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匯金公司(下稱“匯金公司”)擬發行800億元債券,用于向金融機構注資。正面臨改革的中國進出口銀行和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將成為注資對象。
這一消息從匯金公司有關人士處獲得了確認。不過,該人士表示,相關的發債方案目前尚未上報國務院。
另據CBN記者了解,匯金擬將這批債券在銀行間市場發行。匯金希望財政部可以代理發行,但尚未獲得財政部的同意。
注資進出口行、信保公司
自2003年底成立以來,匯金公司通過向金融機構注資,代表國家行使出資人的權利和義務,在我國金融業的改革中扮演了重要角色。2007年9月,匯金并入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投公司”),成為其全資子公司。
目前匯金直接控股參股的金融機構包括四大國有銀行、光大銀行、國開行六家大型商業銀行,兩家證券公司,兩家綜合性機構和一家再保險公司。
此次募集的資金將會用于向中國進出口銀行和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注資。據有關媒體報道,中國進出口銀行可能獲得匯金公司相當于120億美元的注資,而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將獲得40億美元。
目前進出口銀行和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的改革定位已基本確立。央行在剛發布的《2009年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明確指出,這兩家機構仍定位于政策性金融機構,“其業務將劃分為政策性業務和自營性業務兩類,以政策性業務為主,將通過注資、完善公司治理、加強內部控制和外部約束等改革措施,不斷提高其服務對外經貿和企業走出去的能力和水平”。而相關的改革方案及章程還在繼續修改完善中。
“改革方案主要是確立自營業務的比例。”進出口銀行上海分行辦公室人士說,自營業務是以商業利率從事貸款業務,具有較大的盈利空間,但作為政策性銀行,他們面臨著很多市場準入方面的限制。
據了解,目前進出口銀行自營業務所占比例很小,在10%~20%。
進出口銀行主要靠在銀行間市場發行政策性金融債券獲得資金。這使他們較商業銀行承擔相對較低的資金成本,因而其以政策性銀行身份開展商業貸款業務遭致其他商業銀行的不滿。
“匯金債”或享國家主權信用
對于匯金公司為何采用發債方式募集資金,外界存在種種猜測。
有分析人士認為,由于用外匯儲備來向金融機構注資的做法一直遭到質疑,這可能促使匯金公司考慮采用其他方式。另外,在連續向金融機構注資之后,匯金公司也可能面臨著自有資金不足的困境。
不過,也有分析人士認為,這可能是匯金的一種策略安排,由于目前債券市場利率水平處于歷史相對較低水平,目前發債融資成本較低。此舉對于匯金公司來說具有創新意義,也有利于推動我國債券市場的發展。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認為,一方面,匯金發債將使得中國債券市場增加新的發債主體,另一方面,債券市場也將增加新的投資券種,滿足投資者更加多樣化的需求。
一國內大型券商債券分析師認為,作為具有政府背景的公司,“匯金債”應該享有國家主權信用評級,屬于“利率產品”。但是其發行利率更接近國債,還是更接近政策性銀行債,則要取決于稅收上的安排。此外,由于匯金這次發債可能是一次性的,不具有持續性,并且期限會比較長,因此可能會有較高的流動性溢價。
由于國債享有利息收入免征所得稅的優惠政策,利率更低。
從回籠流動性的角度考慮,匯金大規模發債可能會獲得央行的支持。
“這對于收緊部分流動性是有利的。”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現在銀行間市場流動性非常寬裕,如果匯金改用發債而不是直接用外匯儲備注資,可以從市場回籠部分資金,這顯然有利于緩解目前的流動性過剩態勢。
近幾周來,央行已連續利用發行央票等公開市場工具從市場大規模回籠資金,每周平均凈回籠資金超過千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