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面預算管理是一種系統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是一種有效的管理控制手段和優化企業管理的方法。推行全面預算管理,對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增強競爭力有著重要的意義。企業在推行全面預算管理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充分認識全面預算的意義
全面預算管理具有戰略性,它通過對未來發展的規劃對現在的實踐進行指導,全方位地支持企業的戰略。企業戰略目標和經營思想蘊含于科學的預算方案之中,約束著企業未來一定時期的經濟責任以及經營決策,與企業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密切相關,因此只有充分認識到全面預算的意義,才能制訂出切實可行的預算方案。另外,全面預算管理需要全員的參與。應在充分體現總預算目標的前提下,讓員工參與到預算編制與執行的過程中,使預算編制中的溝通更加通暢,各分項預算目標更加實際可行,從而進一步增強預算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
全面預算管理是企業的綜合管理制度,涉及各個管理層次的權力和責任安排,因此預算管理需要設立專門的組織管理機構。總預算的協調和控制一般是由常設的預算委員會來負責,該委員會通常由企業的最高決策層授權成立,成員一般由企業總經理和分管生產、財務和營銷的副總組成,原則上企業的任何一項預算都應經過預算委員會的審批。預算管理委員會通過協調各權責中心的預算安排以及監控預算過程,對預算執行的成果進行記錄和計量,并根據預算執行情況進行相應的激勵和懲罰,從而保證預算目標的實現。為保障預算管理工作正常進行,維護和健全預算管理組織體系是必不可少的。
二、確定科學可行的預算目標
全面預算管理的過程,是戰略目標分解、實施、控制和實現的過程,全面預算編制的起點應是企業的發展目標和戰略計劃,企業應根據自己要達到的目標來決定需要的資源種類和數量。預算的目標、內容及模式能夠反映出企業在不同時期的戰略重點。為使企業能夠持續穩定發展,在制訂預算目標時,應充分體現出企業戰略目標。
預算目標的制訂過程也是資源配置以及投入產出指標的確定過程。一般情況下,為了盡快實現企業戰略目標,公司高層通常傾向于較為緊縮的預算,然而緊縮的預算卻容易挫傷員工的積極性;而為了完成業績目標,基層部門又傾向于較寬松的預算,但是寬松的預算與企業戰略目標又不相符。因此,企業在制訂目標時必須有一個標準。預算目標的標準一般分為外部市場標準和企業內部標準兩種:外部市場標準偏向于市場的競爭要求,而企業內部標準側重于客觀實際。通常,外部標準優于內部標準,但是,當內部標準優于外部標準時,企業就應該繼續優化內部標準,使企業目標的科學性和先進性得到保障。
三、預算編制應采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相結合的方法
預算編制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雖然所有數據都是從基層匯總而來,但由于企業各基層對總體目標的認識不統一,協調各部門的預算不僅花費的時間長,而且預算質量也不高。而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編制預算,通常會導致預算目標的操作性不強,而且很可能會忽視基層員工的利益,因而業務部門抵制預算執行的可能性較大。
筆者認為,預算的編制應采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相結合的方法。首先應由企業高層提出企業總目標和部門分目標,然后由各基層單位制訂本單位的預算方案,再呈報分部門,由分部門根據匯總上來的資料編制本部門的預算草案,呈報預算委員會,由預算委員會根據各分部門的預算草案編制企業的預算方案,然后再反饋到各部門征求意見,最終經企業領導審批后,成為正式預算,再由各部門執行。預算編制程序采取這種上下不斷溝通的方式,既有利于充分發揮企業員工的主觀能動性,也有利于預算目標的落實,使企業能夠快速制訂出符合企業整體利益的預算,有利于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實施。
四、預算編制內容應突出重點
全面預算管理是一個系統工程,包括財務預算、經營預算以及特種決策預算三大類。財務預算是對現金流量以及財務狀況的安排;經營預算是對企業經營業務編制的各種預算,主要包括生產成本、企業管理成本以及銷售費用與銷售收入的預算;特種決策預算則是指企業臨時編制的一次性預算。其中財務預算和經營預算是全面預算的主要內容。在不同發展時期,不同的企業預算編制的重點也是不同的,但預算內容應該完整。如果企業的規模較大、經營活動較復雜,沒有形成完整的全面預算管理體系,預算就不能完全發揮出其本身的作用。
預算編制內容應以現金流量、收入以及成本費用為重點。現金流量預算保證了企業在預算期內全部經營活動的順利進行,對資本性支出項目的預算管理,應遵循“量入為出,量力而行”的原則,同時對企業的償債能力加以考慮,若資本預算負債風險過大或沒有資金來源,則應放棄這項資本預算。收入預算在市場調查與預測和企業在預算期的經營活動計劃之間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是全面預算管理的中樞環節。成本費用影響著企業經濟效益,制造成本和期間費用的控制能夠反映出企業管理的水平。
五、加強對預算執行的考核與總結
全面預算管理是一項涉及面廣、牽扯人員多的系統工程,為了確保預算指標的完成,應制訂嚴格的預算考核辦法。而為了激發預算責任主體的積極性,完成預算目標,還應設計科學合理、目標明確以及權責分明的考核指標體系,突出不同責任中心業績考核的責任重點,并將實際經營成果與預算目標進行比較,找出產生差異的成因并進行分析,將責任落實到人。同時,應把預算考核與員工激勵機制結合起來。激勵手段和方式應因人而異,對于涉及管理控制范圍廣的責任中心,要加大考核力度和獎罰幅度。在考核過程中,應對出現的問題及時進行總結,吸取經驗和教訓,尋找并抓住機會,不斷完善企業價值鏈,優化全面預算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