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內部控制是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確保企業高效、有序地開展各項工作和提高企業管理水平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隨著知識經濟的發展和市場經濟環境的變化,會計信息價值鏈管理作為一種全新的管理思想和方法,逐漸得到越來越多的企業重視。內部控制體現了會計信息價值鏈管理理論的基本內涵,通過建立健全合理有效的、以價值創造為導向的內部控制系統,有助于實現企業會計信息價值鏈整體增值,進而提升企業競爭優勢,實現企業價值增值最大化的目標。
關鍵詞:內部控制 會計信息價值鏈 信息流
一、內部控制與會計信息價值鏈概述
內部控制,是指一個單位為了實現其經營目標,保護資產的安全完整,保證會計信息資料的正確可靠,確保經營方針的貫徹執行,保證經營活動的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單位內部采取的自我調整、約束、規劃、評價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續與措施的總稱。內部控制的目的在于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
邁克爾·波特于1985年首次提出價值鏈概念:企業內外價值增加的活動分為基本活動和支持性活動,基本活動涉及企業生產、銷售、進料后勤、發貨后勤、售后服務。支持性活動涉及人事、財務、計劃、研究與開發、采購等,基本活動和支持性活動構成了企業的價值鏈。“價值鏈”作為一種分析工具,主要是把企業創造價值的過程分解為一系列(物質上和技術上)互相依存的經濟活動,即“增值活動”,其總和構成“企業的價值鏈”。波特的價值鏈思想也是會計信息價值鏈的思想基礎。
在企業內部,價值鏈要解決的是企業自身的價值增值問題。企業內部價值鏈是指企業內部各職能部門、各流程環節,即企業內部各戰略單元的價值鏈。會計作為反映和監督一個企業經濟活動的一種經濟管理工作,在價值的增值過程中需要會計信息對其計量,從而反映價值鏈這一動態過程。也就是說,價值鏈管理的主要對象是業務流程,管理的結果需要由企業的財會信息和業務信息反映,顯然會計信息是最綜合和全面的,也是最具可比性的。企業的會計信息流動(收集、記錄、傳遞、匯總、報告)形成了一條會計信息價值鏈,這個鏈條上各環節會計信息傳遞的快捷流暢則是實現企業整個價值鏈管理的有力保證。因此建立和完善內部控制,會計信息的準確、真實、完整變得尤為重要。
二、現代企業會計信息價值鏈的特征和優勢
(一)特征:以價值鏈為核心的會計信息鏈
從狹義上看,企業以價值鏈為核心分別向上下戰略單元擴展,在各業務單元中通過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為紐帶進行聯系,構成價值的流動。其中物流和資金流均為單向鏈條。現代計算機和網絡技術下的企業信息不受時空限制,各企業間通過網絡平臺采用B/S(瀏覽器/服務器)或C/S(客戶端/服務器)結構進行信息流的銜接和流轉,使信息不間斷傳輸和共享成為可能,所以信息流構成雙向的信息鏈,既傳遞給下個戰略單元,也反饋給上個戰略單元。
(二)優勢:隨時進行信息的跟蹤和處理,實現內部控制
網絡的產生使信息不間斷傳輸和共享成為可能,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信息不對稱環境下信息計量和傳輸成本高的問題。信息鏈的雙向鏈條不是指數據可以回溯或者跳躍式處理,而是指已經生成的數據信息可以實現共享,既可以向各業務單元反饋,便于其查詢跟蹤,也可以實時傳輸,便于關注信息狀態,實現事前決策控制,這就是會計信息價值鏈在內部控制上體現的最為明顯的特征——及時性。信息通過網絡實現實時和同步傳輸,即可實現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高度統一,企業通過對信息的跟蹤和處理,利用實時的、動態的信息對物流和資金流實現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
三、會計信息價值鏈內部控制的策略
(一)目前我國企業會計信息質量的現狀
我國目前的會計信息質量堪憂,會計信息失真已影響了投資者對會計信息的信任,對我國證券市場的發展也產生了不利影響。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會和政治原因,也有經濟原因。雖然有外部原因,如會計準則不完善、財政、證券監督不力、中介機構執業不規范與管理當局合謀等,但是內部原因即企業法人治理結構不完善、內部控制混亂,同樣不能忽視。
(二)針對相關問題提出的建議
1.強化內部控制體系建設中會計信息價值鏈的核心地位,提升內部控制系統的功能定位。傳統的內部控制往往從業務的層面展開分析并進而確立目標,以此確立控制方式。而信息流程往往是事后進行定義并內嵌于業務流程內,屬于內部控制系統的一個組成部分。將會計信息價值鏈定位于內部控制系統的附屬地位,會導致整個內部控制系統多元導向,使不同的業務具有不同的控制方式和評價機制。這容易導致企業各個業務部門之間的矛盾,限制內部控制系統作用的發揮。而將會計信息價值鏈定位為內部控制的核心,不僅可以改善企業內部各級委托—代理鏈條的信息不對稱狀況,還可以增加員工對其他業務工作的了解,認清自身工作在企業價值創造中的作用和地位,實現員工更為自主和自覺的價值創造過程。
2.創建強有力的內部控制質量控制體系。內部控制工作質量的高低會嚴重影響會計信息價值鏈管理質量和企業價值的增加,因此,對內部控制工作的開展情況進行質量評估就顯得十分重要,應建立一套包括制度約束、督導、復核、考核以及責任追究的體系對內部控制工作質量進行評估。
3.依托信息平臺健全內部審計,加強內部控制體系。內部審計既是企業內部控制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強化內部會計監督的制度安排。加速企業信息化建設進程,重新審視企業現有的控制模式及其為基礎的控制觀念,探索與基于信息化的價值鏈相配套的內部控制模式。由于會計信息化處理的程序化、無形化、集成化,使會計信息合理性判斷變得更為專業,必須提高會計人員和內審人員的素質,強化會計信息價值鏈管理的內部稽核與審計,定期檢查和測試會計信息價值鏈管理的工作情況,并根據日常監控所發現的問題,及時地分析處理,確保系統的準確、安全、高效運行。
4.完善外部監督體系。政府機構、社會中介機構及社會公眾等構成了企業會計信息價值鏈管理的外部監控體系。會計信息價值鏈管理的實施是對傳統會計業務的工作流程和運作方式的徹底顛覆,大量數據可由企業內外的各個機構、部門直接生成。為確保企業會計信息的真實和可靠,建立和完善新型的外部監督體系就顯得尤為重要。通過政府機構、社會中介機構及社會公眾對會計信息進行甄別和評價,剔除主觀因素,達到還企業會計信息真實面貌之目的。因此,價值鏈建立健全信息一體化的環境下,有效的外部監督體系是推動企業會計信息價值鏈管理良性發展必不可少的前提條件。
綜上所述,經濟全球化使信息價值鏈管理成為趨勢,企業內部控制也要審時度勢,與時俱進,在加強傳統內部控制的基礎上,立足于會計信息價值鏈管理,不斷改進和完善基于會計信息價值鏈企業的內部控制,實現企業價值增值最大化的目標。Z
參考文獻
1.周潔.淺析內部控制與企業價值[J].管理觀察,2009,(17).
2.王海林.價值鏈內部控制模型研究[J].會計研究,2006,(2).
3.譚紅勤.試析價值鏈管理下的內部控制[J].管理觀察,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