍繞全市中心工作,強化創新,銳意進取,狠抓服務質量,在服務科學發展、服務企業、服務基層、服務社會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績,有效發揮了統計“睛雨表、參謀部、信息窗”的作用。
一是拓空間,提供“跟進”服務。以“體民情轉作風做表率,知大局精業務創一流”集中調研活動為載體,按照市第十三次黨代會確定的“奮力爭當全省縣域科學發展排頭兵、加快建設開放型現代化城市”的奮斗目標,精心研究確定調研課題,搜集與昆山、榮成、龍口等對標城市相關材料,撰寫了7篇有深度的調研報告,報告比較了我市經濟社會發展與對標城市的優劣勢,并對我市未來發展提出了有針對性的意見建議,得到了市委書記劉贊松的批示與肯定,并被市委以“內參”形式轉發全市各單位參閱借鑒。同時得到青島市統計局局長李剛的批示,要求其他區市學習借鑒即墨市統計局的做法。
二是察民意,提供“輿情”服務。為拓寬統計服務領域,積極謀劃將統計服務由經濟領域延伸到社會領域。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市社情民意調查中心,開通了民生熱線85512340,并研究制定了一整套社情民意收集、整理、反饋機制,架設起了政府和市民溝通的新橋梁。先后開展了“群眾最不滿意十大問題電話調查”、 “機關作風暨政風行風電話調查”和“2013年度鎮(街道)群眾滿意度電話調查”等一系列大型民生調查項目,共搜集群眾意見建議4200余條,并把意見建議反饋給相關鎮(街道)、部門,市有關部門對辦事時限進行督察,《新即墨》及時報道辦理進度,截止目前累計給群眾辦理實事1000余件,讓老百姓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成效。民意調查的組織實施得到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的肯定,市委常委、副市長邢福棟,市委常委、紀委書記李志紅,市政協副主席王立峰等市領導和市有關部門負責人親自到現場傾聽民聲民情,為市委、市政府了解把握群眾的真實想法和意見,切實改進政府工作都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三是搭平臺,提供“點對點”服務。圍繞市委、市政府的重大決策部署,積極跟進,靠上服務,先后研究建立了“億元以上投資項目監測平臺”、“個十百千工程監測平臺”和“目標城市信息收集平臺”三大平臺,打造即墨統計新的名片,為市領導、各部門提供優質服務打開了廣闊的空間。利用“億元以上投資項目監測平臺”,對全市在建和新開工的91個億元以上投資項目進行在線實時監測、評價;開通運行的“個十百千工程監測平臺”,對在建項目進展情況,及時跟蹤監測,同時對成長性企業(年主營業務收入在1000-2000萬元)進行摸底,監測其成長情況,全年共有76家企業納入了規模以上工業;“目標城市信息收集平臺”則按季度收集我市目標城市昆山、龍口、瓦房店和省前10強縣(市)的主要經濟指標數據,與我市相關經濟指標進行對比分析。三大平臺的搭建,在數據管理、決策咨詢、科學考核、統計服務等四個方面實現了重大突破。
四是接地氣,提供“貼心”服務。面對公眾對統計的質疑和不理解,不消極逃避,不被動等待,結合開展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市統計局把滿足群眾愿望擺上第一位,做出了開展“開門統計、服務群眾”的重要安排,主動放下身架,廣泛邀請機關、企業、社區等各界市民,走進統計辦公區,觀摩數據產生流程,使閉門統計變成開門統計,幫助群眾解開心中的疑惑,廣泛征求社會各界300余人的意見建議67條。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全方位展示我市統計系統緊緊圍繞科學發展主題和率先構建現代化服務型統計的工作思路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輝煌成就,積極推進我市統計公開透明,進一步提高統計服務社會、服務基層、服務科學發展的能力,為全市率先科學發展、實現藍色跨越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
五是搞試點,提供“專項”服務。今年是全國第三次經濟普查年份,這次經濟普查與以往普查相比,在普查目的、方法、數據采集手段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工作難度更大。經過積極爭取,青島市第三次經濟普查綜合試點放在了我市,青島市統計局李剛局長親自到現場動員并對試點工作提出了“模擬經濟普查全過程,積累組織實施經驗,抓住重點難點問題,為正式普查探明路子”的明確要求,我市認真抓好試點各項工作,通過“繪地圖、搞比對、建底冊、查單位、填臺賬、出結果”六步走,模擬了普查業務流程,順利完成了綜合試點工作任務。國家統計局副局長李強、省統計局局長潘振文分別對我市的試點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認為我市普查試點工作計劃周密,組織得力,試點每個環節務實高效,總結出來的經驗很具體,很全面,能夠確保普查工作少走彎路,對全省的普查工作都具有借鑒意義。
作者:姜新鈞 單位:即墨市統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