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薦老師:楊俊】財務變革在企業集團轉型中正在成為中心內容。財務要變革,CFO的角色和使命首先要發生改變。IBM的財務變革在業務轉型中的成功帶給我們的啟示是財務應當超越既有的記錄職能,把眼光著眼于未來,對業務發展提供有效的支持甚至引領,同時這個過程中信息系統的作用至關重要,統一的標準、流程和充分的資源共享是財務變革的關鍵。
伴隨著業務轉型,IBM的財務部門也進行了一場財務變革,這場變革不僅適應了業務轉變而且改進了財務管理模式,更進一步地開發了財務數據的整合與分析,賦予財務部門積極參與決策的新職責。
文/鄭函
過去10年,IBM進行了一次重大業務轉型,從傳統的硬件領域轉向價值更高的領域,提高經營效率的同時,對長期戰略發展機會進行投資。如今軟件已經成為IBM的主要利潤驅動力,從全球的角度來看,軟件集團已成為IBM內部增長最快,利潤最高的部門。
伴隨著業務轉型,IBM也進行了一場財務變革,這場變革不僅適應業務轉變而且改進了財務管理模式,更進一步地開發了財務數據的整合與分析,賦予財務部門積極參與決策的新職責。
道窮則變
1994年處于瓶頸期的IBM硬件業務已經不再盈利,市場份額逐步下降,現金頭寸匱乏,業務變革迫在眉睫。那時的IBM財務系統,也遠不像如今這樣集中高效。IBM大中華區財務及運營副總裁劉莉莉(Lily Low)展示了1994年IBM的財務系統,其由多個系統組成,龐大且松散,從事財務的專業人員達到4萬名之多,是當時競爭對手的2倍,人員冗余嚴重。而這些財務人員的主要工作僅是做賬以及一些行政工作,投入分析數據的時間少之又少,也不具備從數據中提取有助于決策的信息的能力。同時財務數據缺乏完整性,更沒有透明度,流程低效,戰略模糊,老舊的財務系統已經無法滿足IBM自身的發展需求。
轉型的第一步從整合做起。劉莉莉介紹,IBM首先設立了全球首席財務官職務,建立一個決策人系統,將財務、數據應用集中在一套完整的企業戰略中。集中化財務管理在規模經濟、標準控制等方面有其無可比擬的優勢,而分散化財務在快速反應、應對業務部門需求方面具有優勢。IBM的財務轉型采用了混合式的財務模式,將二者的優點相結合,建立了通用標準、共同信息倉庫,為之后利用數據進行業務分析奠定了基礎。
在IBM的業務轉型中,財務人員提供了數據支撐,他們通過完整的系統和工具獲取信息,進而幫助業務部門做出決策。彼時的財務調查顯示,一些研發部門沒能創造相應的價值,許多研發工作是重復且無意義,這促使IBM取消了一些研發基地和研發項目。
除了被動地推動業務發展,財務更應發揮主動引導的作用。軟件是一種極易復制的資產,向多家公司銷售也不會增加成本。確定企業戰略的第一步就是了解市場和客戶的需求。對于IBM而言,軟件不僅非常盈利,同時IBM強大的整合能力可以將軟件與服務整合為一,將更好的價值體系帶給客戶。財務分析人員不僅分析市場空間與份額、競爭對手以及硬件、軟件和服務適當的份額與比重,還會選擇適當的客戶和行業,細化未來的企業收入規劃,以引導業務部門有的放矢地開拓市場。劉莉莉舉例說,“當一個IBM硬件銷售客戶在走向全球化的過程中,需要硬件基礎設施的發展,暫時不需要軟件和服務,財務部門就將其歸為轉型客戶,判斷這些客戶未來是否有進一步發展的機會,將此歸入軟件與服務部門財務發展的目標,這些目標可以幫助業務部門了解重點市場與客戶。”
在開拓軟件市場的同時,財務分析不但可以看到軟件業務具有盈利能力,還能夠看到單純擁有軟件是不夠的,軟件服務與硬件適當配置在市場上會得到更好的反映,這種決策融入IBM的發展路線圖之中引導企業戰略。在企業資源有限的前提下,財務人員掌握財務目標的同時了解企業的運作狀況,可以幫助企業實現有效的資源配置。
敏銳洞察
業務洞察能力對企業而言變得越來越重要,企業決策所依賴的不再是孤立的數據和信息,而是信息的網絡,不再是回顧性信息而是前瞻性信息。業務分析可以幫助CFO從貌似不相干的數據中發現內在聯系,并分析未來的趨勢。在劉莉莉看來,業務分析不但可以幫助企業提高生產率,還可以在統一標準下進行數據挖掘,進而產生業務價值,幫助企業做出快速的業務決策,與此同時,還能夠對業務風險進行管理。
