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法集資案連續被判死刑的思考
2012年1月17日轟動一時的河南安陽非法集資案主角,41歲的劉洪飛因犯集資詐騙罪,被一審判處死刑。在一起“全民借貸”的集資狂熱風潮尚未全部平息時候,這個判決結果的出現,將令這起引起社會頗不平靜的經濟案件,走近尾聲。
2012年1月18日下午,在金華市中級人民法院,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對被告人吳英集資詐騙一案進行二審宣判,裁定駁回被告人吳英的上訴,維持對被告人吳英的死刑判決,依法報請最高人民法院復核。
河南安陽集資案涉案金額巨大。和訊網 1月1日消息稱:河南安陽市的擔保公司突然集體跑掉,一下子卷走接近400億資金。1月2日,安陽市委宣傳部工作人員就此對和訊網表示:不是安陽的投資擔保公司集體逃跑,而是外地投資擔保公司在安陽非法融資,被央視等媒體曝光后先后逃跑。這位工作人員還告訴和訊網,目前具體跑了多少家擔保公司,涉及到多少資金,安陽市參與投資的市民到底遭受多少損失,現在還沒有具體消息,安陽市公安局正對涉嫌非法集資案件加緊調查取證。
據知情者稱,安陽有民間融資的悠久歷史。10年前曾爆發了華通公司非法集資案,跟現在的模式如出一轍,加上安陽貞元、超越集團兩家企業10多年對民間融資市場的浸淫,安陽土地上的資金流轉方式便越來越“靈活”。安陽民間借貸幾乎呈現公開狀態,當地放貸者稱,曾有房地產公司在市區設立了六七個接待處公開收錢。而安陽民間融資更是全民參與,包括商販、公務員、退休職工等各類人群,少則數萬元,多則不下百萬,尤以女性和老年人最多。從10月8日至今,河南省安陽市各區縣的信訪大廳人頭攢動,男女老少在這里逐一登記自己借出資金的金額和去向。傳銷式融資加上實體的空轉,還有一個個童話般的騙局,鑄就了安陽民間金融雪崩。
浙江東陽集資案,經法院審理查明,從2005年5月至2007年2月,被告人吳英以高額利息為誘餌,以投資、借款、資金周轉等為名,先后從林衛平、楊衛陵、楊衛江等11人處非法集資人民幣77339.5萬元,用于償還本金、支付高額利息、購買房產、汽車及個人揮霍等,實際集資詐騙人民幣38426.5萬元。
。
近年來,各地大大小小的非法集資案,可謂此起彼伏。同樣在昨天,內蒙古包頭市的非法集資法人自焚案也已宣判,多人獲刑。稍早幾日,江蘇泗洪警方稱,當地被稱為“寶馬鄉”的石集鄉非法集資案已水落石出,44名涉案人員被捕,追回資金2億多元。至于那些沒有全國性影響的非法集資案件,數量更是不在少數。
非法集資問題的嚴重性,從溫州的“跑路危機”中,亦可見一斑。去年秋天主要發生于浙江溫州、寧波一帶的企業主“跑路危機”,有不少人就涉及非法集資問題,或其融資行為處于一個灰色地帶。張雪奎教授認為非法集資問題不是一時一地的問題,牽涉面既深切廣,需要認真對待。有幾個案件縮影值得深思。
案例縮影:曾經的“創富”神話
李言,29歲,安陽市人。其父親于2010年2月成立河南安陽安然新能源有限公司,以開發新能源、建設廠房、購買設備為由,以高息為誘餌大量吸收公眾存款。至今,二人已非法集資1億多元。
這筆存款卻成為李言大肆揮霍的自有資金。今年10月22日,李言購買了一輛凱迪拉克越野轎車,并攜帶880余萬元現金,與女友住在了重慶CBD商貿中心的五星級酒店,還購買了1000克的金條。10月24日,被公安機關成功抓獲。
李言案僅僅是安陽眾多非法集資案件中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立案的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和集資詐騙案件已達41起。據安陽市公安局一位領導透露,該局一直在追查列入名單中公司負責人的去向,但因為涉及方面眾多,調查仍需要較長時間。據介紹,該市7月底進入報案頻發期,眾多集資公司倒閉,已被定義為非法集資的企業負責人全部“跑路”。
昔日,在大街上隨處可見的租車行、房地產投資公司、寄賣行等現在紛紛關門。如今,在安陽各街道社區公告欄上,都貼滿了政府關于集資問題的公告,以及要求參與集資群眾到戶口所在地登記備案的通知。而茶館、酒店大堂、餐廳、KTV里,人們談論的話題已經從拆借與利息,以及各種創富神話,變成誰誰“跑路”了。
案例縮影:兩民企巨頭搖搖欲墜
讓更多安陽百姓擔心的是市內最大的兩家民營企業——貞元集團和超越集團,雖然這兩家公司集資活動參與人數眾多,但它們并不在政府公布的非法集資名單中。
“集資和融資,安陽貞元集團和超越集團兩個公司已做了10多年,參與人數也是最多的,保守估計每一家的集資規模都在10億以上,年息一直在30%上下。其中,安陽政府機關、大型國企員工,估計有5成左右曾經參與其中。”安陽當地市民如是表示。更有人表示,也正因為這兩家公司存續時間長,才使得安陽普通百姓的投資熱情如此之高。
“目前,貞元集團和超越集團已無力支付到期贖回的款項,至于何時支付,公司上下都是閉口不答。”多名參與超越集團和貞元集團的投資人表示。如今,謠言四處蔓延。這些一年前還熱情放貸的投資人,變得極度敏感,紛紛要提前回收貸款。但是此時,已經沒有人能拿到資金。
