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離岸金融中心以稅率較低、高度保密等特點成為全球資本的集散地。重慶兩江新區成為中國第三個副省級新區,在政策上、市場需求上等諸多方面具有優勢和潛力。
關鍵詞:離岸金融 重慶 稅收因素
一、離岸金融概述
離岸金融是指以自由兌換貨幣為交易媒介,非居民參與為主,提供借貸、結算、資本流動、保險、信托、證券和衍生工具交易等金融服務,且不受市場所在國和貨幣發行國一般金融法規和法律限制的金融活動。離岸金融業務是指主要為企業和非居民提供境外貨幣借貸或投資、外匯黃金買賣、證券交易及保險服務等金融業務。一般有三種模式:內外一體型、內外分離型和避稅港型。
內外一體型需要金融業具有高度的經營自由,境內市場幾乎完全開放。而我國目前尚不具備相應的條件,仍實行外匯管制,資本項目下不能實行自由兌換。
內外分離型相對易于管理, 把離岸業務和在岸業務隔離開來,能有效防止資本頻繁出入本國金融市場以及離岸金融交易沖擊在岸金融市場,保證了本國金融市場的穩定。
相比于前兩者,重慶兩江新區保稅港區的優勢更傾向于避稅港型,在協助企業合理避稅、抵抗人民幣幣值的大幅波動和有效規避貿易壁壘等條件下吸引更多的資金。重慶雖在內地,但借助國家優惠政策、網絡通信、金融創新和漸趨完善的交通網逐步建成內陸離岸金融結算中心是可行的。重慶市黃奇帆市長在考察了新加坡后發現,中國1.2萬億美元的加工貿易網絡結算都在海外,其中5000多億美元在新加坡,3000多億美元在中國香港,還有一部分在日本。比如惠普,在中國有1000多億美元,但結算都是在新加坡,這為新加坡創收上百億。如果重慶效仿新加坡,建立離岸金融結算中心,將會帶來大量的資金流入。在2010年重慶已爭取到了國家離岸金融的試點政策。2010年小額貸款公司已批準的有80多家,加上申報待批的總計超過100家;擔保公司已有126家,注冊資本金已達120億元,可擔保額度接近1000億。昆侖金融租賃公司已獲銀監會批準,即將掛牌營運,注冊資本達60億元,將形成600多億元融資服務能力,這些企業的引進,都為重慶打造內陸離岸金融結算中心奠定了基礎。
離岸金融市場(中心)的產生,對推進國際金融業務的發展,乃至國際生產和貿易的發展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它促使國際融資渠道暢通,增強了全球金融市場之間的競爭性,促進生產國際化、貿易國際化的進一步發展,也為所在國增加了其國際收支中資本項目的盈余,提高其金融業的技術水平,提高其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的地位和影響。但與此同時,離岸金融市場也存在消極影響,若缺乏有效的規范機制,就會增加國際金融市場的脆弱性,為投機性的資本外逃及洗錢提供了條件,從而加大風險。
二、離岸金融中心的稅收優惠政策帶來稅收利益
離岸金融市場的優點與特點之一就是稅制優惠。正是由于這一原則在世界范圍內的貫徹,才使得離岸金融市場上的稅制比在岸金融市場優惠得多,促使大量的金融從業者進入離岸金融市場尋求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利潤。
大量的資本流入離岸金融中心不僅會促進其所在國的經濟發展,還會帶來其他好處,諸如增加財政收入和就業。離岸中心業務的擴展能夠為當地提供直接的就業機會并能帶動其他許多相關產業,如旅游業和基礎建設,因為離岸金融中心的建立對通訊和交通設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低稅政策能夠吸引外國先進技術和設備,以及管理和專業技術人員的流入,促進這些國家和地區的企業現代化。隨著外國的現代化企業的建立、先進技術的運用和科學管理的實施,也培養了一批可熟練掌握先進技術和先進設備的專業人員、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可以縮短與先進技術國家的差距。同時通過制訂優惠的稅收政策,流入離岸金融中心的資本大量增加,當地的生產經營活動也更加活躍。以重慶為例:自重慶試水結算中心以來,由此增加的稅收多達千萬美元。2010年,已有195家世界500強企業來渝落戶,重慶又引進了2-3家跨國企業的結算中心,新增500億-1000億元結算規模。與此同時,外資金融機構集聚重慶,目前已達39家,外資銀行分行及代表處12家、村鎮銀行4家,數量居西部第一。企業海外上市數量占上市企業數量27%。截至2011年10月底,重慶市世界500強企業數已達195家,其中境外企業150家。
(二)稅收優惠對離岸金融中心造成的負面影響
首先,離岸金融中心對銀行帳戶和經營活動的保密措施不僅能使其成為國際避稅活動的中心,同時也使納稅人可以利用它從事非法偷漏稅活動以及各種非法經營活動。其次,由于很多外國企業在避稅地投資的主要目的在于避稅,相當一部分公司的經營活動是虛構的,真正在有形資產方面的投資很少,并不能給離岸金融中心帶來多少有實際意義的基礎工業和先進技術。
三、借鑒國外經驗,發展重慶離岸金融市場
中國在建立離岸金融市場的過程中既要充分籌資引資,更要積極發展業務;既要學習先進金融經驗,更要加強本國金融市場的競爭力。重慶市具有其它長江中上游城市不可比擬的政策和經濟條件以及良好的金融環境,重慶有基于國家戰略定位即把重慶打造為長江上游經濟中心、長江上游金融中心;加之擁有全國首個內陸保稅港區和目前唯一的“水港+ 空港”一區雙核的保稅港區,離岸金融的發展將推助重慶市成為長江中上游的經濟中心,打造區域性金融中心。
重慶兩江新區匯集了目前幾乎國內所有的先進體制和特殊政策,客觀上為離岸金融市場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如何選擇一條適合重慶市自身的發展路徑,如何規避防范國內其他區域發展離岸金融過程中出現的阻力與矛盾,如何發揮政策優勢,利用我市各種稅收優惠政策,既防范風險,又有利于地方經濟建設發展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