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計準則中資產的定義是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由企業擁有或控制的,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因此資產是企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資源,企業經營者通過對資產的使用、運營和維護創造價值和收益。國內油田企業資產規模龐大,通過建設資產全生命周期管理體系,全面提升資產管理水平,是油田企業強化價值管理理念,提高價值管理能力,提高資產管理效益的迫切需要。對于實現油田企業發展戰略目標和持續有效的開發,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資產全生命周期管理概念
資產全生命周期管理(Life Cycle Asset Management,LCAM)是由全周期成本管理(Life Cycle Cost,LCC)發展而來,資產全生命周期管理本質上是系統工程理論在資產管理上的應用。它以資產為管理對象,以實現企業總體目標為宗旨,基于經濟生命基礎,統籌考慮、系統優化資產生命周期內各個環節,即規劃設計、采購建設、生產運營、退役報廢的全過程,在滿足安全、效能的前提下追求資產全生命周期成本最優,實現系統優化的科學方法。
二、油田企業資產分析及現狀
(一)油田企業資產分析
1.油田企業的勘探投資特點
由于油田企業特殊的生產過程,石油天然氣行業的油氣勘探活動具有高風險、風險和收益之間相關性較低的特點。一方面,高風險表現為高度的勘探風險,即企業為了獲得重要資產(油氣儲量)所進行的投資可能未發現商業可采儲量。另一方面,風險與收益之間相關性較低,有時少量的科研投入可能發現價值高于投資數倍的油氣儲量。
2.油田企業資產的確認
其他行業擁有與控制的資產,主要通過商品流通領域購買獲得,資產的價值即為實際支出。石油企業擁有與控制的主要資產為油氣資產,即油氣開采企業所擁有或者控制的井及相關設施和礦區權益,主要是油氣勘探、油氣開發生產階段的資本性支出。如油氣水井、集輸管線、輸油泵站等。而開采油氣所必須的輔助設備和設施,如房屋、機器等,作為一般固定資產管理。
3.油氣儲量的資產化確認
在我國,油田企業的油氣儲量沒有被作為企業的資產進行資產化管理,按照會計準則無法進行有效計量。長期以來一直用地質學概念描述它,稱作:探明儲量、控制儲量、可采儲量等。在會計報表上,不能真實反映企業擁有的儲量,企業未來的價值沒有被真實地披露。一方面,勘探的投入與發現的儲量價值不相關,不能以勘探的支出代替儲量價值;另一方面,同樣大小的儲量因地質條件不同,開發的成本差異很大,給儲量資產的有效計量造成障礙。
4.油氣資產的會計計量
油氣勘探會計計量有別于其它類型的企業,因此也產生了不同于一般行業的資產計價方法。由于油氣勘探高風險性所帶來的支出與未來收益的不確定性和不相關性,出于對石油天然氣生產活動尤其是投產前勘探、開發過程中風險性的認識不同,從而產生了不同的歷史成本會計計價模式,成果法和全部成本法是最典型的兩大模式。
(二)油田企業資產管理現狀
1.資產管理不全面,資產的實物管理、專業管理、價值管理脫節
實物管理、專業管理、價值管理是資產管理的三個方面,既有相關性,又有獨立性。實物管理主要在基層單位,負責固定資產的使用、維護及保管;專業管理主要是生產、設備、安全、房產、地質等專業職能部門,按照本系統業務管理規范、標準及有關制度進行資產專業化管理和審核、鑒定工作;價值管理主要是財務部門進行資產價值量核算以及投資收益評估。由于資產管理全過程中各部門工作銜接不夠,造成“鐵路警察各管一段”的現象。
2.忽視資產的收益屬性和費用屬性
在“2008中國首席財務官論壇”會上,SAP 中國副總裁王紋關于“固定資產的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的主題演講,強調了固定資產的四種屬性:實物屬性、價值屬性、收益屬性、費用屬性。收益屬性,從會計準則定義看,固定資產將來一定是給我們帶來收益的,收益屬性對于我們的日常經營非常重要。固定資產的費用屬性是非常強的一個屬性,固定資產在整個的生命周期里面,對整個的費用支出有過一些統計,一個大型的固定資產的費用支出是它原始支出的300%以上。油田企業是高投入行業,它的費用支出不會占到如此高的比例,但它的費用屬性,后續的大修、作業、保養等等一系列的費用支出,也是資產管理過程中不可忽視的。
