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根據安越總經理馬爽先生撰文《以財務變革為核心的管理創新》及訪談整理而來(原文見《商業評論》2012年11月號)
回顧過去,就會發現,市場競爭經歷了幾個發展階段,早期是制造為王,生產出來不愁賣;之后是銷售為王,誰能把東西賣出去,誰就掌握了主動權;直到現在,任何單一的競爭能力如生產、銷售、技術、資金等等已不足以維持一個企業的長久發展,現在從根本上說是商業模式和管理模式之間的競爭。所謂模式的競爭其就是做到在每個方面比別人好一點,那么最終形成的結果就是比競爭對手好一大截。
在當前的互聯網時代背景下,企業的管理模式需要解決四個問題:
第一,客戶需求變化加快,多元化、個性化特征明顯,澳洋順昌的產品和服務就很有代表性,這就要求企業必須做到決策靈活、決策分散以及終端的快速反應。然而傳統的管理模式往往受縛于固有的組織結構、固化的制度以及標準化流程,無法及時滿足市場需求。因此,要化解這一矛盾,必須通過管理模式的轉變,提升其應變能力。
第二,當前很多企業面臨的是一個產能過剩、競爭充分的市場,企業過去依賴的單一優勢已經無法讓企業獲得持續的競爭力,隨之帶來的結果便是利潤率的降低。這就要求企業必須發揮整體優勢,通過精細化管理來優化產品和競爭策略、降低成本、提升毛利、提高運營效率,這對一定規模企業來說是很困難的。
第三,在世界性的經濟危機中,企業資源開始顯得緊張,無論資金、還是人才都比較寶貴。這就要求企業對資源的使用效率必須提到很高的高度上。以營運資金的使用效率為例,由于澳洋順昌所處金屬加工物流行業利潤率不高,其資金收付、存貨流轉的效率對經營結果影響很大,因此努力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并將其作為企業運營的重要目標,是其經營業績提升的重要手段。
第四,當前及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企業都可能面臨一個經濟增長趨緩,消費需求增求不振的環境,假如企業的增長目標是20%,而行業增長只有10%的話,為了增長這20%,企業就必須虎口搶食,用更好的產品和服務來搶奪競爭對手的份額。而為了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更好的服務,不僅要求企業對服務進行更多投入,更要從企業管理層面對終端員工給予驅動機制的保障與支持。讓終端員工更有動力、更用心地做產品和服務。
總之,經濟環境的要求和企業現狀之間的矛盾客觀存在,不管是決策靈活化、管理精細化、注重資源使用效率、還是基于公司戰略目標的激勵機制,都需要企業改變傳統的經營思路,創新管理模式來獲得市場競爭優勢。而管理會計的思想正是解決這個矛盾的切入點。沒有管理會計思想就無法實現真正的精細化管理。換句話說,只有真正實現了以管理會計思想為核心的財務變革,才能實現企業管理模式的變革。
其實不管一個集團多復雜,要想管好它,如果失去了財務這條線是不行的。財務是什么,如果把財務比作一個人,財務就是感覺器官,不管任何地方出了事情,通過感覺器官都能讓大腦知道;同時大腦想什么或有什么指令通過這個神經系統來傳達,而且這個神經系統要有效。財務是控制資源的,如果我們財務有這個能力的話,就像牽線木偶一樣,線控制在手里,木偶就像企業,手怎么動,企業就怎么動。
財務管理和信息系統,是商業模式成功的兩大支撐。海爾之所以能夠獲得成功,就是他們把管理會計的思想用到了極致。我們每個企業也都可以做同樣的事情,實現戰略從財務出發,最終的業績也通過財務衡量。
本文根據安越總經理馬爽先生撰文《以財務變革為核心的管理創新》及訪談整理而來(原文見《商業評論》2012年11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