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會財會人員要切實履行好工作職責,不但要有較高的專業技術素質,還要有理順基層工會經費管理的水平。為使工會財務工作更好地服務工運事業、服務職工群眾,工會財務人員在工作中就應努力做到“三先”。
搞好財會管理,提高素質在先。首先,要加強財會人員的理論學習,用科學的理論武裝頭腦,同時要認真學習《工會法》、《會計法》等相關法律法規,提高政策水平和依法管理的能力;其次,財會人員要有良好的業務素質,要學習專業知識,掌握業務技能,參加財會崗位培訓班,提高電算化技能,使自己的專業知識不斷更新,以適應形勢發展的要求。
當好行家里手,細化預算在先。工會預算是工會財務管理的重點之一,工會資產和經費是工會賴以生存的物質保證。對此,每一位財務人員都要盡職盡責。一是要認真學習《預算法》和《工會預算管理辦法》,做好預算安排。按照一定程序核定工會經費年度計劃,將收好、管好、用好工會經費與工會財務管理統盤考慮,使編制預算更好地體現出實現工作計劃的財力保證;二是要摸清各家底數,做好基礎工作。準確掌握本級工會及下級工會和所屬企事業單位的基本情況,注意收集和整理基礎數據,為編制預算做好準備,提高預算的準確性。同時要做好市場經濟形勢、企業經營情況的調查、分析、預測,找到工會經費預算收入的增長點;三是制定出科學的支出預算方法,細化支出項目。按照工會工作任務的要求,確定支出次序,保證重點,把更多的工會經費安排在維護職工權益、開展工會活動和為職工辦實事方面。因此,預算支出要切合實際,量力而行,真正將工會活動所需資金落到實處,為領導宏觀決策、工會工作全局服好務。
收好工會經費,掌握情況在先。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改制、破產、就業矛盾等問題日益突出,工會財務工作面臨著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工會經費收繳既是工會工作的重點,也是難點。為此,一要掌握基層工會情況。隨著企業的改革,工會財務工作也出現新的變化,所以必須掌握基層單位的經濟動態,從基層工會財務制度、賬目、票據等方面進行核對,從掌握新建工會組織、職工人數、工資總額和經費撥繳比例、金額、上解等情況入手,做到心中有數,為依法收繳經費提供準確依據;二要掌握基層單位領導和工會人員變動情況。要經常溝通感情,取得基層領導及同行們的尊敬和信任,說話辦事要把握好“度”,形成合力,做好工作;三要掌握基層單位的聯絡信息情況。由于改制及某些特殊原因,有些單位的信息在不斷地變化,因此一方面利用各種開會、活動、交往的機會,隨時掌握各基層單位的聯系電話和單位名稱,主動搞好服務,另一方面,對前來辦事的財會人員要熱情接待,與基層財務干部建立融洽的工作關系,以便了解更多的信息,對癥下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