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貨與存貨是銷售的基礎,這兩項工作會直接影響超級市場的經營業績。
超級市場的進貨管理
超級市場的進貨管理包括訂貨、進貨、驗收、退換貨、調撥等項業務。
1、訂貨業務。超級市場的訂貨業務是指在所確定的廠商及商品范圍內,依據訂貨計劃而進行的叫貨、點菜或叫添貨的活動。訂貨業務應注意以下問題。
(1)訂貨要有計劃,定貨要注意適時與適量,各類別商品的訂貨周期,最小訂貨量等都必須有事前計劃。這樣,一方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可確保貨源供應正常。
(2)訂貨方式要規范化。訂貨方式可采用人工、電話、傳真、電子訂貨系統等多種形式,發展的趨勢是采用EOS訂貨系統。
2、進貨業務。進貨是根據訂貨作業,由廠商或配送中心來說就是“配送”。進貨業務應注意以下事項:
(1)進貨要遵守時間。進貨時間的確定應考慮廠商作業時間、交通狀況、營業需要及內部員工出勤時間。
(2)驗收單、發票需齊備。
(3)商品整理分類要清楚,在指定區域進行驗收。
(4)先退貨再進貨,以免退調商品占用店內倉位。
(5)驗收后有些商品直接進入賣場,有些商品則進內倉或進行再加工。
(6)要對變質、過保持期或已接近保持期的商品拒收。
4、退換貨業務。退換貨是超級市場根據檢查、驗收的結果,對不符合進貨標準和要求的商品采取退貨或換貨幣行動的業務活動。退換貨業務可與進貨業務相配合,利用進貨回程順便將換貨帶回。退換貨業務應注意以下事項:
(1)確認廠家,即先查明待退換商品所屬的廠家或送貨單位。
(2)填寫退貨申請單,注明其數量、品名及退貨原因。
(3)退換商品應注意保存。
(4)及時聯絡各廠商辦理退換貨。
(5)退貨時應確認扣款方式、時間及金額。
超級市場的存貨管理
商品存貨是流通的停滯和資金的占用,但又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市場變化莫測,生產又需要一定的周期,為使超級市場不致出現缺貨現象離不開商品存貨。由于庫存要占用資金和場地,會給超級市場帶來成本費用的增加,因此,科學的存貨管理十分必要。
超級市場的存貨管理主要包括:存貨數量管理、存貨結構管理和存貨時間管理。
1、存貨數量管理。存貨數量與商品流轉相適應,是最佳效益點。存貨量過大,會造成商品積壓,浪費效益;存貨量過小,會造成商品不足,市場脫銷,影響銷售額。商品存貨數量管理一般彩兩種方法:一是保險存量,是商品住址的下限,低于此限,將會導致積壓。
2、存貨結構管理。無論是倉庫空間還是資金,都是有限有。如何使這些有限的空間和資金取得更大的效益,加強商品庫存結構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商品庫存結構管理的最常用方法是ABC管理法。
3、存貨時間管理。加快商品周轉等于加快資金周轉,自然會提高商業動作效率,這是超級市場能否獲得利潤的關鍵,所以應加強存貨的時間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