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全球礦業并購
企業并購與整合課程
企業并購是幫助企業家披荊斬棘、擴大規模、進入新行業、增強競爭優勢?還是漏洞百出、傷人傷己呢?企業并購課程為您介紹各類企業并購的方法和技巧,掌握并購中的法律法...[詳細]
企業并購之盡職調查培訓班
企業并購之盡職調查課程培訓,內容涉及中國企業的海外并購損失慘重,強有力的項目情報支持是解決此類并購方信息不對稱的關鍵,國際通行的并購風險管理手段等,旨在使...[詳細]
企業IPO上市、并購重組中的會計與稅務問題處理實務精講班
企業IPO上市、并購重組中的會計與稅務問題處理實務課程培訓,內容涉及企業股權投資、重組中的稅收政策分析與稅務問題處理,企業重組過程中主要的涉及的稅種框架和主要...[詳細]
步伐正在加快,規模也在不斷加大。一幕幕的并購重組大戲正在不斷上演。無論礦業貿易、礦業投資還是礦業資源配置,都不再是單一國家在唱獨角戲,而是在世界范圍內往來穿梭,合并重組,從而實現互利互惠。礦產并購,已經不是第一次聽說的事件。尤其在最近的時間,不管是曾經中鋁的“大手筆”,還是中鋼集團的“惡意收購”,都將世人的眼光吸引到國企走出國門參與全球礦業并購的活動上。一方面由于行業持續的高景氣度帶來了豐厚的現金流,為礦業并購熱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則在于和自有礦山的勘探與開發相比,收購已成熟經營的礦山企業
基于企業知識管理的現代企業檔案管理工作坊-現代企業檔案管理系統構建實務研修班
企業檔案管理課程旨在通過對檔案管理新觀念認知,檔案管理的工具方法論、流程和檔案管理操作實務的學習,提升檔案管理人員的專業化和職業化素養和檔案處理工作效率,...[詳細]
讓企業人才輩出—企業戰略的人才梯隊建設研修班
企業人才戰略課程幫助學員了解企業人才短缺的困惑原因及人才競爭的意義和對策;掌握企業人才戰略分析及組織能力需求的分析方法;學會企業人才梯隊建設體系構建的工具...[詳細]
企業財務內控骨干團隊特訓營—一門為成長型企業管理團隊量身打造的財務內控課程
企業財務內控骨干團隊特訓營旨在幫助總裁及管理團隊更為透徹的理解成本管控的概念和價值。通過科學化預算實時管理、關鍵節點監控、崗位責任梳理現場操練等方式,從財...[詳細]
,對收購企業來說更加具有經濟價值和時效性。
礦產資源豐富的澳大利亞幾乎成了我國礦產企業海外并購的首選。今年二季度我國共有出境并購案例15起,涉及并購金額45.13億美元,并購金額環比增加37.3%,其中澳大利亞被并購企業最多,占出境并購數量的33.3%。無疑,鐵礦石價格的上漲促成了國企加快澳大利亞的礦產并購步伐,國內的業內人士也無不對中國礦產企業開始主動出擊表達“欣喜之情”。可是,世上總沒有“免費的午餐”,有了如此“成績”,我們的礦產企業付出的代價是什么?走出去的礦產并購是為投資,還是為以后的礦產資源戰略考慮?
