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物视频网站,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欧美人与zoxxxx视频

免費咨詢電話:400 180 8892

您的購物車還沒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將 1 件商品添加到購物車

去購物車結算>>  繼續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 免費論文 > 會計論文 > 低碳經濟下碳排放權會計學術探討

低碳經濟下碳排放權會計學術探討

低碳經濟是未來經濟發展的一個方向,碳排放權的控制是低碳經濟的重要措施,碳排放權會計計量問題也顯得尤其重要。
一、碳排放權概述
所謂碳排放權,是指在經過聯合國或聯合國認可的減排組織認證條件下,國家或企業以增加能源使用效率、減少污染或開發等方式減少碳排放(溫室氣體排放),因此得到可以進入碳交易市場的碳排放計量單位,又可稱為“碳權”或“碳信用”。交易買賣碳排放權即碳排放權交易,簡稱碳交易。自碳排放權產生以來,碳交易便迅猛增長。按照英國新能源財務公司的估計,到2020年全球碳交易市場將達到3.5萬億美元。
二、總量控制與交易機制及其在我國的運用
目前國外大氣和水質交易項目大部分運用總量控制與交易模式,包括美國著名的酸雨SO2計劃、南加州海岸帶大氣管理計劃等大氣交易項目和美國康涅狄格州長島灣氮交易計劃等水質交易項目。在總量控制與交易機制下,管理當局設定排放權交易機制調控范圍內所有企業在規定期間允許的碳排放配額,并以無償或拍賣的方式進行分配。獲得排放配額的企業可以選擇減少排放、出手多余配額;或增加排放、購買額外配額。到期末,企業須向管理當局上交與該期間實際排放量相當的配額。在總量控制與交易機制下,企業在收到排放配額時即可將其售出,并利用遠期合約進行回購,因此,可用于交易的額度大、時間長,能達到融資的目的。總量控制與交易機制是一種交易的事后審查模式,不需要交易管理機構對污染源間的配額交易進行逐筆審查,確定性較高,可以節省大量管理成本,管理部門只需要進行排污量核定、配額跟蹤及對比核查。
我國的排污交易實踐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開始了。2000年以來,隨著排污許可證制度和總量控制制度的建立實施,排污交易逐步在總量控制的背景下進行,出現了為一定區域內或行業內企業進行排污權的初始分配。2010年以來,北京環境交易所、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天津排放權交易所、湖北環境資源交易所、重慶排污權交易中心、深圳排放權交易所等相繼開展了碳交易相關業務。2012年9月11日廣東省人民政府印發了《廣東省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實施方案》,該《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到2015年,基本建立碳排放權在市場主體之間和地區之間合理配置的管理工作體系,初步形成適應省情、制度健全、管理規范、運作良好的碳排放權交易機制和在全國具有重要地位的區域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廣州碳排放交易所也正式揭牌。作為國內第一家以“碳排放權”命名的交易所,在揭牌儀式上完成了130萬噸二氧化碳排放權配額認購。廣州碳排放權交易所這宗交易,是我國基于碳排放總量控制下的首例配額交易。
三、碳排放權會計問題的學術探討
排放權及排放權交易的概念是由美國經濟學家戴爾斯根據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論提出的。對于碳排放權交易的確認和計量屬性問題,國內外很多學者進行了相關的探討。對于碳排放權到底應歸屬于何種資產,主要有三種意見:確認為存貨、確認為無形資產、確認為金融工具。碳排放權計量屬性的選擇,主要有三種看法:選擇歷史成本、選擇公允價值或現行市場價值、選擇動態估價。
從各國的實踐可以看出,碳排放權已經成為一種可供買賣的商品,隨著其交易的發展,與之相關的碳會計制度變得十分重要,會計急需對這一關系進行恰當的確認、計量和報告。2006年4月,IASB和FASB舉行聯合會議,將資產定義為“一個主體對其擁有排他的權利或其他權益的現實經濟資源。”
在強制減排的環境中,一個企業只有擁有了碳排放權的配額才能向外排放二氧化碳,企業的正常經營活動才能得以開展。因此,碳排放權屬于企業的一項經濟資源。目前國內關于碳排放權的研究都表明,碳排放權是一種特殊的經濟資源,并且是一種有價值的稀缺資源。因此,碳排放權應該被認定為企業的一項資產在會計報表中進行確認。
(一)初始計量。在總量控制與交易機制下,碳排放權配額在每一個會計年度結束前都要進行清算,符合流動資產的定義,并且這一資產是和環境保護密切相關的,按照ISAR對環境資產的定義,一個項目能否作為環境資產進行確認首先取決于其是否是企業發生的與企業環境活動有關的成本,即只有符合資產確認標準而被資本化的環境成本才構成環境資產。政府每年為環境治理付出大量成本,而政府的這些支出很大一部分來自于企業繳納的各種稅費。雖然企業在獲得排放權配額時是免費的,但追本溯源,企業的排放權符合環境資產的定義,因此排放權在初始確認時應該確認為環境資產。在環境資產科目下專設二級科目碳排放權進行確認。會計計量模式是會計人員以貨幣為手段將會計信息進行處理的過程,實質是確定經濟主體所發生經濟事項的入賬價值。在完善和發達的排放權市場中,這一環境資產的公允價值也較容易取得。
(二)后續計量。企業在持有碳排放權期間,對于碳排放權發生的相應收益,可以在“投資收益”科目中進行核算。在后續計量時,應采取公允價值的計量方式。公允價值計量可以準確把握市場變動情況,及時反映真實價值。對碳排放權的價值在資產負債表日應進行再確認。鑒于會計信息質量要求,碳排放權在期末的價值應以公允價值反映,以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由碳交易所可靠取得其市場價格確定其入賬價值,以實時準確反映其價值。對于資產負債表日其公允價值變動會計處理如下:當公允價值上升時,借記“環境資產——碳排放權——公允價值變動”科目,貸記“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碳排放權”科目;當公允價值下降時,借記“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碳排放權”科目,貸記“環境資產——碳排放權——公允價值變動”科目。
碳排放權作為環境資產其減值處理同樣也可以參照資產的減值處理。J

參考文獻:
1.吳娓,馬慧知.碳排放交易機制下的會計處理問題探討[J].會計研究,2011,(9).
2.王愛國.我的碳會計觀[J].會計研究,2012,(5).

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

<th id="q6zaz"></th>
    1. <del id="q6zaz"></del>

    2. <th id="q6zaz"></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