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從財務收支審計為主的傳統審計到以傳統審計為主,以風險導向為輔的現代內部審計的轉變,注重審計和提出建議的常規模式到建議提出并持續參與整改的轉變。
在衛生經費供求矛盾,及社會迫切要求改善醫療條件的背景下,醫院必須更加注重自身建設,加強各方面管理,嚴格控制支出。作為醫院管理的重要環節,醫院審計中心從自身角度出發,著重在提高審計執業意愿、轉變工作思路、樹立新型審計理念等方面入手,積極探索內部控制測評和風險導向審計新思路,工作成效顯著,2012年被衛生部評為內審工作“先進集體”稱號。
第一個轉變:從“疲勞”審計到“意愿”審計的轉變
由于工作特點,內審人員經常“得罪人”,導致內審人員工作動力不足,缺少工作激情,甚至產生“審計疲勞”,不敢深入調查和事后追蹤,使得內審工作流于形式。在執業意愿不是很強的情況下,勢必影響審計質量,導致審計工作公信力下降,進而影響領導對審計工作的支持力度,最終造成惡性循環。為此,我院領導高度重視審計工作,親自過問,主動出面幫助解決、協調審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使審計人員能夠拋開顧慮、放開手腳,大膽開展工作。平時工作中內審人員主動與審計對象溝通,堅持換位思考,不斷挖掘深層次問題,并與其共同解決,從不頤指氣使,一味指責,深得審計對象信任,逐步營造出“尊重審計、支持審計、自覺接受審計”的良好氛圍。
第二個轉變:從財務收支審計為主的傳統審計到以傳統審計為主,以風險導向為輔的現代內部審計的轉變
傳統的內部審計著眼于財務的“收”和“支”,其重點是審查財務收入入賬的完整性;重點關注財務支出范圍的合法性和合規性,資產的安全性以及賬務處理的正確性等。新形勢下,醫院的管理控制不能僅限于財務收支審計,審計中心為此積極探索以風險為導向、控制為主線、增值為目的的內部審計新模式,更加關注醫院面臨的風險和醫院未來的發展,更加注重增值功能建設。審計工作以傳統的財務收支審計為基礎,并開展一系列風險審計。如在工程審計中,我們在立項前就開始介入,對風險進行控制。又如,在大型設備效益審計中,審計中心在設備運行本量利分析、可行性論證執行情況、資金審批制度執行情況和款項支付情況等方面進行監督、評價,對醫院投資存在風險的設備提出審計建議。在此基礎上,我們還對設備的運行情況進行跟蹤監控,對每臺大型設備進行保本點測算,堅持每季度對其工作量進行監測,并及時告知科室運行效率情況,為科室和院領導決策下一年的設備采購等提供參考。
第三個轉變:從常規核查到內部控制制度執行情況審計的轉變
由于大量內審人員的專業背景為會計財務,受知識結構和工作經驗影響,內部審計往往帶有會計監督的痕跡,審計業務能力和思維高度都有待提高。因此,新形勢下,必須以審計人員自身能力為突破點,改變傳統財務審計只重微觀不重宏觀的思維方式。內審人員認真學習專業知識,擺脫會計監督影響,注重內部控制制度與實際操作執行情況的比較。查看制度執行落實情況,實行以制度管理人和行為,建立以“防”、“堵”為主的監控防線。如對收入數據的審查,以往僅核查收入是否全額記入,而現在則注重審查HIS系統在不同的數據出口下,統計數據是否一致,再與財務數據進行比對,實行系統內多角度,以及系統和財務帳等多維度進行比較。這樣既保證了收入的完整性和正確性,也對數據統計過程中,各個環節內部控制制度執行情況進行了審查。同時我們更注重制度建設,制定完善恩澤醫療中心(集團)《內部審計工作規定》、《內部審計工作細則》、《零星工程內部審計管理制度》,以及審計人員的崗位職責和工作流程等制度。此外,還對審計過程中發現存在漏洞的制度,進行了重新修改制訂,如《醫院退費管理制度》對退費流程中幾個內控關鍵點進行重新布控,對授權簽字人員權限進行專項規定等,有效防止和堵塞各環節可能產生的漏洞。
第四個轉變:從工程付款審核到項目全過程介入的轉變
