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讀溫家寶總理:要提振股市信心的講話
五年一度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1月6日至7日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出席會議并講話,他在講話中系統總結近幾年來的金融工作,分析當前金融改革開放發展面臨的新形勢,對今后一個時期的金融工作作出部署。溫家寶總理強調,做好新時期的金融工作,要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本質要求,確保資金投向實體經濟,堅決抑制社會資本脫實向虛、以錢炒錢,防止虛擬經濟過度自我循環和膨脹,防止出現產業空心化現象。
溫家寶要求做好今年金融工作。一要實施好穩健的貨幣政策。二要優化信貸結構。三要深化新股發行制度市場化改革,抓緊完善發行、退市和分紅制度,提振股市信心。四要切實防范經濟金融風險。
其中對中國股市的要求:深化新股發行制度市場化改革,抓緊完善發行、退市和分紅制度,加強股市監管,促進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協調健康發展,提振股市信心。
按照投資理財專家張雪奎教授(歡迎定制張雪奎教授投資融資課程13602758072)的解讀:深化新股發行制度市場化改革,抓緊完善發行、退市和分紅制度,加強股市監管,促進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協調健康發展,是對中國股市發展的5項要求,提振股市信心是結果。原因就是中國股市積弊過多,這五項要求就是溫家寶總理準確的看到了中國股市存在的問題,也是中國股市持續下跌,與中國經濟實際發展狀況背道而馳的根本問題,只有解決了這些問題,中國股市才能夠活躍起來,振奮投資者對股市的信心。
第一:要完善新股發行制度
完善新股發行制度其實在2010年已經開始,新的改革措施主要包括四個方面:一是進一步完善報價申購和配售約束機制。在中小型公司新股發行中,發行人及其主承銷商應當根據發行規模和市場情況,合理設定每筆網下配售的配售量,以促進詢價對象認真定價。根據每筆配售量確定獲配機構的數量,再對發行價格以上的入圍報價進行配售,如果入圍機構較多應進行隨機搖號,根據搖號結果進行配售;二是擴大詢價對象范圍,充實網下機構投資者。主承銷商可以自主推薦一定數量的具有較高定價能力和長期投資取向的機構投資者,參與網下詢價配售;三是增強定價信息透明度。發行人及其主承銷商須披露參與詢價的機構的具體報價情況,主承銷商須披露在推薦路演階段向詢價對象提供的對發行人股票的估值結論、發行人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的市盈率或者其他等效指標;四是完善回撥機制和中止發行機制。發行人及其主承銷商應當根據發行規模和市場情況,合理設計承銷流程,有效管理承銷風險。
新股發行的四大現象或者說是弊端,包括相關監管機構都是十分清楚的,但是由于管理不力,致使新股發行中融資規模和發行人預期不一致成為新股發行過程中的正常現象。由于網下報價偏高,約束不力,造成發行價格居高不下,對詢價機構約束力度不夠是關鍵。新股的高發行價,造成的后果就是新股大面積破發,這種非理性的行為,雖然看似多融了資金,但是把股市這個融資市場最終搞到一潭死水,損害的還是國家利益。
中國股市的新股發行制度的不完善,最經典的例子就是海普瑞(002399)的上市過程,網下申購機構們爭相報高價,67倍的市盈率,148元的高發行價,還被某些基金大佬看作“從來沒有看到過這么好的企業”價格太低了(參考張雪奎教授:海普瑞148元的高發行價是一場陰謀),對可能發生的風險,和對市場的損害視而不見。
第二:完善發行、退市和分紅制度
中國股市長期偏離價值中樞,不能夠反映經濟發展的情況,完全失去了“經濟晴雨表”作用,管理部門對這種現象的解釋往往是:我們的股市不成熟,我們的投資者不成熟。這些從上世紀90年代初,談到今天的老調,其實不再是糊弄投資者的質詢,而是成為既得利益者的借口。投資理財專家張雪奎教授認為,中國股市已經是成熟市場,融資規模全球連續三年排第一位,市場總規模全球排第二位,這樣的市場還不是成熟市場,那么在哪里可以找到成熟市場?所以我們現在要開始塑造的成熟市場必須的理念。現在我們的證券市場從結構上來講,可以說已經不再是單純的新興加轉軌的市場定性了,A股現在可以稱為類成熟市場,這種新的市場定性下,分紅是投資者和上市公司都要樹立的理念。
不分紅和少分紅是中國股市的最大弊端之一。一些數據可以說明這點,據統計,1999—2010年A股市場股息收益率平均為1.3%, 2005年股息收益率達歷史最高水平也就是2.2%,但2005年的一年期存款利率是2.25%,這就是說,通過分紅所取得的收益率長期低于一年期法定存款利率。憑什么人家要長期持有你的股票呢?這個弊端的結果,就是股市不再是投資市場,獲取股票差價成為市場盈利的主要手段,莊家橫行市場也就成了必然的結果。我們可以從股市的換手率來看,2007年A股年換手率是951%,2008年股市低迷時也有541%,2009年是924%,2010年換手率是639%。如果與其他市場對比,單就2009年這一年來看,美國是97%,日本是140%,韓國105%,香港是127%,遠低于中國A股市場的換手率。高換手率,印花稅、手續費遠遠高于股市分紅,是股市炒作的典型現象,莊家橫行的市場能夠吸引投資者嗎?張雪奎(歡迎定制張雪奎教授企業并購課程13602758072)教授認為回答是否定的。
成熟的市場不是靠炒作吸引投資者,中國股市的大起大落使投資者損失慘重,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老話,想必對投資者是適用的。因此中國股市必須把分紅理念推廣出去,長期不分紅的或分紅很少的企業不應該有融資權力。分紅概念推廣后,首當其沖發生改變的是藍籌股投資價值,定期分紅有助于投資者長期持有藍籌股,特別是機構投資者,這使得借上市公司分紅獲得穩定投資收益變得更有可能性;此外,還可以吸引更多投資主體持有股票。
在實際推行分紅的同時,也要因公司主體有所區分。像創業板的強制分紅需求就不一定像主板上市公司那么高,創業板確實是成長性比較好的公司,要與主板公司區別對待。投資理財專家張雪奎(歡迎定制張雪奎教授投資理財課程13602758072)教授認為,股市推廣分紅不能簡單看多分了幾個錢,更久遠的意義是樹立一種理念,使得中國A股不在是差價交易,不再是莊家痛宰中小投資者的地方,而是真正形成長期投資的理念。
關于加強股市監管,促進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協調健康發展等方面問題,投資理財專家張雪奎教授已經發過很多文章,提出建議和批評,不再贅述。
希望中國股市真的能夠通過第四次金融工作會議“提振股市信心”,加快資本市場改革、有效提振股市信心,將“重融資、輕回報”的中國股市改造成完善分紅制度,對投資者權益切實保護的市場,這樣才有利于中國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財經 張雪奎 風險投資 資本市場 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