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我國經濟高速發展和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國家財政對高校的投入不斷增加,高校財務管理體制隨之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高校財務管理的作用日益重要,成為高校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只有加強財務管理,樹立科學的財務管理觀念,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系統,高校才能從容面對未來的挑戰。目前,高校財務內部控制中存在的某些弊端仍然是制約高校進一步發展的突出問題。筆者從內部控制角度出發,對目前高校財務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對策與建議。
一、高校財務內部控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高校財務內部控制是保證學校工作正常進行的有力舉措。內部控制不合理,容易滋生腐敗行為、浪費教育資源,一些經濟行為缺乏相應財務制度的有效監督制約,容易導致高校資金嚴重流失。高校財務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
1.預算觀念淡薄,執行不嚴格
預算是高校財務工作的指揮棒,既是高校內部會計控制的重要內容之一,又是高校財務管理的核心,重視預算管理可以最大限度發揮資金的效益,緩解高校辦學經費不足的情況。目前高校對財務預算的管理越來越重視,但是仍然存在以下問題:(1)預算管理意識淡薄,編制方法簡單,高校內部學院或部門負責人為申報預算盲目羅列預算項目、夸大項目經費額度。(2)預算執行不嚴格,有些部門領導未按預算安排使用資金,隨意擴大范圍,提高開支標準,預算變更頻繁,預算執行偏差較大。(3)預算管理過程缺乏考核和獎懲制度,各種規章制度缺乏實用性、有效性,無法對資金利用效果進行評價,導致預算管理制度很難有效發揮作用,失去了其應有的權威性和約束力。
2.信息化管理層次低,各部門信息不共享
會計核算管理控制系統是財務內部控制的基礎,是校園信息化建設的重要內容。通過信息化建設,一方面,院系可以通過信息管理系統隨時查詢與了解本部門財務收支的實時狀況;另一方面,財務部門也可以通過信息管理系統分析各院系財務收支以及預算的執行情況,并及時利用財務數據設置相關量化指標,為管理者提供決策依據。然而高校內部各部門使用軟件自成體系,信息渠道不暢通,溝通不及時、內容不共享,導致財務信息來源單一,其結果必然影響決策層的正確決策和信息需求各方對財務信息的滿意度。同時,由于財務部門提供信息的敏感特質,其統轄的工作內容事關學校的經濟命脈和教職工的切身利益,涉及大量保密內容,故對外提供財務信息之前,一定要有嚴格的內部控制制度加以約束。
3.內部控制環境不完善,內部控制意識薄弱
我國高校以往一直是國家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大部分高校雖然建立了財務內部控制制度,但內控環境不完善,內控意識薄弱。在思想上、觀念上、管理上未能將內部控制升華到組織文化建設層面,對于既包括規章制度、文件手冊,又涵蓋高校文化理念、管理理論、員工素質、人文環境等精神層面的財務內部控制并未重視,對財務內部控制的執行局限于會計體系,未能有效引導全體教職員工自我控制、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
4.監督機制不健全,內部審計體系不完善
合理的監督體系是高校活動順利進行、效率提高的有力保障,但在部分高校中,審計的監督效果不盡如人意。許多高校的內部審計工作并未發揮其在內部控制中應有的作用,審計工作缺乏制度化、規范化、經常化,許多內部審計機構未將內部控制監督列入工作職責范圍,未組織對內部控制制度執行情況進行檢查,造成監督不力。對學校的各項財務工作事后審計多,事前和事中審計少,缺少事前和事中的全程監督管理,不利于內部控制的有效實施。各級監督部門對高校的日常性監督機制尚未形成,內外監督機構對高校的財務監督沒有形成體系和合力,導致監督環節缺位。
二、強化高校財務內部控制的對策
為保證高校財務內部控制有效運行、學校工作正常進行,必須樹立正確的“系統內控觀”。在堅持分工明確、權責明晰、合理監督、安全管理原則前提下,結合各高校實際情況,采取措施進一步健全和完善財務內部控制體系。
