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制定下發我縣預算單位公務卡強制結算目錄,切實減少公務支出中現金的提取和使用,促進預算單位加強和規范支出管理,提高公務支出透明度。實行財政國庫動態監控管理。該縣將縣直實行國庫集中支付的104個預算單位納入監控范圍,監控資金包括預算資金。
一是全面推廣使用公務卡消費。該縣制定出臺公務卡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和公務卡使用管理暫行辦法,全面推廣使用公務卡,加強現金管理,對單位一次性開支在3000元以上的支出,必須實行銀行轉賬。并會同監察、審計、人行等部門,制定下發我縣預算單位公務卡強制結算目錄,切實減少公務支出中現金的提取和使用,促進預算單位加強和規范支出管理,提高公務支出透明度,堵塞財務管理漏洞,促進單位廉政建設。截止目前,全縣共有176個預算單位辦理了公務卡,共發卡900余張,刷卡消費33.6萬元,在減少預算單位公務現金結算、提高支出透明度、強化公務支出源頭監控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
二是實行財政國庫動態監控管理。該縣將縣直實行國庫集中支付的104個預算單位納入監控范圍,監控資金包括預算資金、政府性基金、財政專戶管理資金、往來資金等,通過設置向本單位其他賬戶劃轉資金、向財政零余額帳戶或財政其他賬戶劃轉資金等14條監控規則對監控范圍內資金3000元以上的支出進行監控,利用科技力量為預防腐敗構筑起一道“防火墻”。截至目前,共智能預警資金14121筆,按預警規則進行分析,主要是資金用途填報不規范占預警總數的46.7%、向個人賬戶劃轉資金47.9%,經核實通過13377筆,阻止744筆,涉及資金1.37億元。
三是完善機關財務監管制度。該縣制定出臺《歙縣黨政機關財務監督管理辦法》,規定每季度首月15日前單位主要負責人應將上季度財務收支明細賬在領導班子會議上進行通報,對“三公經費”要重點進行通報。并由縣紀檢、監察、財政、審計等部門加強協調配合,聯合對年度預算、重大專項資金、重大單項財經政策、重點項目、審計意見整改等落實情況開展監督檢查,對發現的問題及時督促整改落實;對違反財經紀律和財務管理制度的行為,按規定予以嚴肅處理。同時,按照上級有關文件及會議要求,配套出臺了“三公”經費支出統計報表制度,要求各地各單位高度重視,認真做好“三公”經費支出統計報表的填寫、審核、報送等工作,嚴格“三公”經費管理。截至11月底,該縣“三公”經費累計支出 1875萬元,與上年同比減少690萬元,降幅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