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摘要】在實際生產經營活動中,企業的兼營和混合銷售行為往往“混搭”進行,針對這一現象,本文認為應充分利用稅收政策,從納稅人身份等四個方面進行稅務籌劃,合法降低企業稅負。
【關鍵詞】兼營 混合銷售 稅務籌劃
一、兼營非應稅勞務與混合銷售行為的稅法規定
兼營非應稅勞務是指增值稅納稅人在從事應稅貨物銷售或提供應稅勞務的同時,還從事非應稅勞務,且從事的非應稅勞務與某一項銷售貨物或提供應稅勞務無直接聯系。納稅人兼營非應稅勞務,應分別核算貨物或應稅勞務和非應稅勞務的銷售額,對貨物和應稅勞務的銷售額按各自適用稅率征收增值稅,對非應稅勞務的銷售額(營業額)按適用稅率征收營業稅。同時,增值稅實施細則還規定,納稅人兼營非應稅勞務不分別核算或者不能準確核算時,應當一并征收增值稅的,其銷售額為貨物或者應稅勞務與非應稅勞務的銷售額合計,該非應稅勞務的銷售額應視同含稅銷售額處理。其兼營的非應稅勞務所用購進貨物的進項稅額,凡符合增值稅暫行條例規定的,準予從銷項稅額中抵扣。
混合銷售行為是指一項銷售行為既涉及增值稅應稅貨物又涉及非應稅勞務的行為,且銷售貨物與提供非應稅勞務之間無直接聯系。稅法規定,從事貨物生產、批發或零售的企業、企業性單位及個體經營者以及以從事貨物的生產、批發或零售為主,并兼營非應稅勞務的企業、企業性單位及個體經營者的混合銷售行為,視為銷售貨物,應當征收增值稅;其他單位和個人的混合銷售行為,視為銷售非應稅勞務,不征收增值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