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內部審計在組織中定位的特殊性和工作性質的重要性有必要加強自身質量控制。內部審計具有獨立性和客觀性,在組織中處于超脫地位。獨立性要求內部審計機構的設置經董事會和高級管理層批準并在內部審計章程中做出規定,審計執行主管由董事會任命,并對董事會、審計委員會或其他相關治理機構報告業務工作,內部審計機構在組織風險管理框
架中的定位是定期評價并協助其他部門進行風險管理,但不負風險管理的責任。只有持續地加強管理、改進程序、提高質量才能在組織中樹立權威性,達到董事會、高級管理層和被審計單位的認可和滿意,從而融洽各方面的關系,更好地開展工作。
2.加強內部審計質量控制是遵循《內部審計實務標準》和《職業道德規范》的必然要求。內部審計受行業標準、國家標準或國際參考標準的約束,內部審計機構應促進職業領域內的道德文化發展,內部審計師應熟練掌握專業技術、履行應有的職業審慎性、作為道德倡導者。
3.內部審計質量控制是全面質量管理的內在要求。全面質量管理是根據組織向顧客提供最優產品或服務的原則制定的長期戰略性措施,是通過諸如質量策劃、質量控制、質量保證和質量改進而實施的全部管理活動。它的主要原則是追求顧客的完全滿意、不斷地改進產品或服務的質量和全員全過程地參與。
4.高質量內部審計工作底稿是發揮內部審計監督作用的最關鍵因素之一。銀行內部審計監督的根本目的是促進銀行業務經營、內控管理、綜合績效及可持續發展能力的不斷提高。內部審計工作底稿質量的優劣、高低,直接影響到內部審計監督作用和效果的有效發揮。
5.內部審計工作底稿質量是衡量內部審計質量的主要標準之一。內部審計部門工作的最終落腳點是為了通過高質量的內部審計工作,切實履行監督職責,發揮內部審計監督的職能作用。因此,衡量和評價內部審計部門各個方面的工作,歸根到底還是要看內部審計質量及效果,而內部審計工作底稿質量作為內部審計服務的最基本、最有力的保證,自然也就成為評價和衡量內部審計質量的主要標準之一。
6.保證內部審計工作底稿質量是樹立內部審計人員形象的內在要求。對于內部審計人員來說,良好的內部審計形象是開展工作、履行職責的有力保障。內部審計人員只有通過高質量的內部審計工作,才能獲得各級領導、有關部門及員工的認可,內部審計工作的作用和效果是最基本的支點。高質量的內部審計工作底稿是高質量內部審計工作的前提和保證。
二、內部審計的作用 內部審計的作用大致可歸結為兩個方面,即防護性作用和建設性作用。
(一)防護性作用。
防護性作用是指內部審計的檢查和評價活動,可以揭示和制約各種不道德和不規范行為的產生,防止給組織造成不良后果。防護性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為建立健全有效的內部控制提供合理的保證,避免因管理和控制的缺陷帶來各種損失。揭露和制止已經發生或正在進行的貪污舞弊和欺詐行為。
2、保證呈送給企業最高管理當局據以決策的的財務和業務信息是真實的、準確的、完整的,避免因錯誤的信息而導致決策的失誤。
3、保護資產的安全與完整,并為經濟的有效的利用資源提供保證,防止損失和浪費資源的現象出現。
(二)建設性作用。
建設性作用是指通過對被審查活動的檢查和評價,針對管理和控制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提出富有促進性的意見和改革方案,,從而協助企業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以最好的方式實現組織的目標。建設性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督促被審計單位建立符合成本效益原則的內部控制制度,促進現代化管理水平的提高,使實現目標的各種活動得到有效的控制,杜絕實際和潛在的管理漏洞。
2、針對控制系統的缺陷,提出符合成本效益原則并且切實可行的控制措施,使已經達到有效控制目標的控制系統的控制成本最低。
3、推薦更經濟、有效的資源使用方法,幫助管理者優化資源配置,擴大經營成果,提高經濟效益,增強組織的競爭力。
三、加強內部審計質量控制的重要性
內部審計是審計監督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其作用絲毫不遜于外部審計,如何強化內部審計的職能作用,加強企業內部審計質量控制和風險防范成為當前討論的熱點問題。
(一) 企業加強內部控制制度的需要
內部控制是企業建立自我調節、自我制約、自我監督的一種管理控制系統,是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搞好內部審計,必須合理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如在廢舊物質的回收利用問題上, 應制定合理的定額,嚴格考核與獎罰兌現,找準內部控制失控點和漏洞,找出管理中的薄弱環節,從而確定審計檢查的范圍和重點,高效率地發現錯亂和弊端、損失和浪費,提出弊端及癥結所在,揭露違紀違規,提出加強管理的審計意見,強化對關鍵環節的控制,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并嚴格執行。為企業內部控制的實施提供保障。 (二)
是企業節能減排、保護環境的需要
我們經濟快速增長,各項建設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資源和環境代價,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的矛盾日趨尖銳。節能減排已經成為決定企業生存發展的重大問題,只有堅持環境與企業和諧發展,才能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在企業中,審計部門是節能減排的監督者,將節能減排工作納入經營目標責任管理,內部審計要充分發揮審計的監督管理職能,從制度、管理等環節入手,制定各項措施,從杜絕資源浪費、保護環境等方面,加大審計力度,完善目標責任、考核監督,促進企業又好又快發展。
(三)是加強企業經營管理,促進企業重視和提高經濟效益的需要。
長期以來,我國生產力水平低下,經營管理落后,損失浪費驚人,各地區、各單位、各部門普遍存在著經濟效益不高的現象。要改變這種局面,除了重視科學技術外,就是要加強經營管理,提高經營管理水平,挖掘企業潛力,提高經濟效益。開展內部審計,通過對管理效能和經營決策的評審,可以完善經營管理中的薄弱環節,樹立“人人講效益、事事講效益”的管理意識,保證企業經濟活動有著較高的效益。
四、加強內部審計質量控制的幾點措施
(一)科學定位企業內部審計的職能
隨著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和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的提高,企業內部審計應沖破制約作用的范圍,擴展到促進企業改善經營管理和提高盈利水平等作用的方面,通過評價企業組織內部的控制,揭示企業內部存在的潛在風險,確保企業高效地運作和發展,以順利地實現企業的目標。
(二)強化內部審計質量監督,提高內部審計效能
內部審計主要作用是體現事前預防和事中控制,它將對企業內部控制進行全過程、全方位的監督和評價,企業的采購計劃、生產計劃、銷售計劃、資金計劃、投資計劃及費用預算等均應做到事前審核、事中控制。要認真利用審計成果,并把審計意見和建議落到實處,杜絕類似問題的再次發生,審計才有深度、有力度、有實效。