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錫集團IPO風險分析
IPO就是initial public offerings(首次公開發行股票)首次公開招股是指一家企業(發行人)第一次將它的股份向公眾出售。通常,上市公司的股份是根據相應證券會出具的招股書或登記聲明中約定的條款通過經紀商或做市商進行銷售。一般來說,一旦首次公開上市完成后,這家公司就可以申請到證券交易所或報價系統掛牌交易。
華錫集團IPO風險分析
先后與多家A股公司傳出過“借殼緋聞”后,被譽為“借殼故事大王”的廣西華錫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華錫集團)即將走上獨立IPO之路。作為廣西的礦業巨頭,華錫集團的資本之路頗為坎坷。而從公司最近發布的招股說明書看,卷土重來的華錫集團仍然面臨安全生產以及環境保護等方面的隱患。
借殼曾引發內幕交易嫌案
華錫集團招股書顯示,公司在我國有色金屬行業特別是錫、銻、銦等有色金屬領域具有較強影響力,此次擬于上交所發行不超過2.5億股。而據其他媒體報道,華錫集團自1993年開始即有上市計劃,先后擬于H股和海外上市,但都無疾而終。在A股市場上,華錫集團此前也多次傳出過“借殼緋聞”。
早在2008年底、2009年初,就有華錫集團擬借殼廣西當地殼資源*ST北生的消息被傳得沸沸揚揚。但最終由于*ST北生欠債太多,股權關系復雜,華錫集團只得放棄。隨后的2009年7月,華錫集團通過河南上市公司東方銀星的一紙公告,再次出現在資本市場的視野。根據東方銀星公告,華錫集團將借殼東方銀星。但在當月月底,廣西國資委否決了“中國錫王”華錫集團借殼東方銀星的重組方案。同樣在2009年,華錫集團借殼桂林上市公司廣陸數測的傳聞再起,最終卻也不了了之。因與上述多家公司均有“緋聞”,華西集團尚未IPO前就被媒體喻為“借殼故事大王”。
而在上述紛繁復雜的借殼故事中,華錫集團還牽出了一樁內幕交易風波。今年4月20日,證監會通報,證監會對東方銀星2009年7月重大資產重組過程中,股票價格異常波動問題進行了調查。調查發現,銀星集團債權人——重慶市總商會投資擔保有限公司總經理譚壓西及其親屬利用內幕信息交易“東方銀星”,涉嫌構成內幕交易罪。據知情人士透露,華錫集團借殼東方銀星的重組談判是在2009年6月29日舉行的,雙方當天達成了重組意向書,而談判地點就是由譚壓西提供和安排。在談判當天,譚壓西及其親屬利用控制的4個賬戶,動用資金1200多萬元,合計買入東方銀星股票150多萬股。東方銀星當天大漲7.93%,第二天即宣告因籌劃重大資產重組停牌。證監會于2010年6月將本案移送公安機關查處。目前,公安機關已偵查終結并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