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資本的日益發達和企業管理的不斷規范使的地位日顯重要,高級財務管理的理論體系應運而生。本文試圖概括性地提出高級財務的背景和基本框架,探尋現代財務管理的發展方向和理論脈絡。本文認為學科整合、體系創新和過程導向是架構高級財務管理理論的基本。
[關鍵詞]高級財務管理 整體價值管理 過程導向
一、問題的提出
“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中心”已經成為架構企業管理體系的基本理念?!柏攧展芾怼币呀洷粐也繂为毩袨樾碌膶I目錄,開設 “財務管理”專業是近年來各高等財經院校包括綜合性大學里學科專業調整的“時尚”。然而,財務理論的發展與創新似乎與這種現實要求極不相稱。翻開現有的財務教材,不難發現這些教材主要闡述財務管理基本理論與方法,或者以公司制企業尤其是為分析對象,重點以、和股利分配為內容來介紹企業財務管理的一般性問題,這些應該屬于財務原理或“中級”財務管理的范疇。我們也同時感到這個層面上的內容相對比較成熟,已有一定的系統性和完整性。然而,在理論上,財務管理理論體系如何向更高級的層次上發展;在學科建設方面,財務管理專業的課程體系也不能總是停留在 “中級”財務管,必須進一步完善;在實踐上,僅僅以融資、投資和股利分配為內容的財務管理結構與萬法的局限性是明顯的,切實致力于企業內部管理效率的提高和競爭能力的增強是非常必要的。這些需求就產生了所謂的“高級財務管理”的理論問題。
二、對高級財務管理的界定
?。ㄒ唬┠壳袄碚摻绲挠^點。要構建高級財務管理理論框架,首先面臨的一個問題就是對高級財務本身的界定問題,即何為高級財務管理,它與現行的一般或“中級”財務管理理論有何區別?所謂“高級”應如何體現呢?對于這一基本問題,現有文獻 (包括專門討論高級財務管理的書籍)基本沒有涉及。目前國內出版的各種 《高級》教材大都認為高級會計是對原有財務會計內容進行橫向補充、縱向延伸的一種以新出現的特殊業務為主的會計。與此不同的則是科普蘭在其 《高級》中所隱含的“高級”的內容。他是將管理會計放在了企業的集權、分權體制中,委托代理契約中進行與企業組織、管理過程相融合的研究。這里的“高級”不再是內容上的增補,而是實現管理會計管理機能的飛躍。不過,現在無論是高級會計,還是高級管理會計,似乎都是一些 “特殊業務”或者 “專門問題”的羅列,缺乏將這些內容連接起來的一條主線,整體性與連貫性不理想,這可以說是理論研究與學科建設上的遺憾。
(二)我們的觀點。上述兩種關于“高級”的觀屯,葵們認同《高級管理會計》所體現的“高級”的思想。初級、中級和高級的區別應該是不同層面的差異。我們將目前的財務管理理論稱為中級財務管理理論,其主要特點可以說是就財務論財務,即忽略組織背景來研究財務資源的有效配置問題,其基本變量完全局限于、收益和風險。由于不考慮組織所面對的內外部環境,面對市場的計劃和決策后的控制和評價問題也就被淡化,中級財務管理將管理過程幾乎集中到了決策這個環節上。
實際上,管理是一個過程[3],它包含著為完成目標而進行的一系列行動,即組織、計劃、控制、評價等,而且這些行動主要涉及到人和人之間的關系,具有鮮明的社會性。財務管理作為一項以價值為軸心,價值最大化為目標,具有綜合性的職能管理自然也應體現其社會過程的性質。因此,我們認為所謂高級財務管理理論就是要就管理來論財務,體現財務管理的社會過程,立足于組織結構和治理環境,從實現目標,提高其核心競爭能力的角度栓釋財務管理功能。
三、高級財務管理理論框架
(一)高級財務管理的“過程”。當然,高級財務管理中的“高級”應該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它所蘊含的具體內容是隨著管理科學的發展,更新更復雜的管理過程及其財務事項的出現而不斷變化的,但是它決不是雜亂無章的理論堆積,也應該擁有自身的邏輯主線和思想體系,并遵循財務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固有方法,與現有的“中級”財務管理相互補充,共同構成完整的財務管理學科與理論體系。
據此,我們設計的高級財務理論框架如下圖所示: (略)
我們認為高級財務管理理論研究的起點是企業組織,不同的企業組織形式決定著財務目標和財務主體。財務目標為財務管理過程提供了技術標準和方向,而依據治理結構劃分的分層財務主體則為處于管理過程核心的人提供了行為導向和規范,或日“游戲規則”。這是財務管理過程展開的兩個必要前提,即既要知道目標也要知道規則。依據財務目標,在分層管理的框架內確定能夠有效實現目標的財務戰略,然后用財務預算將財務戰略與日常經營管理連接起來。在預算實施的過程中,結合集權與分權體制的選擇對過程進行相應的風險預警和效率控制。最后是以預算為主要標準,對經營業績和戰略的完成情況進行財務評價。評價后的一個可能的結果超越商品經營的限制,實施促進或加速戰略目標實現的重組計劃,進而進入新一輪的更具競爭優勢的商品經營管理。
(二)高級財務管理理論的內容分析。
1.企業組織與財務管理理論。財務管理的基礎是企業組織形式,企業組織性質和特點決定企業目標及其相應的財務目標。高級財務管理理論擺脫股份公司革一單一財務主體,同時關注非公司制企業、中小企業的特殊財務問題,還要研究多層組織結構 (集團制)的與財務評價問題。包括延續了近百年的垂直一體化層級結構在逐漸的被淡化,取而代志的是一種扁平的,以“作業”、“流程”為中心,由合作小組組成的動態結構。這些都需要創新的財務理論進行評估并與之相互適應。
2.財務價值目標理論。財務目標是能確定財務管理主體的行為目標和準則,在多種財務目標取向中,我們認為企業整體價值最大化目標是現代企業財務目標的最好表達。由此提出的有關企業整體價值的基本命題包括:①企業價值不僅僅是股東財富的價值,而是考慮了股東在內的企業所有的利益相關者,包括股東、債權人、員工、管理者、客戶、供應商、社區、政府甚至整個社會。一個企業的價值增加不應該僅僅使股東受益,而且應該便所有的利益相關者獲利。只有當所有的利益相關者的權益得到保證并不斷增長時,企業經營才是有效率的和成功的。所以有人說:“作為一種責任和利潤分擔機制,公司財務管理既要投資者確保不被排除在企業利害關系人之外,又不至于損害其它利害關系人的利益。對于投資者和其他外部人士來說,財務責任乃是關鍵之所在”。②企業整體價值的概念強調的不僅僅是財務的價值,而是在組織結構、財務、采購、生產、技術、市場、資源、產權運作等各方面整合的結果。③企業整體價值的概念,不是基于已經獲得的市場份額和利潤數據,而是基于與適度風險相匹配的已經獲得和可能獲得的現金流量。④企業整體價值有多種表現形式,但是市場價值是最主要的形式,所以現代企業財務必須密切關注資本市場或產權市場,企業只有從內部和外部兩個方面下手才能提高企業整體價值?,F代企業廣泛存在的代理關系、各主體的利益偏差以及信息的不對稱分布,使現實中企業整體價值的形成表現為一個矛盾不斷協調、利益不斷整合的過程。整合的機制包括內部的治理結構和外部的資本市場、經理市場、接管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