在IBM的財務變革中,Cognos分析軟件發揮了重要作用。財務報表工作流程復雜、繁瑣,作為國際性大企業的IBM擁有諸多實體,每個實體都有自己的賬簿系統,這些分布在新加坡、泰國、印度尼西亞等新興經濟體的賬簿系統,通過名為財務數據倉庫的工具進行數據匯總,在數據立方體獲得查詢數據和數據報表,再體現為電子表格的形式。為了使這些規格迥異的賬簿形成全球標準的真正財務報表,通常需要投入財務人員進行手動操作。Cognos的使用將多個數據立方體整合為一,加快信息回饋的速度,提高業務分析和商務智能能力,同時Cognos還可以對報表進行全球化標準的規劃。財務人員投入在報表本身上的時間和精力大大縮短,可以更好地做出預測和評估,并將評估所得的重要信息用于決策支持,以網絡為基礎與業務部門分享信息、回顧、評審。
IBM規模巨大,擁有40萬個不同的部門,這需要一整套系統對這些跨越不同地理區域和業務的部門建立標準化管理。IBM通過使用WW Spend(全球報銷系統)加強管理報銷數據,一改以往數據來源于多種系統的弊病,在統一系統下,了解和控制全球成本與支出情況變得更加容易。財務部門可以抽取全球任一時間點或者任一項目的消費情況進行了解,數據立方體的整合也使信息的抽取時間大為縮短,策略與賬戶的標準化也為財務部門進行報表提供便利。單一系統的實施還減少了人員培訓的成本以及大量第三方軟件的維護費用。
現金績效是IBM考核的重點,現金管理也是財務部門工作的重心。每月IBM的財務部門都會將現金狀況輸入Cognos系統中,提交至總部。相較于以往不同的地區采用不同現金方式結算,匯率標準的不同給紐約總部數據整合帶來困難,如今的系統可以非常清晰地體現結算狀況。劉莉莉舉例說,這套系統使現金管理變得非常簡單,財務人員把現金和債務的頭寸數據輸入其銀行賬戶,在規定日期進行一次性結算,清晰明確。他們同樣可以實時了解公司的現金頭寸狀況,通過單一視窗了解全球的財務狀況和債務狀況,這就使現金管理系統起到中央儲備池的作用,當預測一個地區未來債務比例將會上升時,可以使用其他地區盈余數據進行幫助。系統還可以自動關聯相關法律法規,對操作實施合規控制和管理。
轉換角色
IBM業務轉型后的穩步發展,依靠著一套“明確目標,制定方案,保證實施”的策略,以五年為單位分階段制定發展路線圖,并與之配套發展方案,以實現財務目標作為實施和調整具體操作方案的標準。從設計目標、方案,到保證目標實現,財務部門的業務洞察力發揮著貫穿始終的重要作用。劉莉莉談到,“加強軟件與服務”這一發展方向是IBM 2015年發展路線圖的重要部分。財務部門使用財務工具向戰略決策層證明,為什么要選擇這樣的方向,這種決策會給企業帶來怎樣的利潤。財務部門需要積極參加市場洞察的討論,了解行業的發展狀況,分析企業的硬件、軟件在各個行業有怎樣的競爭優勢。在執行過程中,財務部門每季度將財務目標發放給各業務部門,根據業務部門的反饋平衡任務分配。財務官員具備真正的業務洞察,所提供的財務數據才能為企業決策提供輔助作用。
經濟環境的風云突變使IBM的發展路線目標受到過多次挑戰。在2008年和2009年世界經濟環境中,IBM的美國市場,乃至全球市場都受到了影響。IBM選擇投資更多的生產力工具以降低成本,將成本中心從高成本國家轉移至“卓越中心”國家,比如馬來西亞和印度地區;IBM的交互中心也轉移到了中國和印度,并且通過收購的方式投資更多增長型的市場。這些基于分析得出的應對方案,幫助IBM實現了其財務目標。劉莉莉認為,CFO們在規劃未來發展戰略時,要預判未來市場的需求,根據產品的生命周期規劃盈利狀況,設計不同的情景模擬各種風險情景和應對方案,為企業戰略決策提供支持,這是首席財務官在新的經濟環境中應當發揮的作用。
在過去10年中,CFO的角色也發生著變化。劉莉莉強調,CFO追求的不應是在任幾年里業務績效和業務財報如何最好看,更應注重的是企業的長期目標。CFO還應當是可以信賴的業務顧問,他們根據所得到的信息,預見發展趨勢,提供前瞻性的想法,明確業務發展的方向,對風險進行預判的同時提供替代的發展方案以保證長期發展規劃的實現。
在劉莉莉看來,CFO的具體職責從整體上要驅動整個企業,提高生產效率;在布局上,要保證企業將資源投入能帶來長期增長的增長區域,實現合理配置;同時要管理企業的現金和信貸以及支出,減小企業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