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慶華 趙耀
財務與會計 2007-02-15 13:54:32
案例分析題一
珠江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珠江公司)是以生產電子產品為主業的大型制造企業,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33%,采用資產負債表債務法核算所得稅。2007年年末,有關資產情況如下:
(1)珠江公司在對存貨進行檢查時發現,庫存的A產品為1 000臺,每臺單位成本2萬元,賬面余額2000萬元。珠江公司與甲公司于8月中旬簽訂了銷售A產品的合同,每臺銷售價格為2.3萬元,尚有300臺將在下年年初發貨。剩余的700臺沒有簽訂合同,預計銷售價格為每臺1.98萬元。銷售每臺A產品預計發生的銷售費用和相關稅金為0.05萬元。珠江公司對A產品此前已計提存貨跌價準備10萬元。
(2)珠江公司金融資產主要是應收票據。應收票據賬面余額為5 000萬元,其中①應收乙公司1 000萬元,系2007年9月收到的商業承兌匯票,將于2008年2月到期。經了解,乙公司財務狀況良好,沒有跡象表明無法收回票據款。②應收丙公司4 000萬元,系2007年8月收到的商業承兌匯票,將于2008年年初到期。經了解,丙公司近期財務狀況不斷惡化,有證據表明無法按全額收回該票據款,預計未來收回的現金流量現值為3 500萬元。
(3)珠江公司擁有一條電子產品的專業生產線,該生產線賬面原值12 000萬元,已提折舊4 000萬元,已提固定資產減值準備500萬元。該生產線在剛引進時處于國內先進水平,所生產的產品擁有很高的市場份額,效益良好。近兩年來,生產經營形勢發生了很大變化,企業內部報告顯示,該生產線所創造的凈現金流量遠遠低于預計金額。2007年年末,經估算該生產線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為6 000萬元,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為6 800萬元。
(4)珠江公司在三年前從德國購入一項電子產品的專有生產技術,總價值1 500萬元人民幣,至2007年年末,該無形資產賬面余額為1 500萬元,累計攤銷600萬元。經調查發現,自年初以來,市場上出現了大量的類似該專利生產的產品,使得該專利生產的產品銷量嚴重下降,產品價格也不再占優勢,給企業造成重大不利影響。經測算,該專利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為560萬元,繼續使用所產生的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為720萬元。
(5)珠江公司采取多元化經營策略,于2004年向煤炭生產企業—丁公司投資,擁有丁公司25%的股權,并參與丁公司生產經營決策。該項投資在2007年年末的賬面余額為4500萬元。丁公司在生產經營中,由于能源價格上漲, 實現的凈利潤比原計劃多了2倍多。在此有利形勢下,丁公司投入巨額資金進行技術改造,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并有力保障了生產安全,在未來幾年內將變得更有競爭力,預計實現效益比2007年翻兩番。
要求:分析、判斷上述各事項是否需要計提減值準備?如需計提,計算需計提的金額,并指出年末各項資產在資產負債表中應列示的金額。
案例分析題二
漢水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漢水公司)為一家服裝生產企業,其產品享譽海內外。該公司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33%,所得稅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18號—所得稅》的有關規定進行核算。漢水公司近年來連續盈利,預計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保持盈利勢頭不變。
2007年發生的有關情況如下:
(1) 10月8日,漢水公司用閑置資金購入900萬元證券,作為交易性金融資產,至年末,該批證券沒有出售,其年末公允價值為980萬元。漢水公司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的規定,將該批證券按980萬元列示在資產負債表中。按照稅 法規定,可以在稅前抵扣的為初始購入成本。
(2) 5月,漢水公司生產的一批服裝入庫成本為460萬元,由于服裝面料不符合流行風格、款式過時,滯銷積壓到年末。漢水公司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1號—存貨》,對該批服裝計提了120萬元的存貨跌價準備,年末資產負債表中列示的該批存貨金額為340萬元。
(3)漢水公司于2006年12月從國外進口一種先進的服裝加工設備,投入使用后服裝檔次提高了一大步,成為暢銷產品。考慮到該設備技術進步快,作為新設備使用強度大,故采用年數總和法計提折舊。該設備的原始成本為3200萬元,預計凈殘值200萬元,預計使用年限5年。按照稅法規定,該設備采用直線法計提折舊,預計使用年限和預計凈殘值與會計核算規定一致。
(4) 3月起,漢水公司投入3 000萬元用于開發新產品,其中研究費用2000萬元,已全部費用化,計入了當期管理費用;開發費用1 000萬元符合資本化條件,于10月轉入無形資產,并從當月起按5年期限采用直線法攤銷。按照稅法規定,新產品研究開發費可以在開發當期抵扣。
(5) 6月,漢水公司與某公司簽訂了房屋租賃協議,租用該公司的臨街房1 400平方米用作服裝的展銷廳。協議規定,從2007年7月1日起,租期3年,每月租金10萬元,在2008年6月支付第1年租金,后兩年租金依次后推。年末漢水公司資產負債表中已列示該項應付租金60萬元。
要求:1、分析說明事項(1)中,2007年年末交易性金融資產的計稅基礎是多少?是否產生暫時性差異?2、分析說明事項(2), 2007年年末存貨是否產生暫時性差異?如果存在暫時性差異,指出屬于何種暫時性差異。3、分析說明事項(3)中、2007年年末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和計稅基礎是否相等;是否產生應納稅暫時性差異?4、計算事項(4)中無形資產的計稅基礎,并指出暫時性差異的種類和金額。5、分析說明事項(5)中由于租金形成的負債的計稅基礎,并指出該負債是否形成暫時性差異。6、假定漢水公司暫時性差異在可預見的未來很可能轉回,以后年度很可能獲得用來抵扣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的應納稅所得額,請分析計算上述各項暫時性差異應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
案例分析題三
長江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長江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增值稅稅率17%,所得稅執行《企業會計準則第18號—所得稅》,所得稅稅率33。長江公司2007年年度財務報告于2008年4月15日經董事會批準對外報出,在2007年年報審計中,注冊會計師注意到如下交易或事項:
(1)長江公司于2007年5月1日支付6 000萬元取得了甲集團公司所屬的A公司的全部股權。購買日,A公司資產賬面價值為12 000萬元,負債賬面價值為8 000萬元,賬面凈資產為4 000萬元;購買日,經評估后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為4 800萬元。長江公司購買A公司后,將其作為一個業務分部。為購買A公司,長江公司還發生審計費、律師費等30萬元。
該企業合并進行會計處理時,長江公司對企業合并中取得的資產和負債,按照合并日被合并方的賬面價值進行了計量。長江公司將取得的凈資產賬面價值與支付的合并對價賬面價值的差額, 調整了資本公積;并將發生的審計費、律師費計入了當期損益(管理費用)。
(2) 2007年11月,長江公司銷售一批商品給B公司,取得收入3 000萬元(不含增值稅),銷售成本2 400萬元。2008年1月19日,B公司提出該批產品存在一些質量問題,要求折讓200萬元,長江公司同意了B公司的要求。長江公司對該筆折讓,沖減了1月份的銷售收入200萬元。