3.投資中的不良資產
投資環節中的不良資產在企業不良資產中所占的比例最大,油田企業高風險的投資特點是產生不良資產的根本原因。主要包括已入賬而無法收回的投資收益和無法收回的投資本金。投資決定資產,在投資階段,資產管理部門沒有介入,按投資計劃實施后,形成的資產才交與資產部門管理,資產部門對于不良資產的形成沒有控制力,只能被動接受,無法從資產生命周期的初始環節參與管理。
(三)油田企業資產的全生命周期
從宏觀上,油田企業可以把油氣儲量經濟壽命看作全生命周期,分為儲量發現、勘探開發、儲量評估、儲量核銷、儲量枯竭五個階段,所有經濟活動都是圍繞這一全生命周期開展,并進行儲量資產的全過程管理。
從微觀上,油田企業資產是以規劃設計、投資建設、運行維護、轉讓調撥、報廢處置進行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全面記錄從投資決策、資產獲取、資產經營狀況、資產維修與改造、直至資產處置的全程生命軌跡。
通過對油田企業資產管理模式分析,逐步構建適合油田企業的資產全生命周期管理體系,全面提升資產管理水平。
三、構建油田企業資產全生命周期管理體系
(一)樹立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加強資產管理組織建設
按照分專業、分層級管理模式,堅持統一領導、歸口管理、分級負責、責任到人;堅持價值管理與實物管理、盤活資產存量與優化資產結構相結合,將資產管理責任分解落實到各個主管部門和各級使用單位,有機銜接各級崗位的管理職能,加強部門之間的配合互動,形成全過程閉環管理和長效機制。
油田企業按照戰略層、管理層、執行層三個層次構建資產管理體系,明確各級管理權限、工作目標和職責要求。戰略層由油田一級單位的財務資產、設備管理、規劃計劃、安全環保、基建工程、油氣開發管理部門共同組成,組織指導下一級機構的固定資產技術及價值管理。下屬二級單位的財務資產、油氣開發、設備管理等部門構成管理層,行使本單位固定資產的價值核算、專業管理工作。油田三級、基層單位作為固定資產的執行層,進行資產實物管理。通過信息逐層傳遞,實現戰略層的決策能夠落實到執行層的每一項任務,執行層的信息和需求及時反饋到戰略層。
(二)建立資產指標考核體系,強化資產的質量管理
以追求資產價值最大化為目標,實現資產的保值、增值。加強存量資產的管理,促進資產價值的有效增長,提高資產的運營效率,盤活閑置資產,優化資源配置,減少資產占用,實現由資產總量最大到資產質量最優的轉變。對于增量資產,實現對資產的源頭管理,加強投資過程控制,加大投資可行性研究和技術論證分析,減少不良資產的形成,提高資產回報和運營效益。
(三)開發資產全生命周期管理信息系統
1.從加強財務資產管理的信息化入手,開發適合油田企業的資產管理信息系統
通過建立“橫向集成、縱向貫通”的企業級資產管理系統,固化業務流程,打破信息壁壘,支持指標評估考核,利用信息系統規范資產從前期的規劃設計、投資建設,以及資產設備的運行狀態監控、維護保養、移動調撥,直至報廢處置的整個生命周期的價值鏈管理。
2.將條形碼技術與資產管理信息系統相結合,跟蹤固定資產管理全過程
由于油田企業單位分散,管轄區域廣,資產實物管理難度大。采用條形碼對固定資產進行標識,通過資產實物標識不斷提供與資產相關的地點、描述和技術狀況的實時信息,把實物和資產信息有機地結合起來,實現固定資產生命周期和使用狀態的全程跟蹤。
3.統計資產的費用屬性、收益屬性
利用資產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統,融入成本預算面向資產的管理理念。以資產為核算對象,歸集全生命周期的成本費用;核算資產全過程的價值收益,運用技術經濟性評估手段,對資產價值進行合理評估,客觀、真實地反映資產的內在價值。
總之,加強和改善油田企業全生命周期資產管理,一方面從實物管理上,進一步細化了賬、卡、物管理的有機結合,形成全過程閉環管理;另一方面在價值管理上,實現從資產的投資、維護成本、收益的全過程管理,提高資產回報和運營效益。同時,實現資產全生命周期管理也是油田企業強化價值管理理念,提高價值管理能力,提高資產管理效益的迫切需要。對油田企業由追求儲量規模、產量規模向注重儲量價值、效益開發轉變,由開發油藏向經營油藏轉變,實現油田企業持續有效的開發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