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預算是企業經常運用的一種管理手段。搞好年度的財務預算事關重要。
關鍵詞:企業 財務預算
一、預算的方法
預算一般采用的是增量預算方法。增量預算方法簡稱增量預算,又稱調整預算方法,是指以基期成本費用水平為基礎,結合預算期業務量水平及有關影響成本因素的未來變動情況,通過調整有關原有費用項目而編制預算的一種方法。一般情況下,下一年的預算都是在上一年經營的基礎上進行編制的。對于一個企業來說,它的生產經營、市場營銷都有比較穩定的,適合采用增量預算。
二、預算的程序
通過對下一年度做出預算,定下經營指標并逐層下達銷售、生產指標,并據此控制成本。銷售指標已定,與之相配套的生產采購預算、人工成本預算、資金預算等的編制就可以開始了。企業預算編制的程序是:先編制銷售預算,進而編制生產預算、銷售與管理費用預算。根據生產預算編制直接材料預算、直接人工預算和制造費用預算。在此基礎上,編制單位生產成本預算。根據銷售預算、銷售與管理費用預算、生產成本預算再編制利潤預算,最后根據上述預算編制現金預算(見預算編制程序圖)。各項預算編制完成后匯總到財務部門,經過分析、審查和調整形成總體預算,上報企業最高管理機構審核批準。經批準的全面預算即為企業的正式預算。
年度預算程序圖:
三、預算的實施
1、銷售部門的預算
銷售預算的主要內容是:銷售量、單位售價和銷售收入的預算。要做好銷售預算,首先要對企業產品、產品價格和產品在市場上占有率有充分的了解,才能做出產量預測。
為了便于以后編制現金預算,在銷售預算中還包括預計現金收入的預算。
2.生產部門的預算
生產預算是在銷售預算的基礎上編制的。投入產出要合理,產出量要根據市場的銷售量來預測(要充分估計一切不固定因素)。
3.采購部門直接材料預算
直接材料預計采購量=預計生產需要量×消耗量/單位產品
預計生產需要量=預計生產量*單位產品材料用量;預計生產量的數據來自生產預算;單位產品材料用量的數據來自標準成本資料或定額資料。直接材料的消耗是直接關系到產品單位成本價值,要對主要原材料市場供應、市場價格有充分的了解才能對產品成本預測趨于更加合理。
為了便于以后編制現金預算,在直接材料預算中還包括預計現金收入的預算。
4.直接人工預算
人工成本都是使用現金支付,所以不需另外預計現金支出,直接人工預算可直接參加現金預算的匯總。所以人工成本的預測就可根據企業各月實際支付給職工的勞動報酬直接預測。各年度各季需用的直接人工按當季預計產品生產量計算。
5.制造費用預算
在制造費用預算中,絕大部分費用都是直接通過現金支付的,但也有一部分費用以前年度已經支付而由當年負擔的,如:固定資產折舊費、攤銷費用等;也可能有應由當年負擔的,但要在以后年度支付的費用,如:預提修理費、預提短期借款的利息費用等。預算期內制造費用中除折舊費外都需要支付現金。根據生產預算、直接人工預算以及過去發生的實際制造費用情況來編制制造費用預算。
6.管理部門費用的預算
企業要根據管理部門上一年度實際費用消耗情況進行分析,預測出當年的管理費用支出。
7.現金預算
現金預算是反映預算期內現金收入、現金支出、現金多余或不足以及資金的籌集與運用等情況的預算。它主要根據業務預算和專門決策預算中的有關資料編制。通常包括以下四個部分:現金收入、現金支出、現金多余或不足、資金的籌集與運用。
四、預算分析
通過上述分析,首先,讓我們看到了預算的重要性。可以說,企業通過預算的編制,使所有的部門和人員都參與進來,因為在預算編制之前,企業通常都召集相關部門的負責人會議,通過對市場預測、分析,并結合上年度的實際生產銷售情況,定出下一年度的銷售指標。這樣,使所有的人對企業的各個方面情況都十分熟悉,明確自身的具體情況,才能認識到自己的優點和缺點。
其次,預算可以為大家提供一個共同努力的目標。通過預算可以將企業的經營目標分解為一系列具體的經濟指標,使生產經營目標進一步具體化,并落實到企業的各個部門,這樣企業的管理層和全體員工就有了共同努力的方向。
再次,通過分析讓我們體會到企業應該高度重視財務預算工作,因為其不僅僅是為了預算而預算,它還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經營成果,只有企業預算工作做好,才能提高工作質量,進一步提升財務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