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計職業是近現代經濟發展的產物。毋庸置疑,在現代市場經濟中,會計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在我國市場經濟高速發展,資本市場日趨完善的今天,人們將更加關注會計人員和會計報表。近幾年來,一些國家發生的大公司財務欺詐案使會計行業面臨著誠信危機的挑戰,“藍田報表作假事件”、“安然倒閉事件”給人們敲響了一個又一個警鐘。維
護自己的獨立性,提高誠信度和公信力。加強會計業的監督管理。制度與監管層面固然必要,而更深層次強調會計人員加強自身的修養和職業道德規范。
一、會計職業道德
(一)會計職業道德
在探討會計職業道德涵義之前,有必要研究一下職業道德的涵義。所謂職業道德是指各行各業在自己的業務活動中形成的道德觀念,行為規范的總和。不同職業有各自不同的職業道德,正如恩格斯所說:“實際上,每一個階級,甚至每一個行業,都各有各的道德。”職業道德是社會道德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道德在社會職業中的特殊體現。職業道德與一般的社會道德相比,有明顯的職業規范性。這些職業規范是在長期的歷史過程中形成的,并不斷的納新除舊,形成若干條“戒律”,成為從事這一職業的人們從事有關業務活動所遵循的規則或紀律。職業道德的另一特征,是職業道德規范的內容與本職業的本質屬性有密切聯系,體現了從事職業所必須遵循的一些規律。會計作為一個行業,在其發展過程中也形成了本行業的職業道德,稱之為會計職業道德。其精髓就是朱镕基總理對會計人員提出的“誠信為本,操守為重,堅持原則,不作假帳”。要求會計人員遵紀守法,愛崗敬業,廉潔奉公。
1、遵紀守法,誠實守信。
遵紀守法,誠實守信是會計人員最基本的職業道德,《會計法》、《會計準則》、《合同法》、《稅法》、《公司法》、《物權法》等,每一部法典都是會計人員執業的準繩,每一位合格的會計人員都要努力的學法,懂法,守法。每一部相關法典都是會計人員處理業務的準則。
2、愛崗敬業,無私奉獻。
愛崗敬業則是各行各業職業道德的最基本的要求。愛崗就是熱愛自己的工作崗位,熱愛本職工作;敬業就是用一種恭敬嚴肅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工作。會計人員就是要要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精一行。成本會計,銷售會計,稅務會計,出納等,所有的崗位組成一個閉路的信息系統,只有愛崗敬業,多學勤鉆,才能把自己本職工作做得更好。減少不必要的錯誤,保證會計信息的完整,及時,準確,客觀就是要有愛崗敬業的職業道德。
3、廉潔奉公,不謀私利。
會計人員擁有一定的財權且天天和金錢打交道,因此“廉潔奉公、不謀私利”是一條非常重要的職業道德準則。“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欲是人的一種生理本能。人要生活下去,就會有各種各樣的“欲”。但是,凡事總要有個尺度。欲望多了、大了,就要生貪心;欲望過多過大,必然欲壑難填。貪求欲者往往被財欲、物欲、色欲、權勢欲等等迷住心竅,攫求無已,終至縱欲成災。 廉潔奉公對于會計人員尤為重要。
二、會計職業道德非和諧因素的現實表現 從我國當前上市公司財務報表質量不斷提升,注冊會計師審計風險不斷降低等方面可以看出,當前會計人員職業道德規范總體較好,但仍存在會計職業道德失范現象,主要體現在如下幾方:
1.缺乏遵紀守法的職業道德。 不少會計人員缺乏缺乏遵紀守法的職業道德,總認為自己平時工作忙,事情多,不學習會計法規,對職業道德規范和政策法規似懂非懂,對新財經法律、法規的頒布不進行知識更新。不學習,不懂法,就更談不上遵紀守法,依法辦事。所以說遵紀守法是會計人員最基本的職業道德。
