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讀:企業預算不僅要進行價值預算與權力預算,更重要的是要進行價值與權力的配比預算,才能設計出以預算為基礎的價值與權力配比的企業內部激勵與約束制度,以規避企業預算控制中的逆向選擇與道德風險。
西方企業預算管理已有近百年的歷史,而我國的企業預算管理從新中國成立算起才有50多年的時間。在未來十幾年中完善企業預算管理理論與實踐,并發展至與國外企業預算管理相當的水平,是我國企業預算理論工作者與實踐工作者的艱巨任務。
對于企業預算的對象研究,要追溯到財務的本質。財務本質的主要觀點有資金運動論、資金關系論、價值運動論、貨幣關系論等,這些觀點對財務本質的描述都停留在“價值流”的層面上。然而,在現代企業制度下,支配這一價值流的“權利”是隱藏在“價值”背后更為抽象、更為實在的具有支配能力的本質力量,以“財權流”作為現代企業財務的本質便成為現代財務的主流,也是財務本質最恰當的表述。作為財務活動的企業預算對象就是“財權流”的預算,是“價值流”與“權力流”的預算。
對企業預算編制的起點存在很多觀點,主要有銷售預算起點、資本預算起點、現金流量起點、利潤預算起點等。有學者認為,根據產品生命周期理論,可將企業預算管理分為四大模式:企業初創期的預算管理模式是以資本預算為起點的;增長期的預算管理是以銷售為起點的;市場成熟期的預算管理是以成本控制為起點的(即利潤預算起點);衰退期的預算管理是以現金流量為起點的。由于回避了對企業預算編制對象的研究,企業預算沒有編制劃分細致的權力預算,關于企業資產重組、合并、兼并、拍賣等重要的價值預算,有些企業并沒有納入預算的范圍。企業預算不僅要進行價值預算與權力預算,更重要的是要進行價值與權力的配比預算,才能設計出以預算為基礎的價值與權力配比的企業內部激勵與約束制度,以規避企業預算控制中的逆向選擇與道德風險。
按照西蒙的觀點,任何一項決策都包含著價值要素與事實要素。把這一要素劃分理念引入財務目標領域,那么前者是一個理想的價值目標問題;后者是一個現實的效率目標問題。企業預算長遠目標應以企業戰略為基礎,短期目標應以作業為基礎,以作業優化為企業預算的現實目標。
(一)企業戰略是企業預算的長遠目標。企業預算管理目標是在一定社會經濟環境下人們對企業預算管理的一種認識。在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戰略更多的是財產所有者決定的,是產權概念下的范疇,而企業預算方案主要是財權控制下的范疇。只有讓企業預算符合企業戰略的要求,才能使企業財權管理符合企業產權管理的要求。企業預算管理是企業實現長期發展戰略的基石。企業一旦選擇了戰略重點,也就決定了企業預算具體目標的基本取向。企業長期發展戰略不僅要考慮財務因素,還要將非財務因素考慮在內,許多企業為使企業預算符合企業戰略要求,在預算管理中采用平衡記分卡技術來解決戰略執行力考核的計量難題。
(二)作業優化是企業預算的現實目標。作業預算不僅為企業戰略的實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并且使作業核算的標準化管理有了可靠的依據。作業基礎預算(ABB)本身既包含了資源的預算,也包含了作業的預算,故可為企業戰略價值鏈優化提供必要信息。由于ABB以作業為編制基礎,使得企業的作業活動可以清晰地反映企業的戰略方向,將戰略與作業緊密結合,從而有效地實現公司戰略目標。ABB關注企業預算的靜態作業流程,更強調動態作業優化。如果戰略預算是企業預算的第一層次,那么,明確某項成本(或費用)是否與戰略相關,是否可以避免就是預算管理戰略層次下的預算第二層次——預算避免。如果某項成本(或費用)不能避免,接下來的問題才是控制其發生數額。這是預算管理的預算避免下的預算第三層次——預算控制。只有在企業戰略上避免成本發生,才能從源頭上杜絕或消除浪費。
中外現行財務管理原則總體上是以利益為取向的。但我們不能因企業財務管理以講求效率為原則而否認其公平性。企業預算管理不能把人當作是“經濟動物”,不能采用非人性化的“物本管理”方式,而應把人看作是“社會人”,以“人本管理”為企業預算管理模式。力求在企業預算管理中從員工對自己行為的自主性和人際關系的和諧性出發,來充分調動廣大員工個人和各種組織群體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公平與效率”是人類永恒的主題,企業預算管理中“人文思維”更強調“公平”,如完善企業項目投資中項目分配的預算管理制度、完善企業預算編制中參與預算制度、完善企業預算管理中柔性預算管理等等。企業預算的原則應在“效率”基礎上講求“公平”。
很多人把平衡作為原則。平衡應屬于預算編制方法的范疇。傳統財務觀念要求財務資金在每個時期(年或半年)內達到收支平衡,是以一年時間為預算周期平衡的標準。年度平衡理念與戰略預算平衡理念(一般為三至五年)相去甚遠,短期效用目標突現。為克服此缺點,國外正盛行平衡記分卡戰略地圖這種以周期性平衡為理念的預算編制模式。允許和鼓勵企業更多地利用負債來取得財務杠桿收益,只要求企業在一定經營周期內或一定的還債周期內做到資金流入和流出的大致平衡,即以周期性平衡預算編制方法取代年度平衡預算編制方法,從而有利于實現企業預算的戰略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