(3) 2005年12月長江公司購置了一套先進管理設備,總價值920萬元,預計使用年限為5年,預計凈殘值20萬元,采用直線法計提折舊。2006年年末,考慮到該設備技術進步加快,設備更新周期縮短,董事會決定從2007年月1日起將折舊方法改為雙倍余額遞法(預計凈殘值和預計使用年限不變),并對此變更進行了追溯調整。
(4)長江公司對C公司持有25%的表決權資本,對C公司生產經營決策具有重大影響;同時永和公司對C公司也擁有25%的表決權資本,對C公司生產經營決策也具有重大影響。2007年8月,長江公司將一批商品按正常交易價格銷售給永和公司,取得收入4 000萬元(不含增值稅)。對此筆交易,長江公司未在會計報表附注中進行披露。
(5)長江公司的產品中有30%出口,形成了1.5億美元的外匯金融資產。2008年3月,人民幣發生較大幅度升值,使長江公司持有的該外匯金融資產發生重大損失。
對此事項,長江公司認為與2007年無關,未在2007年會計報表附注中披露。
要求:1、分析判斷上述交易或事項是屬于調整事項還是非調整事項。2、分析判斷長江公司對上述交易或事項的會計處理是否正確,并簡要說明理由。
案例分析題四
甲事業單位(簡稱甲單位)已實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和政府采購制度。2007年發生有關事項如下:
(1)甲單位在編制收支預算時,經批準的預算收入為2 400萬元,是在上年決算的基礎上,考慮社會物價水平變動、工資標準和單位人員增減變動、各項開支標準變動等因素之后確定的。
(2) 1月份財政部門核定的基本支出用款計劃數為120萬元,其中80萬元采用財政直接支付方式,用于支付甲單位人員工資;40萬元采用財政授權支付,用于辦公等一般性支出。
(3)甲單位在1月4日由財政直接支付發放了工資80萬元;5日授權支付額度40萬元也已到賬。
(4)年終甲單位尚有零余額賬戶用款額度8萬元未使用,甲單位將其轉入了自行開設的銀行存款賬戶。
要求:1、指出甲單位編制預算的一般方法是什么?2、按照2007年開始執行的《政府收支分類改革方案》和《2007年政府收支分類科目》,分別指出工資支出應列入的支出功能分類和支出經濟分類的類別。3、指出上述發放工資和收到授權支付額度的入賬依據以及會計處理方法。4、指出甲單位將年末零余額賬戶用款額度結余轉入自行開設的銀行存款賬戶是否妥當;如不妥當,應如何處理。
案例分析題五
已知H公司為一家從事商品批發的公司,其2006年的主要財務數據如下:
案例分析題六
家家樂商業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超市連鎖企業,經過五六年的發展,已經在北方許多城市擁有了自己的連鎖超市,規模較大,發展前景非常樂觀。公司經過充分的市場調研后認為應該進軍南方市場,并計劃在2007年年底前在上海、廣州、深圳、重慶等地開10家大型超市。公司為此需要籌集5億元資金,全部需要從外部籌措。公司在2006年12月31日的有關財務資料如下:
普通股5000萬股;公司負債10000萬元,平均利率為5%;邊際所得稅稅率為30;市場部預測本年度EBIT為12000萬元。
財務經理設計了兩套籌資方案:
方案A:發行公司債券50 000萬設定債券年利率為8%,每年付息一次。
方案B:以增發股票的方式籌資,發行5 000萬股(每股10元)股票以籌集5億元。
要求:1、分析上述兩種籌資方案對公司收益及經營管理支配權的影響,從中選出較佳的籌資方案。2、在較佳的籌資方案下,計算該公司的每股收益;若該公司的固定股利支付率為60%,則每股股利是多少?并評價固定股利比例政策的從優缺點。
案例分析題七
木馬有限責任公司(簡稱木馬公司)是一家集農、工、商于一體的中型企業,主要從事農產品的生產、加工和銷售,在國內農副產品市場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和市場份額。木馬公司董事長張某在10年前從事販賣鴨蛋生意,有了一定資本后,在數年前與妹夫一起創立了木馬公司,任命妹夫隨某為總經理。
