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摘要】在編制合并財務報表中,很重要的一個步驟就是對母子公司個別財務報表相關項目進行調整,它是后面合并抵銷的基礎。本文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20號——企業合并》和《企業會計準則第33號——合并財務報表》等的規定,運用實例詳細解說了調整過程,并分析了對由此給合并財務報表帶來的影響。
【關鍵詞】合并財務報表 個別財務報表 報表調整 成本法 權益法
合并財務報表的編制有其特定的程序,在對企業集團內部交易進行抵銷處理之前,先要對子公司的個別財務報表相關項目進行調整,再對母公司的個別財務報表相關項目進行調整。本文擬從實務角度對這兩項調整的方法和影響進行介紹和分析,以供實務工作者參考。
一、對子公司個別財務報表的調整
《企業會計準則第20號——企業合并》(CAS20)將企業合并劃分為兩大基本類型,即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對于前者,合并方法主要采用權益結合法,即:參與合并的所有企業都不改變其計價基礎,所有資產、負債都按原來的賬面價值計價。而后者,則對主并企業和被并企業的資產、負債的計價采用不同的處理方法,即主并企業不改變其計價基礎,而被并企業則要改變其計價基礎,資產、負債按合并日的公允價值計價。所以,對于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如果不存在與母公司會計政策和會計期間不一致的情況,則不需要對該子公司的個別財務報表進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