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院科室成本核算是以醫院的科室作為成本責任中心計算其成本,是醫療項目成本核算和病種醫療成本核算的基礎。通過科室成本核算可以找出經營問題的癥結所在,從而有利于改善經營,為控制成本提供方便,是節省開支,減少衛生資源浪費,加強醫院對科室醫療投入、產出管理的重要環節。
應該明確的是,醫院的現行財務報表是按費用的經濟內容劃分的,而成本項目是按費用的經濟用途劃分的。兩種劃分方法雖不一致,但可以將費用要素作為成本項目來核算成本。
(一)醫院成本核算科室分類。應由粗到細循序漸進,可分六類,如圖1。
圖1 六類科室成本核算
(二)科室成本核算的內容
圖2 六類科室成本核算的內容
(三)科室成本核算的原則界限
1.費用與成本的劃分。為了正確核算成本,必須嚴格區分費用與成本,費用是按期間匯集的資金耗費,成本是按成本對象匯集的資金耗費。費用只有對象化以后,才能形成成本,只有與獲取收入相配比的費用,才能進入成本,當期的費用不等于當期的成本。應計入成本的費用,是指為醫療服務所發生的費用,以及為組織和管理醫院業務所發生的費用。不應計入成本的費用,是指專用基金和專項撥款支付的費用;中標科研課題補助費、醫療事故賠償款、交通肇事及違章罰款,以及其他意外事故支付的費用(但在未改變現行醫院財務管理辦法前可暫記入)。
2.劃清本期發生與非本期發生費用的界限。以權責發生制為依據,在計算期內發生的當期費用應計入成本;在計算期內分期計入的通過“預提費用”或“待攤費用”科目分期計入的費用,應分期計入成本。
3.劃清各部門之間的費用界限。為了正確地計算各科室成本,分清成本責任,必須準確劃分在業務活動中所發生的一切費用,并分別記入各科室和各自帳戶。
(四)醫院科室成本核算的方法
成本核算是對各項費用按照規定程序進行歸集、分配、再歸集、再分配的數據處理過程。
1.做好賬務處理
(1)直接成本科室的核算
為了核算醫療服務、藥品銷售、制劑加工的科室成本,在資金占用類設置“醫療服務成本”、“藥品銷售成本”、“制劑加工成本”帳戶。借方記各項業務活動中發生的費用;貸方記沖銷轉出數,月末結轉“業務收支結余”帳戶后無余額。“醫療服務成本”按臨床和檢查治療科室設一級明細帳戶。“藥品銷售成本”按藥劑科設一級明細帳戶;“制劑加工成本”控制劑產品設一級明細帳戶。
這三類直接成本均采用多欄式明細帳核算。
(2)間接成本科室的核算
為了核算后勤服務、科技信息、行政管理的科室成本,在資金占用類設置“后勤服務成本”、“科技信息成本”、“行政管理成本”帳戶。借方記業務活動中發生的各項費用,貸方記配計入“醫療服務成本”、“藥品銷售成本”、“制劑加工成本”數;月終無余額。“后勤服務成本”、“科技信息成本”按其核算的科室、部門設置一級明細帳戶;“行政管理成本”按十一個費用項目下設一級明細帳戶。這三類間接成本均采用多欄式明細帳核算。
(3)按一定比例提取的大型設備更新維護費、一般修購費,要求與現行醫院會計制度內容、要求相一致。
2.為了使科室成本核算與經濟管理考核結合起來,不能單純用收入指標作為考核依據,必須通過“定人員、定消耗、定收入、定技術、定質量”等定額管理來完成。各科室按規定的收費標準所取得的各項收入及其他指標要與財務核算使用的會計科目、數額相一致并按月進行核對。
3.間接科室成本的分攤
間接科室成本的分攤計算:
圖3 成本分攤示意圖
(五)科室成本核算的要求
(1)醫院應健全經營管理機構,并與財務科共同核算科室(部門)成本,加強科室成本考核。
(2)做好科室成本核算基礎工作。按科室(部門)設置帳戶,及時準確地反映物化勞動和活勞動消耗。
(3)加強定額管理。
(4)科室成本核算要與綜合評價考核結合起來,達到降低消耗,合理利用衛生資源的目的。
(5)科室成本核算的有關指標要和財務核算指標統一。以科室為責任單位的成本核算,是單位內部的二級核算,科室成本是醫院總成本的組成部分,為了使科室成本核算與經濟管理考核結合,按月核對帳目數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