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文關鍵詞]企業;折舊方法; 直線法;加速折舊法
[論文摘要]企業在核算中采用不同的折舊方法,直接關系到企業固定資產回收的時間長短和每一會計期的利潤,也會對當期的產生影響,進而影響到國家的整體收入。本文對我國企業的固定資產折舊方法進行了回顧,提出目前在我國財稅收入穩步增長的形勢下,應鼓勵企業推廣采用加速折舊法,以提升國際競爭力。
企業在會計核算中采用不同的折舊方法,直接關系到企業固定資產回收的時間長短和每一會計期的利潤,也會對當期的稅收產生影響。進而影響到國家的整體財政收入。在發展的不同階段。應有與之相適應的固定資產折舊方法。
一、我國企業固定資產采用直線法的原因分析
我國在1993年頒布實施的《企業會計準則》中規定:企業可以采用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年數總和法進行固定資產折舊的計提。其中。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被稱為直線法。而雙倍余額遞減法、年數總和法則是加速折舊法。在后來頒布的具體準則、企業會計制度和現今頒布的新會計準則中都明確規定:企業可以選擇采用這四種折舊方法。
根據實際了解,我國大部分企業在對固定資產折舊方法進行選擇時,大部分采用的是直線法。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
(一)國家的政策導向使企業回避采用加速折舊法
國家雖然未明文規定企業不可以采用加速折舊法,但要求企業一般情況下只能采用直線法計提折舊,加速折舊法則限制使用,除非經過國家有關部門的批準。同時,稅法也規定。不符合規定采用加速折舊法的,應在交納所得稅時進行納稅調整。這種做法是與過去十幾年我國經濟的發展水平和國情相匹配的。過去的十幾年,我國正在進行經濟的初步探索,國家的財力有限,為了保證改革開放的順利進行,國家必須集中財力進行經濟建設。而財政收入有90%來源于稅收,稅收中占大多數的是企業所得稅,如果鼓勵企業采用加速折舊法,則會使企業當期的折舊費用增加,應納稅利潤減少,從而遞延交納所得稅款,不利于國家集中財力。因此。國家對企業采用加速折舊法限制得很嚴格,即使有些企業在會計核算中采用了加速折舊法,在計算應納所得稅額時,也要根據稅法予以調整。從而保證國家的稅收收入。大部分企業為了避免二次計算,一般都以稅法為導向,采用直線法計提折舊。
(二)追求當期利潤最大化使企業回避采用加速折舊法
對一部分追求當期利潤最大化的企業而言,采用加速折舊法會使當期利潤減少,從而影響到企業的整體形象及再、的能力,因此,企業不愿意采用加速折舊法。
隨著我國企業的不斷快速發展,適合過去國情而被企業廣泛采用的直線法也應與時俱進,根據現有的經濟作一些調整。而適應現有經濟環境的會計折舊方法則是加速折舊法,因此,進一步推廣加速折舊法在企業中的運用是必須的。
二、我國現階段推廣、采用加速折舊法的可行性
(一)科技的飛速發展是我國推廣、采用加速折舊法的大前提
折舊的原因是固定資產會發生有形損耗和無形損耗。有形損耗是可以估計的,而無形損耗的不確定性則是不可估量的。現階段。企業的固定資產大部分并不是因有形損耗的磨損而報廢,更大一部分是由于隨著科技的進步,更高級別的固定資產出現,導致并未報廢的固定資產被提前淘汰;或者是生產出來的產品已經不被市場接受而導致產品被提前淘汰,則生產產品的固定資產也相應地被淘汰。在當今這個科技飛速發展和日益進步的時代。每天的新發明、新創造層出不窮,新舊產品的更替周期不斷地縮短,如果繼續采取直線法計提折舊,想當然地認為能在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后更新固定資產,無疑是跟這個時代不相適應的,因此,企業要樹立盡快回收固定資產投資的理念,使自己在設備更新上處于優勢地位,這樣才能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二)經濟的穩步發展是我國推廣加速折舊法的重要保證
我國現階段的經濟增長速度是快速、平穩的,國民生產總值不斷增加,國家的財政收入也不斷遞增,國庫越來越充實。據資料顯示,2007年,中國全國稅收收入完成49442.73億元人民幣。這比上年增收11806億元。增長了三成一以上;2007年中國財政收入超過51000億元。2003~2007年的五年時間里。中國財政收入累計約17萬億元,比上一個五年增加了10萬億元,年均增長兩成二。另據有關資料顯示,最近幾年,中國稅收增長速度保持在20%到25%之間,遠遠超過了GDP的增長速度。比如,2003年GDP增長5.8%,全國稅收收入增長了20.3%;2004年GDP增長9.5%,全國稅收收入增長了25.7%;2006年GDP增長11%,而全國稅收收入增長了22%。這些統計數據表明,最近幾年,我們國家國富民強。而國家富裕了,國庫充實了,就應該給人民減負,這個“民”也包含了廣大的企業。所以,如何給企業減負,讓企業降低各種稅費,增強企業的競爭力,是現階段國家工作的一個重點。譬如,國家從2007年開始在全國逐步推廣新會計準則;把企業所得稅稅率從33%下調到25%;把存款利息稅率下調到5%等等,這些都是在國家財政收入穩步增長的情況下實施的。所以,在現階段,企業采用加速折舊法。并不會對國家財政造成壓力。
(三)推廣加速折舊法可以進一步鞏固增值稅轉型的改革成果
當前國家財政部門的一個工作重點是進一步推進增值稅轉型。也就是將生產型增值稅改為消費型增值稅,即允許企業新增的固定資產的增值稅作為進項稅額,在交納增值稅時從銷項稅額中抵扣。這一轉變的結果是:會使國家當期可收的增值稅減少,對當期財政收入產生一定的影響。但企業卻得到了實惠。減輕了增值稅負擔。但是,這種方法同時也使企業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原始價值這個基數變小,在直線法下每期的折舊費用下降,當期應納稅所得額則會增加。這樣—來,企業在增值稅轉型中所獲得的好處就會被部分沖抵掉。如果國家財政部門能同時出臺鼓勵企業采用加速折舊法的政策,則企業就能真正得到實惠,真正降低當期的增值稅和所得稅。順應了國家減輕企業稅負的政策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