“可現在澳洲企業都知道中國要去買礦,所以哪家公司被看中,股票就會立即暴漲?!睂I分析師給出了這樣的說法。中鋼集團這次出手并購澳大利亞的中西部公司,但是中西部公司的礦山品位不是非常好,中鋼卻在當前鐵礦石價格處于高位的情況下,付出了高成本,未來鐵礦石產能釋放后,能否收回投資都很難說。當前礦石非?;鸨?,礦產的開采成本和投資成本都在大漲,中鋼在每噸礦上的投資成本比三大礦高出100%-200%都不止。其實也可以理解為現在并購并不是好時機,甚至可以說并購鐵礦石礦山企業不是好時機。
買漲不買跌。股票中一些潛移默化而形成的原則也適合于礦產資源的并購問題。如今,世界各個國家都認識到礦產資源對國家經濟的重要作用,從各種礦產資源產品的期貨交易上也能體現出其火熱的局面。對于中國來說,處在經濟發展的重要階段,對各種資源的需求也是達到空前的巨大,在全球資源儲量遠跟不上發展需求的情況下,許多礦產資源豐富的國家不再愿意過多出售本國資源,礦業產品價格波動強烈,企業價值也會隨之不斷變化,因此并購談判會越發困難。
究竟是把礦業并購看做是短時期的投資行為,還是當作長久的礦產資源戰略的一部分來審視呢?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催生了對各種資源井噴式的需求。單就鋼鐵而言,中國鋼鐵產能擴張速度是驚人的,國內鐵礦石需求以每年五千萬噸的速度猛增,鐵礦進口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長。但是中國鐵礦石自給率為45%至50%,許多礦石資源品位較低,工藝要求高,加之礦石開采加工能力不能與需求同步,造成礦產緊缺。
“走出去”參與國外礦山企業并購,第一是為了參與國際競爭,爭奪資源;第二也是為了中國企業自身的利益考慮,降低成本,擁有足夠的生產原料,保障礦產企業的正常運營;第三也就是為了中國長久的礦產資源戰略儲備做準備。但是在現在礦產品高價位運行的現階段,盲目出手是不是會造成以后的投資浪費?中鋼集團就是其中最需要考慮的例子。
投資,只是一個短期求得回報的行為,不涉及投資方對長久策略的制定和施行。在貨物價格不穩定的時刻買進礦山,而在我國鋼鐵行業內有這樣一個邏輯:最近幾年礦石價漲得非常厲害,主要是因為中國礦產消費非常大,而控制的礦產資源則過少。所以一旦中國也出手買礦,以后礦價就不會漲得這么兇。次貸危機爆發后,美歐各大金融機構的股價出現了深幅下挫,鑒于國內流動性過剩、人民幣升值等因素,在相關部門的鼓勵下,中國多家大型金融企業通過股權投資、跨國并購等方式出海“抄底”。盡管“高位接盤”,未來幾年可能面臨投資收益下滑和浮虧的風險,從國家利益方面出發來看還是好處大于風險,存在的風險可以從國家角度來進行有層次的化解,重要的是要加強國家對資源的控制程度。
國際上對資源的投資都是從戰略角度做出的,而并不是很多時候會先買到手再說,價格只是一方面因素。所謂的投資是根據眼前現實情況作出暫時性的投資性收購,掌握市場一部分商品的部分主動權。中國鋁業(601600,股吧)和鐵礦石并購走在了最前端,因為兩方面的業務已經和世界接軌,參與世界競爭也就顯得尤為重要。但是從我國礦業經濟發展的趨勢來看,以戰略性質的并購還是本國企業當前最為重要采取的目標。
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各種礦產資源對外的依賴程度也在日益加大,目前中國鐵礦石自給率為80%左右,氧化鋁為70%左右,銅精礦為40%左右,鉻鐵礦為40%左右,鉀鹽僅為6%。2010年14億人口需要消耗50億噸標準煤(包括29億噸原油),8億噸鋼和17億噸鐵礦石。中國45種主要礦產的現有儲量,到2010年能夠保證需要的只有24種,需要進口2億噸。到2020年的需求量將是目前2倍,礦產品短缺量為2.5億—3億噸,能夠保證需要的僅6種。鐵、銅、錳、鉻等金屬礦產對外依存度不斷攀升。面對這樣的事實,在國內企業進行海外并購的同時,務必堅定并購是要增強我國對礦產資源的控制力,而不是短暫的投機倒把,只有注重長遠利益發展的考慮,才可以更好地參與到國際競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