公司以利潤為目標,為了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木馬公司決定從農產品的生產開始,建立生產基地,按照市場銷售動向生產產品,以滿足消費者需求為目標。在加工階段,注意產品形象,多生產品相好的產品;在銷售方面,建立營銷隊伍,設立專柜,擴大宣傳,引導消費。經過努力,企業規模不斷擴大,經濟效益節節提高。
在銷售產品中,隨某發現,大多數人買東西都要挑好看的,比如說,買咸鴨蛋都喜歡買蛋心顏色發紅的所謂“紅心蛋”。如果能生產出“紅心蛋”,不但賣的快,而且價錢高。
隨某提議,千方百計生產“紅心蛋”,得到董事長張某的全力支持。經過試驗,果然吃什么長什么,只要在飼料中添加蘇丹紅,鴨子產下的所謂“紅心”鴨蛋,經過加工廠腌制加工,就成了所謂的特產“紅心”鴨蛋。
在試驗之初,企業技術人員曾經提醒,蘇丹紅作為工業染料,含有對人體致癌物,不能作為食品添加劑,是國家明令禁止的。但在利益的驅使下,張某還是決定繼續使用蘇丹紅作為飼料添加劑。企業決策層一片擁護聲,未能予以否決。
事情暴露后,國家行政主管部門對其進行了查封,要求全面檢查“紅心鴨蛋”生產、經營單位,詳細登記市場上 銷售的涉嫌含有蘇丹紅的“紅心鴨蛋”進貨和庫存情況,并將所有產品予以銷毀。木馬公司的鴨蛋被查封,企業停產整頓,相關責任人被依法查處。
要求:從內部控制的角度,簡要分析木馬公司在控制環境方面存在的缺陷
案例分析題八
天河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天河公司)屬于上市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增值稅稅率為17%和13%;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33%。 2007年天河公生了如下情況:
(1)天河公司2007年8月3日與甲公司(汽車銷售商)進行了商品置換。天河公司將積壓多年的一批庫存商品換成了一輛自用的小客車。換出商品的賬面價值為32萬元,其中賬面余額40萬元,已計提存貨跌價準備8萬元,該商品的市價為35萬元。
天河公司對該資產置換未計算交納增值稅,換入汽車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未作抵扣。同時對轉出的存貨跌價準備在年末申報所得稅時未作納稅調整。
(2)天河公司2007年投入300萬元開發新產品取得成功,將300萬元開發費全部轉入了無形資產成本。天河公司隨后將該專利轉讓給丙公司,取得收入500萬元,按5%交納了營業稅,并按500萬元收入扣除300萬元成本后作為利得交納了所得稅。
(3)天河公司通過企業合并取得了乙公司的控股權,2007年天河公司通過乙公司的銷售渠道將產品對外銷售,由于各銷售網點回款速度較慢,乙公司對天河公司的欠款達5億元之多。考慮到各種壞賬風險,天河公司對此計提了10%的壞賬準備,并按照5編的比例作了稅前扣除,超過5‰的比例部分, 河公司調整了應納稅所得額。
(4)天河公司從農業銀行貸款8 000萬元經營農副產品,不料,因農副產品檢驗把關不嚴,違反了國家有關食品安全的規定,給消費者造成人身危害,被國家行政管理部門罰款2000萬元;扣押了大量違規農產品,致使資金周轉不靈,無法按期歸還貸款,被銀行罰息300萬元。對于該罰款和罰息,天河公司將其列入營業外支出,在稅前作了抵扣。
(5)天河公司在市百貨商場開設了大型的銷售專柜,天河公司因本年度無法完成利潤預期而與商場協商,將5 000萬元貨物在年末銷售給商場;商場在2008年1月將貨物按原價售回天河公司,商場實現“開門紅”。雙方在簽訂銷售協議后,開具了增值稅專用發票,但貨物無須移動。對此業務,會計師事務所在年度審計中未提出異議,出具了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
要求:1、分析、判斷天河公司在資產置換中的處理是否符合稅法的規定,并說明理由。2、分析、判斷轉讓無形資產進行的稅務處理是否符合稅法規定,并說明理由。3、分析、判斷天河公司對乙公司計提壞賬的處理是否符合稅法規定,并說明理由。4、說明將罰款、罰息計入營業外支出是否正確;將其在稅前抵扣是否第二代事稅法規定。5、對于天河公司銷售給百貨商場的業務事項,分別從審計責任、會計法和職業道德的角度進行分析,闡述其不當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