1.加強預算控制和執行能力,提高預算管理水平
建立嚴格的預算控制制度是高校會計控制的重要環節,高校必須建立健全預算管理制度,加強預算編制、執行、考核等環節的管理,及時分析和控制預算差異,采取改進措施,確保預算的執行,達到責任明確、控制有效的目標。
強化預算管理,解決高校預算內容不實、預算約束力不強和預算執行性差的問題,要做到以下三個方面:(1)從高校的實際情況出發確定科學的預算編制方法。對每一收支項目的數字指標要運用科學合理的方法測算,力求各項收支數據真實準確,最大限度地節約資金,科學地細化預算編制,提高預算管理水平和資金使用效益。(2)加強預算執行管理,完善部門預算調整制度。預算一經確定不得擅自修改和超支、不得隨意更改預算資金的使用方向,預算的調整必須按照規定程序進行,明確審批權限,使預算真正成為一種指導高校財務工作的標準,成為內部控制操作的基本準繩。(3)建立預算的跟蹤、分析和評價制度,加強對預算執行情況的考核。完善預算控制制度,建立業績考核和獎懲制度,實行權、責、利相統一的考核和激勵機制,確保資金的正確使用,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
2.加強會計電算化系統安全性,實行網絡信息共享
在保證財務信息安全性及保密性的前提下加強高校財務網絡信息化建設,提高會計信息的利用效率,實現高校系統內會計信息資源的共享。首先,在高校內部建立跨部門信息系統,充分考慮會計電算化信息在高校范圍內交流的需要,協調財務處、設備處、教育處、招生辦、信息中心等相關部門,形成涵蓋固定資產、部門經費預算及學生信息的多職能信息系統,最大限度地使財務部門與相關部門及時分享信息,減少數據資料的重復錄入,極大地提高財務工作效率。同時,加強安全保密制度的建設和執行。高校要加強會計電算化安全防范意識,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把數據安全問題放在工作首位,制定合理的數據訪問權限,實行用戶權限分級授權管理,使系統不被越權操作,從而保證系統的安全性及相關信息的保密性。
3.加強控制環境建設,確立正確的內部控制意識
任何高校的財務內部控制都存在于一定的控制環境中,內部控制環境的好壞直接決定著其他內部控制制度能否實施或實施的效果,它既可增強也可削弱特定控制的有效性,高校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內控環境建設:(1)加強財務人員隊伍建設。加強對財務人員的繼續教育,不僅要對規章制度、業務技能進行培訓,還要對思想品德和職業道德進行培訓,使每名財務人員熟悉自己的崗位職責和管理要求并嚴格遵守各項制度規定。(2)樹立全員參與內部控制的觀念。將各項活動納入內部控制范圍之內,使全體教職工共同參與高校財務內部控制管理活動,形成良好的內部控制氛圍。(3)加大輿論宣傳力度。通過宣傳讓教職工充分認識到每個人都是內部控制的責任人、執行者和監督者,將內部控制的理念根植到每一位教職工的心中,讓大家積極主動參與到內部控制工作中來,為學校內部控制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4.完善內部審計監督機制,加強審計監督力度
內部審計既是高校內部控制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強化內部控制監督的制度安排。首先,內審部門應建立定期的內控制度審計評價制度,對已建內控制度的完整性、合理性和有效性進行測試,強化對內部控制制度實施情況的檢查與考核,及時發現內控制度的缺陷和薄弱環節,并制定改進措施。其次,在審計層次上,提升內審工作的前瞻性,加強事前控制和事中檢查,由以事后審計為主轉變為包括事前、事中、事后各階段的全面審計。最后,強化政府監督與社會監督,發揮財政和審計部門的雙重作用。國家財政部門、稅務機關、會計師等通過對高校會計資料的審計監督實現互相彌補、密切配合,共同形成對高校內部會計監督的重要保障,形成監督合力,加強對高校財務內部控制建設的監督和指導。
三、結論及建議
完善的內部控制系統是高校財務健康有序運行的保障,是高校資金安全可靠運轉的保障。高校應從預算角度入手,發揮人才優勢,根據高校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內部控制制度,圍繞信息化管理、內控環境、監督機制等方面建立健全完善的財務內部控制系統,并保證內部控制系統能夠隨著新情況的發生與變化及時進行調整,以確保高校教學、科研和其他工作的順利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