雖然醫院零星工程金額小、工期短,但工程零星分散、面廣量大、施工圖紙不全,甚至沒有施工圖,部分工程隊缺少必要的技術力量,多算工程量、漏算項目的情況比較突出,潛在風險較大,舞弊發生的可能性較高。為此,審計中心將審計監督滲入到零星工程的預算審核、招標、施工現場、項目驗收、付款、竣工決算等每個環節,每項工程結算都經過實地測量、核實工程量、套用定額審核等程序。我們頂住壓力并聯合基建管理部門,堅決按實際情況對數據不符的項目進行重新測量。此外,在平時工作中細心記錄施工內容、材料品牌及規格、隱蔽工程等內容,僅2012年拍攝照片便達1100多張,以此作為審計的有力證據。對工程預算和工程合同的審簽,實行“先審定預算,再審簽合同”規定,對院內零星工程建設資金使用起到了有效監督作用,保證了項目建設過程合理、真實有效,促進了基建項目管理水平的提高。
第五個轉變:從手工取證審計到現代計算機聯網審計的轉變
在醫院高速發展的背景下,各院區工作業務量快速上升,靠傳統的審計手工查找問題和取證方式,已不能有效控制財務管理中所隱藏的風險,推進計算機審計勢在必行。審計中心在工作理念、思維方式、工作模式上進行深層次的變革嘗試,逐步建立審計信息網絡中心、數據中心、信息安全保障系統。2012年購買審易軟件對審計實施操作流程實行全面的計算機管理,從審計證據的采集、審計工作底稿的編制到審計報告的存儲,全部實現了數據化處理。運用軟件,在對數據采集后,可以直接根據要求自行設置條件,對所需信息進行收集歸類,擴大數據采集面,篩選出可能存在問題的數據,再進行二、三次篩選,不斷縮小范圍;可以在問題數據上直接編制審計工作底稿,也可以將審計工作底稿直接匯入審計報告。這樣,既提高了數據采集能力,又提高了數據分析能力,通過找出其中的共性和個性問題,鎖定審計重點,提高審計效率及質量,實現內部審計的制度化、規范化、信息化。加快了傳統審計與計算機審計的融合,推進聯網審計,全面提高計算機應用水平及審計水平,同時增強了醫院信息管控能力,促進醫院整體管理水平的快速提升。
第六個轉變:從注重審計和提出建議的常規模式到建議提出并持續參與整改的轉變
審計質量是審計工作的生命線,如同水桶的容量取決于短板的高度,我們爭取讓每一個工作環節都達到他的最高點,從開始的計劃制定,到落實整改,從點到面處理好每個環節。通過邊審邊改,把整改落實作為內部審計的“重中之重”任務來抓,把審計意見和建議落實到實處,查到一個問題,落實一個問題,杜絕類似問題的再次發生。為深化審計成效,我們對審計過程中發現的共性問題進行歸納總結,逐一分析,并對它們在業務上進行現場解釋、指導。對未整改問題,不但要分析未整改原因,更與管理部門一起協調、解決。通過一系列的措施落實,使內審工作真正達到“一審、二幫、三促進、四提高”的效果。如在對能源消耗情況審計時發現,醫院代付出租營業房水電費后沒有及時收回。我們不但與管理科室進行溝通,而且和管理人員一起與涉事人員聯系,督促其及時整改。由于同審的及時介入,在審計當天下午,物業公司就將部分水電款上交財務科,使醫院的資金及時得到回收,也降低了壞賬風險。
有效開展內審工作的前提,除了需要領導重視,被審部門的支持配合也是不可或缺的。查出問題并不是內審的最終目的,如何提高審計問題的落實、整改才是內審工作的重點。為提高內部審計的接受度,我們將審計問題轉換成另一個角度——從一個財務工作者平時的工作習慣,和對數據的敏感度出發,與財務人員一起展開討論。首先從相關業務人員所注重的問題和心里所想的問題出發,然后向其剖析審計人員的看法,并分析風險點。從不同角度剖析問題的根源,力求通過溝通消除分歧,化解矛盾,達成共識。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一種互溶互信的模式,受到相關人員的好評。
幾年來,審計中心在臺州市內審協會的支持下,緊緊圍繞臺州恩澤醫療中心(集團)工作重點,開拓創新,以六大轉變促進了內部審計工作向更高層次的發展。
作者單位:臺州恩澤醫療中心(集團) 審計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