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輪科創上市存風險
日前,金輪科創股份有限公司在證監會網站上披露了招股說明書(申報稿)。公司存在著客戶以貨抵債等問題,存在一定風險。
客戶以貨抵債
金輪科創主要從事紡織梳理器材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并配套專項工藝和技術服務,公司本次擬于深交所上市,擬發行股數3450萬股,發行后總股本13800萬股。記者在閱讀招股書后發現,除主營業務外,該公司的其他業務收入主要是棉紗銷售收入,不過,棉紗卻是客戶的抵債物資,報告期內存在著一定的客戶棉紗抵債情況。
根據招股書披露,報告期內(2009年-2011年),客戶棉紗沖抵貨款的金額分別占當年銷售額的9.21%、3.71%、3.49%。前十大客戶抵債金額占各年抵債金額比例分別為31.91%、48.64%、43.49%。
公司解釋,棉紗抵債交易的主要原因是,我國具備一定規模的針布制造企業約有30多家,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場,市場競爭較為激烈,為了爭取市場,各供應商不得不被動接受紡織企業的交易習慣。另外受公司信用管理制度制約,這也成為銷售員針對特定客戶群的一項銷售手段。
成本大于收入
該公司在棉紗銷售時為及時變現,一般將棉紗以略低于市場價格進行出售,從而造成損失。例如,在報告期三年內公司棉紗銷售成本明顯大于收入,造成銷售棉紗損失分別為301.19萬元、118.83萬元和145.84萬元,損失比例分別為9.98%、9.86%和11.29%。
在公司看來,由于扣除銷售棉紗虧損后的產品銷售毛利率仍保持較高水平,因此棉紗抵債業務反而促進了公司銷售業務。雖然棉紗沖抵貨款的金額占銷售額的比例并不算大,但其中仍蘊含著一定風險。公司將采取何種方式進行抵御?記者日前向金輪科創發去采訪提綱,但直至昨天截稿,仍未收到公司的正式回復。
存在一定風險
大同證券IPO投資顧問劉云峰指出,客戶以貨抵債存在著一定的風險。首先是有存貨減值的風險。其次出現以貨抵債的現象,一種情況可能是客戶周轉資金不充足,這是最大的風險。因為如果客戶周轉資金存在問題,與這樣的客戶交易可能會存在客戶無法支付導致應收賬款無法收回的情況。一種情況可能是客戶有資金,但擁有較大話語權,使得公司被迫接受客戶以貨抵債。這種情況說明客戶在交易過程中處于主導地位,公司的利潤空間可能被客戶擠壓,另外也可能證明公司市場地位有限。還有一種情況是,以貨抵債是公司為拓展客戶采取的策略,這在上述三種情況中風險相對較小,但也存在風險,比如把下游客戶產品銷售風險轉嫁到自己身上,而且銷售自己非主營的產品,不可避免存在銷售價低于市場價的情況,這對企業的毛利也是有一定影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