2.缺乏敬業奉獻的職業道德。
我國財務人員眾多,財務教育培訓機構大小不一,良莠不齊,造成了知識結構、學歷水平和業務水平的參差不齊,普遍存在這樣一些問題:首先,業務知識老化,不重視知識的更新換代,會計屬于人文學科,隨國家政策變化而變化,不像理工科牛頓定律的不變。其次,專業技術能力較差,職業勝任能力明顯不夠。有一些會計從社會上的會計培訓班一兩個月速成出來,沒有系統的理論知識,沒有規范的實習、實踐,會出現記賬不合規。最后,由于會計人員業務缺乏最基本的財務原則,放任、聽任經理層的任意調整,而 出現會計信息失真的情況也不少見。 3.缺乏廉潔奉公職業道德。 每個人對個人利益都是有準求的,但是要“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會計的這個“道”,就是作為一個會計人的根本原則。不對現實妥協,要本著廉潔奉公,不謀私利的會計原則底線,也是做人的底線。 在現實經濟生
活中,不排除個別會計人員為了滿足個人私欲,不顧職業操守大肆造假。雖然會計人員在單位的地位具有從屬性,會受到單位負責人影響。但最根本底線會計人員還是應該堅持 。
三、會計職業道德缺失的原因
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缺失的原因,我認為有一下幾方面:
首先,會計人員本身原因。一個是主觀原因,本身知識層次較高,水平較高,出于主觀意愿,由于利益的趨勢或屈從于權力的施壓,造成主觀故意的假賬,錯賬,這種道德缺失就是主觀而為。另一個是客觀原因,本身知識層次不足,業務水平低,不知法,不懂法,不遵紀守法形成的原因,我認為這與會計的后續教育制度有關,現階段的會計后續教育僅僅流于形式,會計從業后,用人單位也沒有相應的職業道德的培訓。
其次,單位內部原因。 會計操作人員受聘企事業單位,其地位具有天然的從屬性。 會計的基本職能是核算與監督,監督必然在管理過程中與各部門,各層次產生矛盾,與部門之間產生矛盾時,大多數情況下,企業領導層是支持的,但當你與最高領導層發生矛盾時,會計人員會處于一種相當尷尬的境地,要不依法辦事,要不領包走人。有多少會計真的能不顧一切,為了原則領包走人。所以一個單位對會計的職業保護應上升到管理的最高層次。這樣才有利于會計各項職能的最好發揮。
3.政府監督的原因。 政府對會計的管理力度不夠,對依法辦事受到打壓迫害的會計人員沒有相應的保護措施,獎勵措施,使得會計人員依法做事的成本相對較高。同時對違反會計職業道德行為的處罰力度不夠,在會計的主觀道德缺失領域,違法處罰力度不夠,在客觀上助長了會計造假行為的猖獗,致使會計信息失真。
四、對策
1.加強職業道德教育。 職業道德教育在會計的書本里只有注冊會計師的書本里提過,而且只是附屬章節,其他的教育也都是一掠而過,沒有把職業道德教育作為一項重點內容,我認為就像會計的職業道德教育應該本著“先做人,后做事”的原則,職業道德教育應該放在所有知識教育的首位。
所有的會計人員都應該有強烈的自學意識, 應不斷學習新專業知識,并遵守《會計法》、《企業會計準則》等規定。在實際工作中,應敢于堅持依法辦事。
2.加強會計人員的管理。 從國家財政層面來講,應建立起完善的會計職業道德的國家級或部門級獎懲機制。結合會計證年審,對全國的持證會計人員進行注冊登記, 管理,獎懲,非常惡劣的違反會計職業道德行為,應吊銷會計證件,建立會計終身進入制度。
總之, 會計職業道德建設任重而道遠, 所有會計人員必須以誠信為本,操守為重,遵循準則,不做假賬,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樹立會計行業一流的形象,好的會計人員不僅要有一流的專業知識水平,更要有一流的職業道德水平,為我國市場經濟的高速發展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