而貞元集團為了盡快回籠資金,正在加快房子出售力度。10月底,貞元集團旗下房產——香洲名郡和楓林水郡推出現款全款購房一律7折優惠活動。并聲稱,如果兩年之內公司有錢,可以還錢收房,加月利息2.8%。而交了首付、貸款還沒有辦下來的,余款一次付清,也可以打七折。
案例縮影三:鄭州新通商資金吃緊 以房產汽車置換債務(證券時報報導)
由鄭州圣沃擔保資金鏈斷裂引發的河南擔保業恐慌仍在繼續,除警方加快抓捕攜款外逃人員外,一些參與集資的公司也在加緊出臺安撫方案。集資規模在4億元以上的鄭州新通商控股集團近日就宣布將赴港上市融資,以期緩解還款壓力。
2009年成立的新通商集團注冊資金1.1億元,主要從事房地產、汽車、珠寶業務,同時還涉及投資擔保等業務。10月中旬,新通商擔保無法兌付資金的恐慌情緒開始在更多投資者中間蔓延。新通商集團負責人曾在與投資者的見面會上透露,目前該集團拖欠的投資者資金在4.3億元左右。
新通商擔保資金到底流向了哪里,怎么償還集資款,成為參與者關注焦點。該公司負責人透露,新通商于9月份在香港買了上市公司金豐集團殼資源欲赴港上市,目前新通商控股集團董事長劉昕也是金豐集團主席。該公司已于9月30日停牌。
在過去兩年中,新通商大批資金投入到房地產門店快速擴張中。從2009年底到2011年上半年,新通商已在鄭州開設了70多家房地產交易網點。新通商擬作價5億港幣將現有100家營業網點從新通商剝離,注入上市公司之中。
上市成功與否難定,但是為了緩解近期困局,鄭州新通商控股集團已于10月底制定了一系列的擔保合同結付工作實施方案。方案顯示:凡是11月1日后到期的合同一律自動續期6個月,統一月息1.5%;凡是10月31日前到期的合同,自2012年1月1日起4個月之內按到期順序全部予以結清。
目前,一些投資者已經于11月1日重新收到新通商擔保付給的利息,但多數投資者對于延期支付的方式并不滿意,因此新通商在延期結付的方案上還制定了“以房產、汽車資產置換方式結付部分擔保合同的實施方案”:150萬以上合同的客戶,可以置換鄭州金鵬時代二期的房產,總套數為260套;20萬元以下合同客戶可以置換海馬汽車,總量為300臺,余額多退少補。對擔保合同延期結付擔憂的投資者,紛紛選擇以合同資金置換房產、汽車。
一樁樁一件件的民間集資案件,不能不讓人深思。由于以各種形式進行非法集資犯罪案件的高發,民間借貸異常火爆,由此帶來的民間糾紛和追債風波也時有發生。非法集資不受法律保護,社會危害巨大,參與的當事人常常血本無歸,且經濟犯罪背后很可能衍生出社會問題,甚至影響局部社會穩定。這個問題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
去年11月,處置非法集資部際聯席會議在全國部署了為期3個月的整治非法集資問題專項行動。這次活動頗有收獲,僅僅一個多月,公安部門就偵破了一大批案件,涉案金額73億余元,初步挽回經濟損失8.87億余元。非法集資案的高發,不斷在倒逼著人們深思。
每每論及非法集資犯罪,許多人很容易就聯想到金融壟斷體制的現狀。這其中隱含的一個邏輯在于,中小企業正常的融資渠道不暢,導致一些人走向非正常融資渠道,特別是通過高利貸獲取企業發展資金。而這樣的非正常融資多半屬于非法集資的范疇。也正因此,當浙江東陽“富姐”吳英一審被判死刑后,不少人表達了同情的態度,認為此類經濟犯罪“罪不當死”——畢竟,這其中有維護金融領域既得利益的緣故在。
金融體制改革喊了很多年,進展很慢,收效甚微。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當前條件下的民間金融現狀,遠不盡如人意。在數量眾多的民間融資行為當中,或有不少就籠罩著非法集資的陰影。可以這么說,只要金融壟斷體制的改革不能夠深入,民間金融草莽叢生的狀態就不太可能有大的變化,游離于合法與非法邊緣的融資行為也必然會不斷出現,明顯屬于違法犯罪的非法集資案件,也會繼續出現在世人面前。
當然,盤點各種類型的非法集資犯罪,人們也自然不能將問題簡單化。并不是每一起非法集資案件的背后,都有一個企業家為了經營企業而無奈通過此方式融資。在一些犯罪者那里,非法集資不過是一種詐騙的手段而已。正如去年秋天溫州企業主的“跑路”風潮中,每個人情況各有不同,有的純粹是自身經營出了問題,有的是因逃賭債而乘機出走。很多時候,必須就事論事,而不能不顧事實,全然歸咎于金融體制。
公安部門曾介紹過一些典型的非法集資犯罪手段,比如一些人假借股權投資基金名義,依托公司網站,虛構投資項目,以高息吸引社會公眾投資;或是設立公司網站,假稱公司股票即將在美國、香港或歐洲等地上市,吸引投資者購買原始股,獲得所謂溢價收益;或是依托所謂投資咨詢、擔保公司等企業,假借“投資理財”名義進行虛假宣傳,并以高利吸引社會公眾投資;如此等等。盡管手段不一,理由不同,但目標是一致的,就是要將別人的財富非法圈到自己手中。
因此,投融資專家張雪奎(歡迎定制張雪奎教授中小企業融資課程13602758072)教授認為:一方面,針對此類犯罪行為,必須加大打擊力度,另一方面,民眾也要擦亮眼睛。面對各樣的誘惑,如果不加判斷,盲目從眾,以為天上真的會掉餡餅,遲早是要跌跟頭的。
關鍵詞:投資理財 民間借貸 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