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審計2001.11
中國注冊會計師提高執業水準的趨勢
查曉嵐
一、中國注冊會計師執業現狀
中國注冊會計師行業伴隨改革開放的大潮應運而生。中國注冊會計師行業已經向國際經濟一體化的方向邁進了一大步。但是,就行業執行整體來說,與國際規范標準差距很大其表現在:一是執業人員對國際慣例規定,特別是國際規范的會計準則和審計準則只關注一時一地,滿足于一般性的了解。盡管中國注冊會計師正在逐步向國際化邁進,但存在的差異和區別卻會形成同一公司由中外兩家會計事務所審計而產生兩種不同的結果,甚至使客戶對會計師業務的客觀性產生懷疑。二是執業管理與國際規范化標準存在差距,特別是有的會計師事務所沒有國際執業準的概念。目前,我國會計師事務所整體水平參差不齊,由于社會對中介機構的需求膨脹,很多事務所從業人員沒有經過嚴格的專業訓練,便開始做業務。三是中國注冊會計師事務所快速發展的現狀與國外知名會計公司百年發展積累的差距,特別在管理理念上相關甚遠。中國注冊會計事務所普遍規模較小,全國有6000多家事務所,上規模、上檔次的僅有一、二百家。雖然我國業務熟練程序和人員素質可能稍遜于它們,但它們組織龐大,有些事務所分支機構遍布全球,可在世界各地為客戶提供便利的服務,而我國的事務所跨國設分支機構的還沒有。四是我國注冊會計師服務市場認為巨大且不飽和的市場,但事實卻是許多事務所業務不夠做,不得不采取一些不正當的手段,為了賺錢而不擇手段地承攬客戶;作弊造假,沒有建立風險意識。
綜上所述,擺脫中國注冊會計師執行困境,只要善于借鑒國際會計公司的先進經驗,繼承它們良好的專業經驗、先進的技術規范、嚴謹的執業作風,中國注冊會計師行業與國際接軌是很有希望的。
二、借鑒國際經驗,提高執業水準
20世紀九十年代初,我國幾家在大注冊會計師事務所與國際知名會計公司進行聯合審計。隨著國際性跨國公司的發展,通過合并、重組等方式擴大規模,并在世界各地設立自己的分支機構,業務內容也開始向多元化發展,如我國信永會計師事務所就是國內唯一從國際大大會計公司走出的事務所。它曾經與永道會計公司合作近7年之久,永道國際會計公司后與普華國際會計公司實現了全球范圍內的合并以后,中信水道董事會對中信水道會計師所實行重組。從中信與水道公司國際會計公司合作之路,是我國注冊會計師事務所走向世界的成功之路。它們的合作,絕不是表面的形式,而是將中信和永道完全融合為一體,形式管理的一體化。這種優勢可從兩方面歸納:
一是與國際知名會計公司事務所合作中,值得我國注冊會計事務所借鑒的是:1.國際會計公司已有將近百余年的發展,許多成熟經驗用到實際工作中,形成了健全的管理制度和先進的管理理念:2.國際會計公司具有很強的風險意識,為避免和化解執業風險,建立了一整套嚴格的管理機制:3.國際會計公司在對從業人員的培訓方面,不惜花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是多層次、多環節、全方位的培訓,并不受時間長短的限制,在培訓內容上不僅局限于業務培訓,還將員工的基本素質訓練作為重要的培訓環節:4.國際會計公司可在全球范圍內調配力量,調動技術資源,組織專門人員進行開發研究。5.國際會計公司行業注重創立品牌,這樣才能取得政府及相關部門的認可,在創造社會效益的同時也給自己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
二是借鑒國際會計公司的管理經驗,將中國經驗與國際專業水準相結合,效果十分明顯:
1、建立具有良好的管理系統、表現在建立嚴謹的業務內控系統,在承接業務上設有評價系統,在計劃實施上建有監控系統,在業務過程中有復核系統,這些均能保證業務質量的有效措施。
2.具備訓練有素的專業人員,除了國內熟知中國會計、評估實務和法規的注冊會計師、注冊評估師,也有來自國外具有豐富經驗的資深管理咨詢專業人士,還有一批年富力強,擁有現代會計、評估、管理知識的青年專業人員。在培訓方式上,派業務骨干去國際會計公司進行專業訓練,得益于它們的培訓經驗。
3、健全嚴格的內部管理機制。具體內容包括資金回收率、時間利用率。員工工作時間表等方面。對客戶作出的所有報價必須經過預算分析后確定,贏得客戶對注冊會計師事務所的信任。
從實踐中得出,這三方面既是一種無形的優勢,又是一筆巨額資產,它能使中國注冊會計師穩步立足于市場,在市場競爭中求發展最可依靠的力量。
三、加入WTO,中國注冊會計師的準備工作
根據我國的國情,只要善于借鑒國際會計公司的先進經驗,建立有效的管理機制,中國注冊會計師行業與國際接軌是很在希望。世界貿易組織準備在各國間建立協議,促進注冊會計師在各國間的承認,使得審計師在進行跨國服務時減少障礙。這類協議在發達國家之間已經存在,而且具有相似的職業組織結構。目前,世貿組織正在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簽訂類似協議而努力,促進發展中國家建立自己的國際網絡,從而改變國際業務的性質。中國即將加入世貿組織,對中國注冊會計師行業來說,將孕育著無限的商機,將在中國經濟走向世界的過程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因此,作為在經濟中平衡各方利益、保護市場的會計師事務所,必須嚴格執行客觀、公正、獨立的執業標準,在中國經濟向市場化邁進的同時,不斷拓展自我發展空間,從高起點上置身于市場競爭,在競爭中求發展。為此,筆者認為應從三個方面作好準備:
1、從根本上解決行業性壟斷的問題,將注冊會計師事務所的全部技能與市場需求協調一致,并采取一定的措施使注冊會計師保持應有的獨立。從以前采用立法配置服務資源,轉向允許市場機制配置其他服務資源,創建中國自己品牌的事務所。
2、充分利用國際知名會計公司的技術資源和培訓機制,加速我國注冊會計師達到國際水平的步伐,堅持“四個有利于”原則。即有利于中國注冊會計師人才的培養和執業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中國會計師事務所管理水平的提高和文化的形成;有利于中國會計服務市場的開發;有利于中外合作事務所盡快向國際成員邁進。
3.為適應經濟結構的調整、科技飛速發展和經濟全球化進程快速發展的需要,維護經濟秩序,要進一步規范注冊會計師行業管理和執業環境,加快立法速度,加大執法力度,統一法律規范、統一執業標準、統一監督管理,以切合中國國情和行業管理的需要,并盡快與國際慣例接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