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與審計目標的變化相適應,注冊會計師審計由賬項導向審計向制度導向審計和風險導向審計演進。本文結合審計目標及審計模式的演變探討注冊會計師審計職業判斷產生與發展的規律,為進一步提高注冊會計師審計職業判斷能力和審計質量提供理論支持。
【關鍵詞】注冊會計師審計 職業判斷 制度導向審計 風險導向審計
在審計發展的歷史長河中,注冊會計師審計由賬項導向審計向制度導向審計和風險導向審計演進。在不同的審計模式下,審計職業判斷的內容和作用也各不相同。
一、賬項導向審計階段:注冊會計師審計職業判斷思想初步形成
賬項導向審計是盛行于18世紀至20世紀40年代的傳統審計。根據所側重的審計對象不同,賬項導向審計階段分為英式詳細審計階段和美式資產負債表審計階段。
1. 英式詳細審計階段:注冊會計師審計職業判斷意識的萌芽。1850年以前,企業審計只是在清算或在企業出售之前需要進行資產估價等特殊情況下才進行,財務報表通常由本企業的職員檢查,并由本企業的負責人署名,審計人員只是對總賬的最終余額和憑證的正確性進行核對,借以發現賬簿上的差錯。18世紀下半葉,英國的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出現了以兩權分離為特征的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